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关于“心脏支架手术将被逐渐停止”的传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甚至有人声称“做完支架手术后人就废了”。这些言论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误解,尤其是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及其家属。那么,心脏支架手术真的会被淘汰吗?做完支架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会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关于“心脏支架手术将被逐渐停止”的传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甚至有人声称“做完支架手术后人就废了”。这些言论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误解,尤其是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及其家属。那么,心脏支架手术真的会被淘汰吗?做完支架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会受到严重影响?
心脏支架手术,医学上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心脏支架手术通过手腕或大腿的动脉插入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血管狭窄部位,使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并植入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心脏支架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其适应症主要包括:
1、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能够迅速开通阻塞的血管,挽救濒死的心肌。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3、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手术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提高生活质量。
4、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 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支架手术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脏支架手术将被停止”?
近年来,关于“心脏支架手术将被逐渐停止”的传言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保守治疗的进展: 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部分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减少对支架手术的依赖。
2、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应用: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出现使得部分患者可以选择不植入永久性支架,但这并不意味着支架手术会被完全淘汰。
真相: 心脏支架手术不会被完全停止,而是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支架手术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
做完支架手术后人就废了?
关于“做完支架手术后人就废了”的说法,完全是误解。事实上,心脏支架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绞痛的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1、症状缓解: 支架手术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2、预防心肌梗死: 支架手术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恢复正常生活: 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术后注意事项:
1、坚持药物治疗: 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3、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监测支架通畅情况和心脏功能。
心脏支架手术的局限性
尽管心脏支架手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再狭窄风险: 尽管药物洗脱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率,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
2、支架内血栓: 支架植入后,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3、费用较高: 心脏支架手术的费用较高,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支架,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心脏支架手术将被停止”和“做完支架手术后人就废了”的传言,完全是误解。通过科学的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甚至重返工作岗位。健康无小事,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守护生命的安全。
来源:番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