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3日上午,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热闹非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此正式启动。
2月3日上午,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热闹非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此正式启动。
此次火炬传递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哈尔滨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和高效组织能力,也为即将开始的亚冬会增添了浓厚的氛围。通过这一活动,哈尔滨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魅力。
第8棒火炬手、83岁的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罗致焕
随着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亚冬会开幕式充满期待。据悉,开幕式将于2月7日晚举行,届时圣火将在主会场点燃,标志着第九届亚冬会正式拉开帷幕。赛事期间,将有来自亚洲各国的优秀运动员齐聚一堂,在冰雪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
第8棒火炬手罗致焕(右)与第9棒火炬手关彦玲交接
第20棒火炬手王健与第21棒火炬手狄恺祺交接(左)
第17棒火炬手吕丽娜与第18棒火炬手狄焕然交接(左)
第18棒火炬手狄焕然与第19棒火炬手高华交接(左)
第32棒火炬手于静与第33棒火炬手辛阳(左)交接
第31棒火炬手梅宏刚(左)
第32棒火炬手于静(左)
第36棒火炬手加内桑·松德拉姆·穆尔蒂(左)
现场啦啦队表演舞蹈
沿线市民夹道欢迎
沿线市民拿出亚冬会吉祥物与会徽欢迎火炬传递
沿线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现场演奏《歌唱祖国》
中央大街上热情的观众
2月3日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当日,严寒挡不住市民和游客的热情。他们或挥舞着国旗,或高举标语,或拿相机拍照,早早守候在火炬传递沿线的道路两旁,感受火炬传递的激情,为亚冬会加油助威。
群众在火炬传递现场助威
一大早,记者赶到九站公园点位,将镜头对准现场群众,记录下他们的所感所盼。
“我和家人来哈尔滨旅游,非常幸运能遇上亚冬会火炬传递,特意来这里看看,非常开心和激动。”福建游客陈女士开心得像个孩子,翘首企盼火炬手的到来。陈女士的男友则兴奋地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预祝参赛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都能取得好成绩。”陈女士为亚冬健儿们送上诚挚的祝福。
外地游客为亚冬会助力
冰雕创作者孙宏岩作为本点位的表演者,用娴熟、精湛技艺,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以冰雕创作者身份为火炬传递助力,我倍感自豪。”孙宏岩说,哈尔滨作为享誉世界的冰雪之城,冰雕和雪雕独具艺术魅力,希望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能在哈尔滨尽情赏冰乐雪。
“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这次我们近距离地观看火炬传递,感到非常自豪。”哈尔滨市民乔思秋非常期待短道速滑比赛,想现场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亚冬会召开在即,乔思秋希望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赛出精彩。
“一会儿先导车来了,大家挥舞手中的旗帜,齐声高喊‘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2月3日8时50分,亚冬会火炬传递还未开始,九站公园点位安保人员已早早就位,此点位的导演王天一格外忙碌,指挥着演员进行最后的彩排。
彩排现场
“我们这个点位分为非遗剪纸、冰雕和架子鼓三个演出区,希望向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展现黑龙江特色。比如说,民俗剪纸是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年民俗,冰雕则是‘尔滨’特色,为亚冬氛围增添风采。”王天一一语道破节目设置初衷。火炬手还未至,7名小鼓手已就位,准备用最美的旋律为火炬传递助力。“这种表演形式既可以通过鼓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也展现了‘尔滨’的热情。7名小鼓手代表着‘尔滨’的新生力量,也是‘尔滨’的未来。”王天一说。
王天一说,自己很幸运,能够参与到亚冬会火炬传递中,“不光是我,这些孩子们,还有所有的‘尔滨’人,用默默奉献展现着亚冬会风采。祝愿亚冬会圆满顺利举办,中国代表队夺得更多金牌。”
2月3日,亚冬会火炬传递在哈尔滨举行。8时30分许,记者在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口看到,街道两旁早早围满了热情的市民与游客,大家满怀期待,翘首以盼。由队长甲继海领衔的中央大街老街乐队队员各就各位,乐器摆放得整整齐齐,15名成员个个精神饱满,准备开始一场有意义的演出。
老街乐队
随着人群的欢呼声愈发高涨,火炬手高举着火炬,矫健有力地稳步跑来。熊熊燃烧的火焰,刹那间点燃了现场热烈的氛围,现场观众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就在火炬手即将经过乐队之时,老街乐队成员们眼神交汇,默契十足地奏响了《太阳岛上》的旋律。悠扬的音符,瞬间在百年老街的上空飘散开来,手风琴的婉转、长笛的悠扬、萨克斯的醇厚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美妙的音乐画卷。
现场演奏
市民和游客瞬间被感染,有的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有的大声欢呼着为火炬手加油,还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孩子们兴奋地拍手跳跃,现场一派欢腾。
“这支乐队成立至今已有17年,成员都是音乐爱好者,因共同的兴趣而自发走到一起。在哈尔滨浓厚音乐氛围的熏陶下,每位成员都掌握了一定的乐器演奏技巧,不管是悠扬的弦乐,还是激昂的管乐,都能轻松驾驭。”甲继海告诉记者,平日里,大家经常在老街上为市民和游客演奏,每逢哈尔滨举办重大活动,都必定有他们的身影。
热情的市民和游客
甲继海表示,此次亚冬会火炬传递,乐队满怀热忱地参与其中。大家精心准备了五首曲目,以《太阳岛上》为核心进行演奏。这首旋律优美、传唱度极高的歌曲,承载着哈尔滨的城市记忆,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和走进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还有美丽的太阳岛。
近期哈尔滨天气寒冷,但是这丝毫没有降低乐队排练的热情。甲继海说:“乐队成员平均年龄较大,最大的已78岁。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排练了十多次。”此刻,大家身着鲜艳的服装,精神非常饱满,用音乐展现市民对亚冬会的满满热情和哈尔滨人的热情好客。
乐队队员们表示,哈尔滨冬季旅游越来越火爆,市民们对亚冬会更是热情高涨,热切欢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共赴这场冰雪和体育盛会。
北国冰城银装素裹,松花江畔热潮涌动。2月3日,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脚步临近,哈尔滨再次迎来了独属于它的高光时刻——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这座冰雪之城举行。作为本次火炬传递活动的重要展演点位之一,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前,一场融合了冰雪元素与街舞时尚的演出《快乐冰雪》,为现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近半小时的表演,30名舞蹈演员用舞步与“双亚冬之城”同频共振,点燃了人们对亚冬会的无限热情与期盼。
街舞《快乐冰雪》
10时许,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从历史地标变身成了“时尚舞台”。30名舞蹈演员身着白色羽绒外套,佩戴着火红围巾,在《快乐冰雪》的动感旋律中将街舞的locking、Hip-Hop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入其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街舞的张扬与冰雪的纯净在此刻完美相融,引来围观群众震耳欲聋的欢呼。来自广东的游客李一迪连连惊叹:“没想到‘尔滨’的冬天还能这么燃!”“太震撼了!”专程从牡丹江赶来观礼的冰雪运动爱好者陈宏达难掩激动,“这些孩子跳出了黑龙江人的精气神儿!”
“从去年10月接到任务起,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冰雪热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沿途展演总导演顾兴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展演选择了黑龙江本土音乐人袁哲创作的《快乐冰雪》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动感,非常符合街舞的风格。“我们希望通过街舞这种时尚、活力的艺术形式,表达出哈尔滨人民对亚冬会的热情与欢迎,同时也向世界展示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创作过程中,团队多次进行讨论和修改,力求将街舞与冰雪元素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别具一格的演出。”
作为《快乐冰雪》演出团队的编舞老师,舞21舞蹈艺术学校校长何琪对演员们的表现感到无比自豪。他表示,为了这次演出,演员们投入了很多努力与汗水。在年前的紧张排练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毅力与坚持。“特别是在演出中火炬手经过我们团队时需要绕一个圆形路径,从先导车到火炬手经过大约16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的体能上可能已经接近极限,我在台下观看时也感到特别紧张和心疼。但他们表现得如此出色,我为他们感到无比骄傲,他们是最棒的!”
参加活动的舞蹈演员刘鑫悦在演出结束后,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自豪。她表示,能够参与这次亚冬会火炬传递的演出,为哈尔滨、为团队添光增彩,感到无比的荣幸与开心。“这是我从内心发出的骄傲与自豪,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小力量,为我们的亚冬会加油助威!”刘鑫悦激动地说。
同样,舞蹈演员王琪玥也对这次演出充满了感慨。她表示,从这次活动中,她看到了哈尔滨市民对亚冬会的热烈欢迎与支持。“今天的演出,不仅是我们对亚冬会的欢迎与祝福,更是我身为哈尔滨人的骄傲与荣耀。”
2月3日,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市进行。在火炬传递沿途,各界群众举着亚冬会会徽、吉祥物以及标语,为火炬手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展示了冰城人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之情。
空乘人员在活动现场加油
挥舞亚冬会吉祥物
“爱冰爱雪爱亚洲”
居民在自家阳台为火炬手加油
“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
“哈尔滨加油”
2月3日,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市进行,120名火炬手以饱满的精神亮相。在火炬交接时,相邻的两名火炬手常常心照不宣地摆出造型,有短道速滑起跑姿势、有比心姿势、有花滑谢幕姿势……火炬手们默契地展示着各自对冰雪运动理解与热爱。
范可新做听枪响起滑动
携手同行
漫步冰上
为冰雪而心动
一起点赞
花滑旋转
一起比心
向前滑行
一起旋转
2月3日,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市进行。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保障了火炬传递活动得以完美呈现。
安全保障人员
工作人员对火炬手交代注意事项
交警执勤
摄影记者和摄像记者在皮卡车中拍摄火炬传递
摄像师寻找拍摄角度
记者:韩东贤 李爱民 邢汉夫 刘欣 张澍;摄影:韩东贤 李爱民 邢汉夫 刘欣 张澍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