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最近《哪吒2》简直火出圈啦!这部动画电影靠着1900多个特效镜头和1万个特效元素,给咱带来一场超级震撼的视觉大享受。但谁能料到,电影里那些被剪掉的镜头,居然在网上引发了比正片还火爆的讨论。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今天咱就一起来好好探究探究!
家人们,最近《哪吒2》简直火出圈啦!这部动画电影靠着1900多个特效镜头和1万个特效元素,给咱带来一场超级震撼的视觉大享受。但谁能料到,电影里那些被剪掉的镜头,居然在网上引发了比正片还火爆的讨论。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今天咱就一起来好好探究探究!
《哪吒2》在后期制作的时候,特效团队面对的素材量多到让人惊掉下巴,足足有3.2PB,这相当于3200部蓝光电影的存储量。导演饺子得在保证故事完整的情况下,把1900多个特效镜头剪成合适的时长。这就好像被绑住了手脚还得跳舞,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电影总共删减了36个特效镜头,其中有个“四海龙宫崩塌”的场景,花了400万元打造,时长有2分17秒。在分镜阶段,这个片段就被标记为“高风险段落”,因为它的视觉效果太震撼了,可能会把故事节奏弄乱,而且复杂的世界观延伸也容易让观众分心。你瞧,这就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做出的决定,现在制作动画电影可讲究精准计算了。
而且,时长控制还得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每增加1分钟的正片时长,排片场次就会减少3%,还可能损失上千万的票房。饺子导演也挺无奈地说,每个被剪掉的镜头都是团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但电影得综合考虑大家的想法。
现在的观众对那些不完整的作品可感兴趣了,还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在B站上,网友们根据官方透露的删减线索,自己动手创作出了超过200个“脑补版”《哪吒2》视频,其中播放量最高的达到了870万次。原本是技术上的一个遗憾,没想到变成了大家一起创作的好机会。
在流媒体时代,大家对看电影的期待也变了。就像奈飞的《爱死机》用短片集的形式展示创意,中国观众对《哪吒2》删减镜头的关注,其实是想获得更自由的叙事体验。有个影视平台做了调查,发现76%的观众愿意为4小时的导演剪辑版额外花钱,这种消费想法的改变,也在推动内容生产模式做出改变。
漫威宇宙就证明了导演剪辑版的价值。《复仇者联盟4》蓝光版增加了28分钟内容,不仅在家庭娱乐方面赚了2.3亿美元,还让粉丝看到了创作过程中的精彩时刻。这种把电影从单纯的一部作品变成一个文化生态的运营方法,说不定能成为国漫IP开发的新方向。
动画电影的时长限制现在也在慢慢改变。《新神榜:杨戬》时长有127分钟,最后票房达到了5.5亿,这说明观众对优质的长内容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在短视频的冲击下,电影院反而成了大家看有深度故事的重要场所。
现在创作变得更开放了,也催生出了新的内容形式。追光动画通过“创作手记”专栏,把没被采用的创意设定放出来,收获了200万+的互动量,和观众建立起了情感联系。饺子导演在直播里展示删减镜头的动态分镜时,弹幕里全是“众筹加长版”的呼声,可热闹了。
从这些事儿能看出来,中国动画产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平衡艺术表达和商业逻辑的难题。观众对删减镜头的关注,反映出大家对自由叙事的追求,也推动了内容生产模式的革新。国漫要在工业标准和艺术追求之间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把删减镜头当成产业成熟的标志,说不定以后借助新技术,这些删减内容还能重新和大家见面呢。
小编有话说
看完《哪吒2》删减镜头背后的故事,我感触特别深。一部好电影的诞生太不容易了,要考虑这么多因素。希望以后动画电影在创作的时候,能找到更好的平衡,既能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追求,也能符合商业逻辑。也期待国漫能越来越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来源:丽姐AI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