手机经常出现这几个现象,很可能你被“监听”了,建议注意提高警惕

B站影视 2025-02-05 11:16 3

摘要:对此小玉(化名)深有体会,在某次聚会上,他们讨论了和研究生相关的话题,结果等再打开手机的时候,就收到了各种研究生相关的推送。

“我是不是被监听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自己就刚和朋友讨论过一个事情或者物品,等打开手机之后,立刻就开始有推送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总感觉有被人“盯上”的感觉,尤其是那种聊啥推啥,更是给人一种被“监听”的感觉。

难道是真的被“监听”了?怎样判断手机被监听没有?

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处于怀疑自己的手机被监听了,因为前脚刚说个啥,后面就会出现各大app疯狂推送的画面。

对此小玉(化名)深有体会,在某次聚会上,他们讨论了和研究生相关的话题,结果等再打开手机的时候,就收到了各种研究生相关的推送。

之后还有一次是和他人说出去旅游的事情,结果等再刷手机的时候,就收到了各种旅游攻略,甚至连办理签证的相关推送都有,这出国都替她想到了,可谓是真贴心。

难道我们的手机真的在监听我们的一举一动?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业内人士纷纷对着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信息来源:映象网

总的来说就是从技术层面说是可以的,但监听的前提是需要用户持续打开麦克风,单单这个操作就成本就不低,更不用说后面还需要各种技术的支持了。

监听的成本太大,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一般来说不会有人去干这种事情,毕竟自己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那么为何咱们的手机会那么的懂我们?为什么我们刚提到一样东西,它就会立刻给我们推什么?

这样的精准推送跟监听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各大APP通过收集用户信息和用户习惯等资料,从而对用户进行了画像分析。

就比如说你在APP上浏览,搜索,点击,购买,甚至是在哪个页面停留的时间过长等,都会成为被分析的数据。

从而对我们进行更加精准的推送,以此来满足我们更多的需求,也从而对APP更加的具有依赖性,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用大白话来说,我们聊什么就推什么,很有可能就是被“画像”了,就比如我们经常去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哪样的电影院,或者经常刷到电影类的视频。

然后大数据会结合你在屏幕前的停留时长,你当地的地理位置等,从而判断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所以当你喜欢类型的电影上新的时候会得到精准推送。

也有可能你和朋友逛街,路过电影院的时候,会提起最新上映的电影,就在你们讨论的时候,APP在读取你的地理位置等相应信息,然后再结合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就会给你进行推送。

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甚至于有时候你跟你的朋友仅限于讨论,你并没有搜索过,之前也没有关心过。

但是因为身处于同一个空间,用着同一个热点,大数据通过计算就会给推送相关的内容。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经过大数据的算法后,进行的各方面推送,跟监听的关系并不大,所以我们也不用过度担心和害怕。

不过也不能完全避免有些小人心术不正,通过一些软件来监听我们的手机。

电视剧中不就经常有那样的镜头,往手机里面安装某一个小东西,就能顺利监听那部手机的一举一动。

那我们该如何分辨?又该如何解决呢?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首先就是手机卡顿与否,手机卡顿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手机的卡顿情况会发生的更加频繁。

然而排除这些,如果你突然感觉自己的手机要比之前卡顿,或者卡的不正常,那就需要注意了,自己的手机是否被监听了。

这种情况被监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胡乱下载莫名其妙的第三方软件,有些第三方软件是不正规的,应用商店是无法上架的。

可是它还是出现在了你的手机上就非常的不正常,这些软件因为没有经过官方的检测,里面有没有病毒我们也不得而知,会不会盗取我们的手机里的消息我们不也不知道。

但一旦手机出现不正常的卡顿情况,请立刻将其卸载掉,有可能的话手机尽可能的格式化一下,以防万一。

除此之外就是手机话费消耗异常,按道理说我们现在手机卡都是有固定套餐消费的,每个月即便是超也不会超太多,再加上日常生活的时候我们还连热点,所以产生套餐之外费用的情况是少之又少。

如果你的手机突然出现不正常的电话费消耗,并且在检查查不出手机卡的问题后,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手机是否是被监控了。

因为被监控的手机,是需要不停的收发数据的,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流量费用。

就好比我们平常套餐流量完全够用,忽然有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在跟往常一样的情况下,流量突然暴涨,那你就需要留心了,一定要查清楚这个流量浪费的来源。

还有如果我么打电话的时候,手机通话声音变小,排除手机正常,听筒出现问题外,就很有可能手机被监听了。

因为监听的第三方软件需要实时传播我们的消息,所以就会造成打电话声音变很小的情况,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回声。

再者就是手机频繁的自动黑屏,一般来说手机出现黑屏现象,不是手机老旧了,就是手机出现问题了。

可是如果检查之后发现手机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被监控了,尤其是那种突然黑屏,没过几秒就又恢复正常的,新手机要格外注意。

然后还有那种关机还在耗电的现象,这种就是很有可能有人往目标手机里植入了一些流氓软件,导致手机营造关机的假象。

屏幕是全黑的,按按键也没有反应,手机看似关机了,实际是进入了低电量模式,手机的关键芯片还是处于后台运行状态。

那些坏人们则利用手机假关机这个空隙,操控手机发送指令,或者激活麦克风等,从而进行监听行为。

如果关机之后再打开发现电量突然掉了很多,排除电池有问题的因素外,那么就是很有可能被监听了。

为了防止我们被那些不安好心的小人监听,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垃圾软件的使用,如果想要下载什么软件,应该去官方平台下载正版,有保证。

其次就是尽可能的不连户外热点,那些不知名的热点有没有病毒风险我们不得而知,所以还是以防万一,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而且热点还会暴露你的个人位置,因此出门在外我们尽可能的关闭那些无线功能。

信息来源:福山区融媒体中心

如果感觉自己的手机被监控或者监听了,第一时间最好就是进行出厂设置的恢复,那些潜在的风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处理掉了。

特别是别人送的手机,收到手机不管有没有使用过的痕迹,都尽可能的恢复出厂设置一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除此之外就是不乱扫二维码,如果是扫码支付,尽可能的设置一些本人才能已验证的方式,这样比那些直接扣钱的安全一点。

多一层防护,就相当于当一层盔甲,那些想入侵手机的都要费一番功夫了。

然后就是那些不明来历的链接不点,有可能这个链接是病毒,或者这个链接让你填写什么,不管是啥总之就是尽可能的不点,不填,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这就不得不说安装软件的时候会弹出那些各种敏感权限,问你是否允许,一般来说我们最好选择那种每次使用时允许,或者仅允许一次,等下次使用的时候再选择一次。

虽然这样麻烦一点,可是安全,比在不知不觉中被监视了强。

总的来说还是要小心那些小人,用某些不知名的软件入侵手机,从而到达监听的目的,手机虽然方便,但也是获取我们个人信息最直接的渠道。我们一定要保护好。

保护好手机,就是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不确定软件安全与否的情况下,就不下载,宁愿不用,也不下载。

我们用手机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关键的时候真的可以替我们省掉很多麻烦,建议大家也转告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多多留心,不要被人哄骗的下载某些不知名的垃圾软件,从而被监听。

信息来源:

1、原文刊登于福山区融媒体中心2024-12-19发布的关于《手机经常出现这几个现象,说明你被"监听"了,尽早关闭,别等吃亏上当就晚了》的报道;

2、原文刊登于映象网2025-01-26发布的关于《“聊啥就推啥,我被App监听了?”》的报道;

3、原文刊登于海报新闻2019-09-04发布的关于《@青岛人 手机有这几个现象,可能已被监视了!一文告诉你如何健康使用手机》的报道;

来源:开普勒回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