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播途径广泛: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像“子弹”一样飞散出去,周围人吸入可能中招;它还能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摸口鼻,就可能感染。
● 传播途径广泛: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像“子弹”一样飞散出去,周围人吸入可能中招;它还能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摸口鼻,就可能感染。
● 人群聚集场所利于传播:学校是甲流的“重灾区”,孩子们活泼好动,接触频繁,一旦有孩子感染,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写字楼里上班族长时间共处一室、空气流通差,病毒容易在办公室“游荡”;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人员往来多、空气流通相对较差,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
● 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化带来人口密集,人们在空调房、地铁、写字楼、商场等封闭空间内打转,呼吸循环空气,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机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即便身体不适,也因工作压力、考核指标等而继续奔波,无形中成了病毒传播的“帮凶”。另外,现代教育方式使孩子们长期在密闭环境中集中学习,加上课业压力大,抵抗力下降,也给了病毒可乘之机。
● 病毒本身的特点:今年甲流病毒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已进入高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行株以 A(H1N1)pdm09 亚型为主。
不过,面对甲流也不必过于恐慌。一些企业开始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在家办公;一些学校加强了晨检,并及时调整课程安排。个人也需做好防护,如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这些简单的小习惯都是抵御甲流的有效“武器”。如果出现甲流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感染甲流后,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发热:病程较短,多数患者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且可能持续3至5天不退热。
● 咳嗽:通常为干咳,咳嗽较为剧烈,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
● 咽痛: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言语。
● 流感样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疲劳、寒战和体重下降等。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少数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严重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年幼儿童、孕妇及体弱多病者感染甲流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较普通人群高。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护,如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以降低感染甲流的风险。
来源:沉着云朵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