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媒体报道了明星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病逝的消息,娱乐圈的一颗流星陨落,她的离去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我们缅怀之际,还引发了公众对流感的广泛关注。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休息后可以康复。然而
近日,媒体报道了明星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病逝的消息,娱乐圈的一颗流星陨落,她的离去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我们缅怀之际,还引发了公众对流感的广泛关注。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休息后可以康复。然而,流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是什么?
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传播。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
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通常在1-2周内自愈。然而,流感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
流感什么情况会导致死亡?
流感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其引发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以下是流感可能导致死亡的几种情况:
1、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感染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机制,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引发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这是流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机制: 流感病毒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使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更容易定植和繁殖,导致肺部感染。
症状: 高热、咳嗽加重、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高危人群: 老年人、慢性肺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
2、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是由流感病毒直接引起的肺部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机制: 流感病毒在肺部大量复制,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损伤和肺水肿。
症状: 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绀、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
高危人群: 孕妇、肥胖者、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3、心血管并发症
流感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
机制: 流感病毒直接侵犯心肌,或通过全身炎症反应间接影响心脏功能。
症状: 胸痛、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
高危人群: 老年人、已有心血管疾病者。
4、其他并发症
流感还可能引发脑炎、脑膜炎、横纹肌溶解症、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
尽管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许多死亡病例是可以避免的。
1、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高危人群包括: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
孕妇;
慢性病患者(如慢性肺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干预措施: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高危人群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早期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密切监测: 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早期信号:
肺炎: 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
心血管并发症: 胸痛、心悸、气短、下肢水肿。
神经系统并发症: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治疗措施:
肺炎: 根据病原体(病毒或细菌)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
心血管并发症: 针对具体疾病(如心肌炎、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同时控制流感症状。
神经系统并发症: 给予抗病毒治疗和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如何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
1、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高危人群。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3、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4、及早就医: 出现流感症状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尽早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流感虽然常见,但其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大S因流感肺炎病逝的悲剧提醒我们,流感并非“小病”,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必须高度警惕。通过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密切监测并发症,许多流感相关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公众应提高对流感的认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健康无小事,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流感的威胁。
来源:番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