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误喝药酒得高血压,离婚儿媳:这不是我妈,我管不着

B站影视 2025-02-03 14:12 3

摘要:垂着长睫毛、嘟着小脸蛋,可爱而纯真、恬静且无邪。看一眼,就能把人的心瞬间融化。王若兰只觉得,一颗心软得不成形状,所有毛孔所有细胞,都写着“激动”二字。

婆媳关系,是附着婚姻关系存在的。

婚姻没了,婆媳关系自然也要跟着解体。

刘虹认为,自己和黄三妹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1.

婴儿车里的婴儿,已经睡着了。

睡着的他,像一个小天使。

垂着长睫毛、嘟着小脸蛋,可爱而纯真、恬静且无邪。看一眼,就能把人的心瞬间融化。王若兰只觉得,一颗心软得不成形状,所有毛孔所有细胞,都写着“激动”二字。

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洋洋吗?

作为亲妈,儿子幼时的可爱模样,是深深刻在脑海里的永远无法磨灭的。时隔30余年情景再现,怎能叫人不激动呢?

这一刻,王若兰终于明白,隔代亲是怎么一回事。

血脉是抽象的,但孩子生动可感,能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哗啦哗啦全部推过来。

王若兰强忍激动,又狠狠压下了想抱一抱孩子的冲动,只拿相对平静的语气道:“这就是你的孩子吗?太可爱了,小天使似的。”

杜娟还没来得及回答,刘虹又爽朗笑着,把话接过来:“是啊,带他出去晒太阳,人人都这么说!吃个饭再走呗,我这就去做饭!”

说着,又把话题绕回到吃饭上。

平心而论,王若兰是想留下的。她想跟孙儿多待一会儿,也想看一看杜娟的家庭氛围。

但理智劝阻了她。

“不用了,我这边还有点事儿。你们忙,我先告辞了。”说着便进了电梯,挥手再见。

待电梯门关上、进了家门,刘虹才开口询问:“这是谁啊?之前没见过呀!看这模样,好像还挺有钱的。”

“妈——”杜娟不满,对刘虹这种评头论足随意讨论她人收入的行为,她极看不上眼,“一个刚刚认识的邻居罢了,何必呢?”

“哦,知道了。”刘虹怏怏应着,不再言语。

2.

见了王汀兰,王若兰难掩兴奋。

“这活脱脱就是小时候的洋洋嘛,那眼睛,一模一样。就算没有亲子鉴定,我也敢肯定,这就是我们家的孩子 。”她兴冲冲的,一闭上眼睛,眼前便是那可爱的娃娃。

王汀兰嘲笑姐姐:“瞧你,十足十的奶奶模样。要是人家愿意,你是不是就得扑上去带了,工作也不要了,反正,院长暗示你退休呢!”

“都可以啊!”王若兰笑眯眯的,面上满是慈祥,“带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可不比上班差。现在是他外婆在带……”

讲到外婆,她顿了一下,若有所思。

刘虹的样貌气质,远在她的意料之外。

原本以为,杜娟和华盛洋类似,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谁料今天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大嗓门的咋咋呼呼的妇人。

看得出来,她的文化水平并不太高。瞧穿衣打扮和谈吐,也能判断,她的职业和身份大概率与“底层”挂钩。

好在从面相来看,她不像坏人。

王汀兰看穿姐姐的心思,也顺势聊起刘虹来:“孩子的外婆,我见过。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典型的婆婆妈妈,有点烦,但不是坏人。不过,这样的亲家,可能不是你的理想型。”

“不是就不是吧。”王若兰很快释怀,“人家不一定嫁给洋洋,就算嫁,小两口的日子也是独立的。我相信,杜小姐不是那种妈宝女。她妈妈左右不了他们,我也左右不了他们。”

王汀兰“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亲子鉴定结果,还需要等上三两天。但姐妹俩,都有些迫不及待,王若兰已有七八分认定,自家儿子当爹了!

3.

回到家,王若兰忍不住旁敲侧击地暗示。

她特地找了个《汪汪队立大功》来放,假装漫不经心:“如果咱家有个孩子,每天霸占电视看动画片,还要每天换尿不湿洗奶瓶,你会怎么样?”

“看就看呗,随便吧。尿不湿?我可不会换。”

华盛洋没听出母亲的言外之意,只随手捞过一个抱枕,懒洋洋垫在脑后。

辛苦一天,回到家他只想放空大脑,不愿去思索母亲的弦外之音。

王若兰笑起来:“那你可不像一个好爸爸,好爸爸是要带孩子的。”

“不像就不像吧,我现在能做个好儿子就行。妈,我跟你说,一切都是有顺序的,我得先做个好丈夫,才能做个好爸爸。不可能冷不丁塞个孩子过来,我就立刻父爱爆棚吧?不现实。”

他摇着头,双眼微闭,似乎随时都能沉进梦乡。

这番话,不是全无道理,王若兰蹙眉思索片刻,忽然又道:“你跟妈妈说实话,你还喜欢那位杜小姐吗?”

回应她的,却只有一片沉默。

起身探去,却见华盛洋鼾声渐起,仿佛并未听见母亲的问话。

王若兰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拉过一条薄被,将他轻轻盖住。坐在沙发上,当妈的有些恍惚,她无法确定,这个忽然出现的婴儿,对儿子来说,是惊天霹雳还是天降喜讯。

至于亲子鉴定结果,王若兰既希望它早点出来,又希望它晚点公布。

4.

这头犹豫纠结,那一头的刘虹,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好行礼,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往家赶。

她收到了确切消息。

自家那套集资房,要拆迁了!

这次是真的,盖着大红章子的文件发下来,通知也张贴得到处都是。同住一小区的老邻居,个个都在议论,余美贞发来消息,她说,她也打算赶回去。

毕竟,这是一桩大事。

涉及到赔偿,还涉及到回迁种种事项。

不亲自过问,是不可能放心的。

杜娟哭笑不得:“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不必急在一时。你慢慢收拾,我给你买个机票,从从容容去就是了,没必要慌慌张张的吧!”

这也是杜娟无法理解的一点。

但凡生活中有个风吹草动,她就会心急火燎,恨不得立刻解决问题。但又不得章法,胡乱搞上半天,依旧一团乱麻。

可刘虹不听劝。

她的一颗心,已经飞回家了。准确来说,是飞到拆迁办公室。

“我回去看看,我放心不下,家里现在就只有你奶奶,她懂什么?交给她,还不定成什么样呢!”

对婆婆,刘虹并不信任。虽然明白老太太做不了什么,但还是要飞奔而去,占据主动地位,成为当家做主的人,“小豆包有杨阿姨带,我放心。我也去不了几天,谈完就回来了,不用担心。”

“行吧。”

多说无益,杜娟干脆应下,痛痛快快给刘虹定了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机。刘虹归心似箭,一路上都拉着行李箱飞奔,等她转地铁转公交到家时,却被眼前情景吓了一跳。

5.

黄三妹直通通趴在客厅地板上。

头朝门、面朝下,似乎正努力朝门口爬。但事实是,她没有成功爬到门口,反而被困在地面上,久久不能动弹。

“老天爷,这是怎么了?”

刘虹扔下行李,慌忙上前,正要去拉婆婆,又猛的想起,老伴儿猝死时,她曾听人说过,跌倒的老人不能随便扶,得马上拨打120。

否则,不一定会起到救助作用,甚至可能会让事情越弄越糟。

想到这里,刘虹又手忙脚乱去包里翻手机,嘴里喃喃自语:“120,120,打电话!对!赶紧打电话!”

可拨通之前,却听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下传来。

“120不要钱啊?快扶我起来,我就是头晕,摔了一跤。没事儿,小问题。”

声音微弱,但神智是清醒的。

刘虹的心放下一丢丢,又下意识探了探婆婆的鼻息,但没听从吩咐扶婆婆起来。

牢记教训的她,不愿多冒一丝风险,当即拨通电话。不过,没打给120,而是打给杜伟艳。

黄三妹的亲生女儿杜伟艳。

杜伟艳一听母亲摔倒在地,心急火燎:“还等什么?赶快送医院啊!老人摔跤可不是小事情,多少人这一摔……”

讲到这里,她又适时住了嘴。

有些话一出口,似乎就有了“乌鸦嘴”的嫌疑。人们都不愿主动去谈最坏可能,仿佛一日不说,就一日不用面对。

刘虹表示为难:“我本来想打120,可你妈不让。没办法,我只能先问问你。”

话里话外,刘虹已经撇清与自己与黄三妹的关系。

婆媳关系,是附着婚姻关系存在的。婚姻没了,婆媳关系自然也要跟着解体。

刘虹认为,自己和黄三妹之间,不存在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6.

一番话听完,杜伟艳心里不是滋味。

作为女儿,她曾亲眼目睹母亲怎样贴补儿子儿媳、也暗暗吃过些不能说的醋。眼下,听着这些撇清关系的话,自然心有怨言。

不过,她跟亲姐姐不一样。

她没有三言两语撕破脸,而是平静道:“那你打给轩轩,让他拿主意。现在他是杜家的长子长孙,也该是当门立户的时候了。”

四两拨千斤,又把问题推了回来。

刘虹一阵恼,可又不好在此时撒泼。小姑子的话虽不好听,但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可她不愿打扰上班的儿子,干脆一横心拨了120。

一方面,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她暗含着和老太太作对的心思,她想往东,她偏要向西。

所以,黄三妹一路哼唧一路埋怨,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医院急诊科。血压一量,吓傻众人。

高压190,低压120。

医生皱眉询问:“平时有高血压吧?没吃药吗?怎么忽然这么高的血压?老人年纪大了,血压管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的。”

事实上,也不完全是询问,几乎可以下定论。

刘虹没言语,低着头,自顾自玩手机。

意识到医生的目光投过来,她才抬起眼皮,不咸不淡道:“我不知道,我今天刚刚才从外地回来。她的生活,不是我负责的。”

黄三妹不得不弱弱开口,自己解释情况。

她说:“我没吃降压药,我喝药酒呢!小黄说,那药酒特别好,喝了能降三高,还能疏通经脉,比降压药好多了!所以,我没喝。医生,我都喝药酒了,怎么还会血压高?”

这个理由,令医生目瞪口呆,又好笑又好气。

免不了又把家属教育一番:“老人不懂,你们不能放任不管啊。这不是第一例了,老人不懂,上了当受了骗,吃保健品就停降压药,搞不好要出人命的!以后可得好好看着,该吃药就吃药!可千万别再乱吃保健品药酒了!”

“医生,跟我说没用,这不是我妈,我管不着。”

来源:健康的蓝天白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