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安德是肖相如老师的一期弟子,也是一名热爱中医经典、刻苦学习的中医师承医师。曾大夫记录了在三年跟师学习过程中“疑惑得解、疗效提升”的心路历程,真情实感、干货满满,值得学习。
曾安德肖相如频道
导读:曾安德是肖相如老师的一期弟子,也是一名热爱中医经典、刻苦学习的中医师承医师。曾大夫记录了在三年跟师学习过程中“疑惑得解、疗效提升”的心路历程,真情实感、干货满满,值得学习。
(上)三年学医路,解决了我对《伤寒论》的四大疑惑——表证、解肌
肖相如师门六期弟子班班主任王杰
今晚直播分享
03
半表半里是什么?
拜师之前,我所学习的少阳病,都是言半表半里,读《伤寒论》第147条时,也没有仔细推敲,很多老师和教课书上说少阳就是邪犯半表半里。过去老师给我灌输的是太阳为表证,阳明为里证,少阳为半表半里证,少阳为枢。
跟随师父学习之后,我才清楚地认识到少阳病的本质是:邪犯少阳段阶,人体正气已经虚弱,邪气已处于衰减之势,正邪相持,正邪分争。正气不能一鼓作气的驱邪于外,邪气也不能直趋于里,正邪分争相持,邪胜则寒,正胜则热,所以少阳病的主要特征是“往来寒热”。
正如《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病是手足少阳二经、胆和三焦二腑受邪致病。主方是小柴胡汤。
为什么中医界会有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呢?是因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里,注解《伤寒论》第148条时写道“…….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
仔细阅读上述文字,应该理解为:这种情况应该是阳微结,肯定有表证,而且还有里证,是表里同病;脉沉主里,汗出是阳气有轻微的被郁滞,如果是纯属阴气凝结,不会有表证,邪盛于里。阳微结是部分邪气在里,部分邪气在表之表里同病。
而成无己注解为半表半里,是邪不在里,也不在表,处于表与里之间。这显然与原文的表里同病不是一个意思了。
历代医推崇成无己的以经解论无疑是对的,但错误的地方还是应该纠正。在师父的教导下,我终于理解了少阳病的真实面目,临床能够正确运用小柴胡汤。
病案举隅:
邹某,女,67岁,2019年10月24日从其它医院转入。
发热恶寒交替发作,住院治疗一周无效,故转入我院。
刻诊:发热恶寒交替发作很明显,高烧时39.2℃,恶寒时加盖二张被子还发寒战,有口苦,咽干,胸满胁胀。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小便利,便秘五天。舌红苔黄薄,脉弦紧。诊断为少阳病阳微结证。
处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枢机,宣畅三焦。
柴胡30克,黄芩15克,生姜15克,法夏10克,人参10克,大枣12枚(劈开),炙甘草10克。三剂。一天一剂,以水1000ML,煎至600ML,三次温服。
服药当晚解大便,有明显效果,体温下降至38.3℃,第三天病愈,要求出院。
04
终于认识厥阴病
我清楚地记得:1986年4月我参加光明中医函授益阳站面授班学习,胡伏林老师讲《伤寒论》厥阴病篇,要求我们背下厥阴病的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听完胡老师讲完厥阴病篇后,我脑子里一团糊,难道厥阴就是胆道蛔虫病吗?
从格式上看,第326条是提纲式格式。
如: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为家实是也”;太阴病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时痛,自利益甚”;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但欲寐,脉沉细”。
然而提纲是统领全篇的纲领,总揽全篇的内容,前面五篇都能统揽全篇内容,而第326条是提纲式格式,但内容却不能总揽全篇,它是讲的是上焦有肝热引起消渴和气上撞心,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而形成脾胃肠虚寒,即下虚寒。
蛔虫趋热、趋甜香味,所以就有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这种由上实热下虚寒,蛔虫窜动引起疼痛导致的厥证,可以是蛔厥,也可以是痛厥,只能是厥证的一种情况,怎么能总揽厥阴病全篇呢?
厥阴病篇还有热厥、寒厥、寒热错杂厥、气厥、水厥、痰厥等等,这些与蛔厥完全不同。
所以,当时我越学越糊涂,越想越混乱。
学不好厥阴病篇的原因归纳起来是:对厥阴病篇纲目不清,诸证概念不明,证与证的无法鉴别。
入师门后,师父耐心细致地讲解,反反复复的举例对比,深究历史来源,解开了我心中几十年的疑问,终于让我学好了厥阴病篇,学完了《伤寒论》。
我受益匪浅,疑虑解决,从整体逻辑到具体内容我真的弄懂了,并且还能把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现总结体会如下:
一、首先弄懂厥阴、厥阴病的概念。
厥阴是二阴交尽曰厥阴,“由太而少,终有厥阴,有太阴之阴,少阴之阴,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阴极阳生,极而复返。
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外感病始发于太阳,终于厥阴。
厥证,是人体阴阳气不能相顺接,出现问题,出现有手足逆冷,即寒凉从四肢末端向心脏发展。如果继续发展就会阴阳离决,人体死亡。
二、确立正确的提纲,是正确理解学习全篇内容的前提。
师父立第337条为厥阴病篇提纲,解决了我几十年来对厥阴病篇的糊涂认识。
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这条原文首冠“凡厥者”三字,涵盖了所有的厥的证,无论是热厥、寒厥,无论是厥的本证,还是厥的类似证,都适应这一条。
然后,揭示了厥证的实质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厥证,其实质都是阴阳气不相顺接,都超不出这个范畴。反之亦然,凡是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都是厥证。
最后,提出了厥证的主要症状是“手足逆冷者是也”。
人体的三阴三阳经脉都是在手足末端交接,这就是阴气阳气交会的地方,如果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会从手足末端向心脏方向变冷,因为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和阴气的滋养。
把第337条与第328条相比,前者更能总揽厥阴病篇,更能揭示厥阴病的本质。而后者不能揭示厥阴病的本质,也没有提出厥阴病的主证。
乌梅丸仅是治疗蛔厥的主方,亦治久痢。其它的厥阴病证乌梅丸根本就不适应。它适应热厥吗?它适应寒厥吗?都不能。热厥、寒厥也都不是乌梅丸就不适应。
而第337条所言厥阴病的病机和主证,总括了所有的厥证,热厥、寒厥、热寒错杂厥、痰厥、水厥、气厥、蛔厥、痛厥等等,所有的厥证,病机都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主证都有手足逆冷。
这真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目了然。
三、热厥、寒厥是厥阴病的本证。
热厥是因邪热深伏,阻隔阳气,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形成厥,所以热厥为内真热而外假寒,为真热假寒证。是实证、热证。
热厥虽然表现为手足厥冷,但同时有发热,且必有里热征象。
热厥的治疗原则:“厥应下之”。此当包括清、下两法。热厥禁发汗。在临床实践中有热、有厥,热与厥的程度成正比,热深厥亦深,就确诊为热厥。
治法就用清、下法,清其热,热除厥自止;用下法也是泄热。
常见有麻杏石甘汤,白头翁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大陷胸汤,栀子豉汤证等。
寒厥是阳气虚脱或外越,不能固摄阴气,阳脱阴竭,而导致四肢厥逆。
形成的原因有二种:一是由太阴阳虚(即脾阳虚)、少阴阳虚(心肾阳虚)发展而成的寒厥;二是由热厥转化而成的寒厥。
前者太阴、少阴阳虚没有及时纠正,没有发热的过程,是阳虚不能固摄津液,出现呕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不断耗散津液,形成了寒厥。
寒厥病机单一,治疗比较易,大多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就能治愈。
这个跟西医的失液性休克相似,西医认为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失液性休克,如果能及时补充溶量是很容易纠正的,静脉补液疗效良好。
而后者,是先有发热,形成热厥后不断消耗阳气,热邪不仅耗损津液,同样也耗损阳气,如果得不到及治疗,阳衰会不断加重,阳气更衰,发热更少,寒厥更多,直到阳脱阴竭,阳气更衰的过程,其实是热的消退、寒厥的形成过程。
这种由热厥转化而成的寒厥很难治疗,阳气很难恢复,一般认为是难治的死证,此时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作用不大。现代名医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可作参考,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四、厥证的类似证。
脏厥,肾中真阳极虚而的四肢厥冷。脏气垂绝,厥冷程度很重,周身皮肤皆冷躁扰无一刻安宁。
治疗当回阳救逆,用灸法,或用四逆辈。无厥时为少阴病,有厥时为厥阴病。
蛔厥,因蛔窜扰作痛而至四肢厥冷。厥冷程度较轻,无肤冷,以烦为主,时静时烦,有吐蛔史。治疗寒热并用,扶正安蛔。方用乌梅丸。
冷结膀胱关元致厥,是由于阴寒凝结关元,阳气不达四末,手足厥冷。治疗祛寒通阳,可先择灸关元,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血虚寒凝致厥,是因血虚受寒,寒凝经脉,四肢不能温养,出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除此还可有耳轮、肩背等,哪里受寒受冻哪里痛。治疗用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再加归通辛。可加清酒助药力而活血散寒。
痰厥,因痰实阻滞胸中,胸阳郁遏,四肢厥冷,脉见乍紧。治疗涌吐痰实,方用瓜蒂散。
水厥,因水阻阳郁,阳气不达四末,则出现四末厥冷。治疗温胃化饮,用茯苓甘草汤,其为苓桂甘姜汤。
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厥,因肺热郁闭发痈,脾气虚寒,寒热夹杂,而致手足厥冷,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治疗发越郁阳,清肺温脾,方用麻黄升麻汤。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致厥,因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导致气机壅塞,升降紊乱。则有呕吐清稀冰凉涎沫,烦躁难耐,巅顶痛,下利,手足逆冷。治疗温肝暖胃,降逆泄浊,方用吴茱萸汤。
气郁致厥,是因气郁阳遏,阳气不能温达四末,而手足逆冷。治疗疏肝解郁,方用四逆散。
感恩师父的赐教!如果不是师父的恩赐,我学习《伤寒论》,特别是学习“厥阴病篇”,还会在黑暗中摸索,还是一片混沌。
师父立树了提纲,细辨了概念,理清了层次,逐条剖析原文,使我学习起来有了明朗的格局,对原文的困惑迎刃而解。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来源: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