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在床的前妻求我照顾女儿,三年后查出是误诊她故意躲着我!

B站影视 2025-02-05 02:11 3

摘要:我叫张建国,今年45岁,在县城西街开了家小超市。1998年和李秀琴离婚,女儿小雨跟了她。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着,直到去年冬天的那个雨夜。

人们常说,离婚后的夫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可有时候,那份陌生背后,藏着最深的爱。

我叫张建国,今年45岁,在县城西街开了家小超市。1998年和李秀琴离婚,女儿小雨跟了她。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着,直到去年冬天的那个雨夜。

那天晚上快打烊了,我正在清点货架上的存货。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隔着玻璃门看到李秀琴的弟弟秀才站在雨里,浑身湿透了。

“姐夫,不,建国哥,你赶紧跟我去医院,我姐她…”秀才上气不接下气,一把拉住我的胳膊。

雨点打在挡风玻璃上,我骑着摩托车带着秀才往县医院赶。路过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好几次,我硬是一路闯过去。

“你姐到底怎么了?”

“脊髓炎,瘫痪了。医生说可能活不过三个月。她一直喊着要见你和小雨最后一面。”

医院的走廊上消毒水的味道刺鼻。推开病房门,看到李秀琴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五年不见,她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小雨正趴在床边哭,看到我进来,抽抽嗒嗒地叫了声”爸”。这孩子长高了,都到我肩膀了。

李秀琴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天花板,听到动静才慢慢转过头来。“建国,你来了。”声音虚弱得像一阵风。

“秀琴,你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身体不听使唤了。我把小雨带大也不容易,现在只能麻烦你了。”说着,她扯了扯嘴角,想挤出一个笑容。

这话让我想起五年前的那场离婚。那时候她执意要离,说是性格不合。签字的时候手都没抖一下,转身就走了,连个解释都没留下。

“爸,妈妈她真的会死吗?”小雨抓着我的衣角,眼泪汪汪的样子,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不会的,不会的。”我蹲下来擦掉她的眼泪,心里却没了底。

李秀琴让秀才把小雨带出去买点吃的,病房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人。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红色的布包,手颤巍巍地递给我。

“这里面是我的一些存款和首饰,还有小雨的户口本学籍。你收着,给她念书用。”

“你别瞎说,什么念书不念书的,先把病治好再说。”

“建国,我知道当年是我不对。现在我只求你一件事,好好照顾小雨。她还小,需要人管教。”说着说着,她眼圈红了。

我接过布包,沉甸甸的,不知道她这些年是怎么攒下来的。看着她消瘦的样子,想起我们年轻时的模样,一时间百感交集。

回到家后,我翻出柜子里的老照片。结婚照上的李秀琴,穿着红色的旗袍,笑得那么灿烂。那时候我在砖厂打工,她在縣城卖服装,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有声有色。

小雨出生后,她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可是后来,她慢慢变得沉默,常常一个人发呆。再后来,就提出了离婚。

现在想想,她那时候是不是就发现了什么征兆?

第二天一早,我骑车送小雨去学校。路上她一直不说话,红着眼睛看窗外。

“想妈妈了?”

她点点头,又摇摇头:“爸,你说医生会不会治好妈妈?”

“会的,一定会的。”我摸摸她的头,心里却沉甸甸的。

放下小雨,我直接去了医院找主治医生。李医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话很直接。

“病人情况不太乐观。脊髓炎压迫神经,现在只能保守治疗,但效果有限。”

“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省城有个专家,据说对这种病有研究。但费用…”他顿了顿,“至少要30万起步。”

我心里一沉。超市的营业额一年也就十来万,还要供小雨上学。这钱上哪儿来?

回到病房,李秀琴正在输液。看到我进来,她轻声说:“建国,你别管我了。钱留着给小雨念书吧。”

“你别说傻话。”我在床边坐下,“咱们去省城看看。”

她摇摇头:“不用了,我心里有数。这些年,亏欠你们娘俩太多。”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当年非要离婚?”我终于问出了这个压在心里五年的问题。

她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那时候我就觉得身体不对劲,去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声音哽咽了,“我不想拖累你们。”

“你这个傻女人!”我握住她的手,感觉那么冰凉。

当晚回到家,我打开了那个红色布包。里面除了钱和首饰,还有一叠病历。最早的一份竟然是1997年的,就是离婚前一年。

翻看病历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几份检查报告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说是脊髓炎,有的却说是神经压迫。日期也很混乱,新的报告反而比旧的轻。

我连夜打车去医院找李医生。他看完那些报告,皱起了眉头。

“这很可能是误诊。病人的症状和典型的脊髓炎不太一样。建议尽快去省城做个全面检查。”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筹钱。先是把存折里的十万取出来,又跑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超市抵押给了银行。

省城的专家号很难挂,我托了好几层关系才预约上。为了省钱,我和秀才轮流值班,用担架把李秀琴抬上客车,颠簸了四个小时才到省城。

专家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看病很仔细。做了一系列检查后,他说了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结论。

“这不是脊髓炎,是椎管狭窄。及时手术的话,恢复的希望很大。”

这个消息像一道光,照进了我们灰暗的世界。但当我们问起手术费用时,这道光又暗淡了下来。

“手术加后期康复,至少要50万。”

我和秀才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助。就在这时,李秀琴突然说话了。

“建国,别做了。咱们回去吧。”

“都到这儿了,怎么能放弃?”我握住她的手,“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你治好。”

回到县城后,我把超市盘给了别人,又跟银行贷了款。小雨知道后,主动提出要去饭店打工。

“爸,我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赚钱。”她眼神坚定,“我要帮妈妈治病。”

手术定在了农历七月初七。推进手术室前,李秀琴拉住我的手。

“建国,对不起。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误诊,但我不敢说。”

“为什么?”

“我怕你们担心,怕花太多钱。这些年,我一直在偷偷治疗,想着等好了再告诉你们。可是…”

我终于明白了那些混乱的病历是怎么回事。原来她一直在独自承受,用谎言来保护我们。

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期间,我在医院的走廊里发现了李秀琴的日记本。翻开一看,第一页就是五年前的离婚原因。

原来她最早发现症状时,医生说这病要花很多钱。她不想拖累我,更不想耽误小雨上学,才提出离婚。这些年,她一个人打工,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攒医药费。

康复训练很辛苦,但李秀琴咬牙坚持着。三个月后,她终于能扶着墙走路了。半年后,她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

昨天,我去医院接她回家。路过一家甜品店,她突然说想吃草莓蛋糕。

“还记得吗?咱们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儿。”她笑着说。

我点点头,心里泛起一阵温暖。或许,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另一次机会。

那么,当一个女人宁愿用谎言来成全她最爱的人时,这样的爱,究竟是自私还是无私?如果是你,会选择相守还是放手?

来源:猛猛向前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