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麦隆如何拯救易危物种“非洲海牛”| 海洋与湿地·前沿

B站影视 2025-02-02 23:51 3

摘要:非洲海牛分布在非洲西部沿岸的淡水中,比如在喀麦隆广阔的奥萨湖(Ossa),研究人员十多年前第一次在那里看到它们。它们是害羞的动物,要想发现它们,就必须在黎明前出发,那时湖面如玻璃般宁静,跟着水中气泡的轨迹走,也许就能捕捉到两个大鼻孔在快速呼吸。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海洋生物学家Aristide Takoukam Kamla自从第一次看到来之不易的非洲海牛后,就一直致力于保护这种鲜为人知的濒危水生哺乳动物。

非洲海牛分布在非洲西部沿岸的淡水中,比如在喀麦隆广阔的奥萨湖(Ossa),研究人员十多年前第一次在那里看到它们。它们是害羞的动物,要想发现它们,就必须在黎明前出发,那时湖面如玻璃般宁静,跟着水中气泡的轨迹走,也许就能捕捉到两个大鼻孔在快速呼吸。

由于当地渔民的帮助,Takoukam Kamla现在学会了如何在面积达4500公顷的奥萨湖黑暗深处,更容易地发现非洲海牛,该湖是喀麦隆西南部一个庞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

图源:©Tomas Diagne, Oceanium Dakar(IUCN)

濒危栖息地、偷猎威胁海牛的生存

美国科学家Sarah Farinelli与Takoukam Kamla在湖边看到五只非洲海牛(包括一只带着幼崽的雌海牛)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研究人员对非洲的海牛状况仍有许多不解。例如,在塞内加尔或者喀麦隆有多少海牛;它们能活多久;它们何时何地迁徙等。

Takoukam Kamla说:“非洲海牛分布在毛里塔尼亚和安哥拉之间,但这是一个很少被研究的物种,许多谜团依然存在。这种大型海洋食草动物被称为海牛,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有科学家认为,将非洲海牛仅列为“易危”物种,低估了这一物种的实际状况,因为它们正在遭到偷猎,其栖息地一直处于危险之中。

Takoukam Kamla成立了非洲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组织,该组织有五个实验室,其中包括位于湖边渔村Dizangue的实验室。

在奥萨湖上,人类是海牛的唯一天敌。在几年前,村里的餐馆还能吃到海牛。不过现在,猎杀海牛已被取缔,这道菜也从菜单上消失了。为了纪念海牛,人们甚至竖起了一座蓝色的海牛雕像。但威胁依然存在。

站在湖边的Takoukam Kamla指着一家手工棕榈油提炼厂,说该厂的废物被倾倒进水里,严重的影响了海牛的生存。甚至,更有甚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渔获量,有人在湖面上布下了渔网,为了将海牛困在网中。

生物战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科学家与世代捕鱼的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不过,三年前的一次环境威胁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该湖一半的湖面被入侵的人厌槐叶萍(Salvinia molesta)所覆盖,这种自由漂浮的植物使得鱼类和海牛都无法在湖中栖息。

为了对付这种危急情况,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专门以人厌槐叶萍为食的微小昆虫,并呼吁渔民提供帮助。

AMMCO研究员Thierry Aviti说:“他们过去常常把长满象鼻虫(weevils)的人厌槐叶萍拿出来,放在湖里各处。三年过去了,这种来势汹汹的植物几乎消失殆尽。

Takoukam Kamla热衷于维护与渔民的关系,以避免“降落伞科学”(parachute science)的出现。“降落伞科学”指的是科学家从学术象牙塔进入当地社区开展实地工作。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偷猎现象,他希望发展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业。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是保护工作的盟友。

海牛在地球海洋中的历史

化石证据表明,过去地球上曾生活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海牛,有时还有许多物种共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海牛曾生活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沿岸。目前海牛可能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灭绝,在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巴巴多斯等多地已经灭绝。

杜克狐猴中心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者Steven Heritage说:“已知最早的海牛化石距今约4700万年,这些动物生活在非洲北部海岸的原地中海沿岸。经过分析发现,海牛的首次出现是在它们的近亲(大象)分化后大约1100万年。据考证,海牛原是陆地上的“居民”,是大象的远亲。近亿年前,由于大自然的变迁或缺乏御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谋生。进入海洋后,依旧保持食草的习性,已有两千五百万年的海洋生存史,是珍稀海洋哺乳动物。

大象最早的化石祖先也来自非洲北部,生活在恐龙灭绝后的新生代早期。现代的海牛和儒艮没有后肢,只能在水中活动,而已知最古老的海牛化石却有四肢,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这项研究汇集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生物和化石物种数据集,将遗传学、解剖学、地理学和地质年代结合在一起。研究小组的分析包括海牛祖先的时间尺度统计模型和历史生物地理学模型,后者确定了海牛在地球海洋中迁移的年龄和方向。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Erik Seiffert说:“我们的模型表明,海牛的直系祖先是在南美洲大陆进化的,海牛迁徙到加勒比海和北美海岸是相对较近的事情。”

在过去2000万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南美洲北部大部分地区都被淡水湿地覆盖,这些湿地最终形成了亚马逊河水系,并在几百万年前才开始向南大西洋排水。从那时起,这片广袤沼泽地上的海牛似乎已经离开了南美洲。

大约3400万年前,从东半球向北美南部和加勒比海进行了一次关键的跨大西洋迁移,产生了现存海牛物种的共同祖先。

跨大西洋迁徙时,当时全球海平面急剧下降,气候迅速变冷,陆地和海洋上的众多动物物种大面积严重灭绝。在那之后,东半球的祖先海牛面临着急剧下降,最终消失了。但是,在渐新世初期建立的西半球血统产生了许多海牛物种,它们繁衍生息了数千万年,有时生活在多个物种的群落中。

因海牛长期遭到人类过度捕杀,以获取皮和肉,现数量急剧减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VU),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证水域生态系统或物种的持续利用,中国制定了若干法律、条例与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牛。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国家及地区也加大力度保护海牛。


THE END

湿


编译 | Maggie

审核 | Linda
排版 | 绿叶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参考资料】

https://phys.org/news/2022-08-tracks-history-manatees-earth-oceans.html

https://phys.org/news/2024-12-mysterious-african-manatee-cameroon-hotspot.html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104/97168578


【你知道吗?】长期以来,在全球,船舶的开放式螺旋桨在航行过程中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显著的伤害和死亡,尤其是对于大型海洋生物如鲸类、海豚、海龟、儒艮、海牛等。例如在北大西洋,因开放式螺旋桨撞击带来的鲸豚死亡比比皆是;如在卡塔尔海域,有超过50%的鲸鲨身上都有明显的螺旋桨伤痕。这显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在我国也不例外,多年来沿海发现因被螺旋桨打死的海洋动物不在少数。此外,开放式螺旋桨对于人类(游泳者、潜水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的伤害案例也比比皆是。许多专家建议,在海洋保护区、或重要海洋哺乳动物区域(IMMAs)或重要迁徙路线上降低船舶速度、加装螺旋桨保护装置,是减少损害、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良好举措。(海洋与湿地·宣)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澳大利亚环境法面临改革,法学家呼吁亟需加强濒危海洋物种保护

澳大利亚全面恢复濒危物种需耗费1/4的GDP,该从何入手呢?

海洋与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