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男子为救患癌母亲,3年走15省收集150个药方,最后如何?

B站影视 2025-02-03 06:00 2

摘要:原本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母亲乔爱云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医生甚至断言她只剩三个月的生命。

您的"点 赞、关 注"是对小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更新...

文|森森

编辑| 观山

2001年对戴永胜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母亲乔爱云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医生甚至断言她只剩三个月的生命。

为了延续母亲的生命,这个来自山东的普通汉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漫漫寻医路。

三年时间,他走遍了15个省份,收集了150多个药方。

从现代医学到民间偏方,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紧紧抓住不放。

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狂的举动,背后支撑他的,只有一个拯救母亲的信念。

三年寻药,最终结局如何?

孝子归来引轰动

2005年1月12日,凛冽的寒风中,一辆从北京开往山东的列车缓缓停靠在菏泽火车站,人群中一个略显单薄的身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他衣着朴素,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红色背包,突然一位中年妇女指着他的背影惊呼:“这不是那个山东大孝子回来了吗?”

这一嗓子让周围的人们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望向那个身影。

一时间这个人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孝星”的风采,听听他那感人至深的寻医故事。

其实这位被人们称为“山东大孝子”的青年名叫戴永胜,家里姊妹三人,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他和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

戴永胜的母亲乔爱云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传统妇女,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三个孩子。

早年丧父丧母的她,16岁就嫁到戴家,悉心照料公婆23年。

她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媳妇,三年困难时期,她总是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面粉省给公公吃,自己啃树皮、吃树叶。

后来公公卧病在床,浑身流脓,她也不嫌弃。

衣不解带地照顾,直到老人去世,在戴永胜的记忆里,母亲总是默默付出,从不抱怨,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家人身上。

2001年底戴永胜像往常一样从矿上回家,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活,脸色蜡黄,左手紧紧按着腹部,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滚落。

他关切地询问母亲怎么了,母亲却强忍着疼痛表示没事,但是他觉得不对劲,第二天就强行带着母亲去了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母亲患的是卵巢癌,而且已经是晚期,腹腔内大量积水,癌细胞已经扩散。

面对医生的“最多只有三个月”的残酷宣判,戴永胜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他紧紧握着医生的手,恳求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救救他的母亲。

而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这仅仅是他漫长而艰辛的救母之路的开端。

踏上漫漫寻医路

思来想去他决定瞒着母亲病情真相,他请求医生帮忙“造假”,在医生的配合下,他们告诉乔爱云,肿瘤已经切除,只需要回家好好调养身体就行。

善良的乔爱云信以为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戴永胜暗暗松了口气,但是他必须与时间赛跑,为母亲寻找生的希望。

虽然医生建议放弃化疗,但戴永胜还是不甘心,他还是带着母亲去试了试,可结果却把他吓了一跳,也让他后悔不已。

化疗的副作用让母亲痛苦不堪,吃不下饭,全身浮肿,呕吐不止,一个疗程还没结束,就被迫停止了。

残酷的现实让他意识到,常规治疗对母亲的病情已经无用。

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

他听说过一些民间偏方,也看过一些关于抗癌的书籍,坚信一定有某种方法可以拯救母亲的生命。

母亲攒了三千块钱,原本是打算给他娶媳妇用的,他决定拿这笔钱作为路费,出去给母亲找药。

戴永胜的第一站是北京,在北京肿瘤医院,他慕名找到了妇科主任汤望舒,送上从家乡带来的两颗牡丹,恳请汤主任为母亲诊治。

汤主任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仔细研究了乔爱云的病历,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建议他试试中药或民间偏方。

接下来的日子,戴永胜辗转多地,拜访专家学者,搜集各种抗癌药方。

除夕夜,他独自一人在火车上度过,窗外是万家灯火,车厢里却只有他孤单的身影。

他望着窗外,想着病床上的母亲,十分焦急。

大年初二,他到达福建三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宾介绍的真菌研究所,购买了据说有抗癌功效的姬松茸。

买完药戴永胜才发现身上的钱所剩无几,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了,他买了一张短途车票,在江西鹰潭被发现后,又被赶下了车。

为了省钱他从鹰潭徒步走到150公里外的南昌,那里有他的一位同学,或许可以借到钱。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是戴永胜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

他沿着铁路线一步一步地走,双脚磨出了血泡,又累又饿,只能沿途乞讨。

等到戴永胜终于走到了南昌火车站附近,极度的疲惫和饥饿让他几乎失去了知觉,恍惚间他甚至没有注意到身后呼啸而来的车。

一阵剧烈的撞击后,他失去了意识,醒来时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伤势严重。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心里惦记的仍然是母亲的病情。

寻遍良方救母亲

从南昌回到家后,戴永胜顾不上养伤,就赶紧让母亲服用带回来的珍贵药材。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这让他更加焦急。

他不断地打电话咨询专家,查阅资料,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他知道,自己必须争分夺秒,才能从死神手中抢回母亲的生命。

为了给母亲治病,戴永胜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了维持生计,也为了继续寻医问药,他不得不外出打工。

后来他去了广西桂林做推销员,又辗转到广东东莞、深圳等地打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母亲的病历,四处打听名医和偏方。

他把打工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给母亲买药,还特意买了冰箱,把需要冷藏的药品保存好,生怕影响药效。

正在深圳打工的戴永胜听说香港名医李群英来深圳讲学,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多方打听后,他联系上了李群英,并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李群英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同意见他一面。

为了迎接这位“山东大孝子”,李群英特意安排司机举着“山东大孝子”的牌子在路口等候。

这感人的一幕被路人围观,戴永胜的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知道,戴永胜的寻医之路并没有因为打工而中断。

他听说安徽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或许能找到治疗癌症的良方。

于是他利用打工的空闲时间,又去了安徽亳州,从80多岁老中医刘成武那获得了抗癌药方。

后来他又去了湖北黄冈、江苏等地,拜访专家,搜集药方,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把寻医过程中遇到的医生、药方、治疗方法都详细地记录在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二十多万字。

这本日记也见证了他三年多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年底戴永胜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南株洲的信,信中是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许传洛寄来的3000元钱。

许老在信中说,他被戴永胜的孝心深深感动,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他给母亲买些营养品,这3000元钱对当时的戴永胜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3000元钱,更是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和鼓励,让他在艰难的寻医路上更加坚定。

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他悉心照料母亲,一日三餐,煎药喂饭,从不抱怨,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希望。

后来他带着母亲再次来到济南齐鲁医院复查,当初宣判母亲只有三个月生命的张友忠医生看到乔爱云竟然还活着,感到非常惊讶。

检查结果更是出乎意料,乔爱云腹腔内的肿瘤竟然比之前缩小了,这个消息让戴永胜欣喜若狂。

孝心创造奇迹

在戴永胜的悉心照料和不懈努力下,母亲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她可以下床走动,自己吃饭穿衣,体重也从原来的70多斤增加到100多斤。

对于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晚期癌症病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医学奇迹。

完成寻医之旅后,戴永胜回到家乡,一边打工,一边继续为母亲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巩固治疗效果。

他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身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

母亲康复后,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当面感谢那位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许传洛老人。

2011年戴永胜来到了株洲,找到了许传洛老人,两位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结语

戴永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它甚至可以战胜病魔,创造奇迹。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和孝敬父母。

让“孝”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信源

大众网 2005-01-20 菏泽孝子为救母走11个省市搜集150多个药方

新浪湖南 2013-12-25 山东孝子携母千里迢迢来湘感恩 为报三千救命钱

来源:观山道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