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这些“恶习”,给跑步圈抹黑

B站影视 2025-02-04 09:58 2

摘要:如今,跑步的热潮愈发高涨,参与跑步的人越来越多。然而,随着跑步群体的不断壮大,跑步者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尽管跑步本身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跑步圈却逐渐变得鱼龙混杂。

如今,跑步的热潮愈发高涨,参与跑步的人越来越多。然而,随着跑步群体的不断壮大,跑步者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尽管跑步本身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但跑步圈却逐渐变得鱼龙混杂。

跑步,本质上虽是个人的运动,但除了使用家用跑步机,无论是在户外的街道、公园,还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机区域,都属于公共空间。

在这些公共区域里,总有一些跑步者的行为,给整个跑步群体蒙上了一层阴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让人难以忍受的行为,你在跑步时是否也碰到过呢?

边跑边吐痰:最令人反感的陋习

在跑步途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糟糕经历:正专注奔跑时,跑在前面的人毫无征兆地转过头,“噗”地吐了一口痰。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你根本来不及躲避,要是运气不好处于下风区,甚至可能被口水溅到脸上。

这种行为堪称最让人厌烦的跑步陋习。不随地吐痰,本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现实中,仍有不少人做不到。

据相关卫生研究表明,一口痰中可能携带成千上万的细菌和病毒,像常见的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

在跑步这样的运动场景中,空气流动较快,痰液中的病菌更容易随着空气传播,极大地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曾有调查显示,在公共运动场所,因不文明吐痰行为导致的病菌传播事件,每年以5% - 8%的速度增长。其实,只要我们在跑步时随身携带一小包餐巾纸,就能轻松、文明且卫生地解决这个问题。

炫耀自己的跑步成绩:扭曲的跑步心态

我一直强调,跑步更多的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所进步,那就是值得欣喜的事情。

跑步的成绩和数据,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更科学、更健康地进行体育运动。但总有一些跑者,热衷于炫耀自己的跑步成绩,并且对他人嗤之以鼻。

在一项针对跑步爱好者的调查中,约30%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炫耀成绩的跑者。这些人往往看不起慢跑者和以健康为目的的跑者,在他们狭隘的认知里,只有跑得快、跑得远才算真正在跑步,才是强者。

他们常常会对速度慢、跑量少的跑者投以不屑的目光,甚至说出“你跑这么慢、跑这么少,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话。对于这类跑者,还是保持距离为好,以免影响自己跑步的好心情。

不顾别人,占据跑道:缺乏公共意识的表现

在学校操场、公园跑道等地方,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人一边兴致勃勃地聊天,一边一字排开,完全占据了整个跑道,丝毫没有考虑到其他跑步者的感受。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人的跑步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据统计,在公共跑道上,因多人并排跑步导致的碰撞事故,每年发生数百起。

团队跑步时,为了不影响他人正常运动,最好排成一列纵队前进。一般来说,单列跑步时,人与人之间保持1 - 1.5米的间距较为合适,既能保证跑步的顺畅,又能避免相互干扰。

响亮的外放:噪音污染扰人兴致

跑步时听音乐,本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能让我们在奔跑中享受旋律带来的愉悦。然而,将音乐或视频声音开得很大进行外放,就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了。还有些人在走路时,一边看短视频,一边大声外放,时不时传来的“哈哈哈”笑声,在安静的跑步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每个人的音乐喜好和审美标准都不同,你认为的天籁之音,在别人耳中可能就是噪音。相关研究表明,超过60分贝的外放声音,就会对周围人的情绪和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

在跑步时,如果想要享受音乐,不妨戴上耳机,这样既能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又不会干扰到他人,营造一个和谐的跑步氛围。

跟跑陌生人:侵犯他人安全距离的行为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跑步时,突然发现有个陌生人紧紧尾随着你,距离近得让人不自在。你加快速度,他也跟着加快;你放慢脚步,想让他超过去,他也跟着慢下来。更有甚者,在尾随一段时间后,还会带着一种得意的姿态超过你跑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一个安全社交距离,大约为1.2至2.1米。当陌生人长时间近距离尾随跑步时,会严重侵犯他人的安全空间,让被跟跑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尤其是男性与女性跑步距离过近时,会极大地增加女性的心理不安全感。在一项关于女性跑步安全的调查中,80%以上的女性表示,被陌生男性近距离跟跑时,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跑步,本是一项充满活力与健康的运动,它让我们在挥洒汗水中释放压力、收获快乐。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却给跑步圈带来了负面影响。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摒弃这些不良行为,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跑步环境。

你在跑步过程中还遇到过哪些不能忍受的“跑步恶习”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跑步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