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儿子春节兼职,没有坚持下去,妈妈怎么处理?指责or夸赞?

B站影视 2025-02-02 22:35 3

摘要:春节期间,儿子去一个景点去做兼职工作,一共八天时间,这八天时间刚好在春节假期。

春节期间,儿子去一个景点去做兼职工作,一共八天时间,这八天时间刚好在春节假期。

他有一个同伴一起去,所以也很乐意,而且每天有一些收入。

每天回来,他会有很多的谈资,许多的吐槽,这也是成长吧!我在心里暗喜。

才过了4天,我才发现他在家没去上班,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没去,儿子充满情绪的反驳说道:有哪一条劳动法规定我必须去上班?

他这样说话的方式,很冲,充满了敌意。

我一下感觉到被冒犯了,这完全不讲理嘛,我在心里:

再怎么也要坚持下去嘛!你还有理了?!

后来得知,与他同去的伙伴家里有老人去世,就不去了,大概他觉得没同伴,所以也不去了。

恰好他爸爸在一旁,我就告状似的给他说:

你儿子不去上班了!

我的言外之意,是想寻求一个和我站在同一战线的战友,支持我的想法,和我一起来教育教育孩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可是,他爸却轻松地说:

没去就没去呗!

瞬间他爸爸的松弛感,忽然点醒了我:

对孩子去兼职又中途放弃这件事,我的解读是负向的。

我认为孩子不够独立、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其实孩子去做兼职这件事情,他所展现的优点和学到的东西,

更应该成为我关注的重点,

更应该被我看到,被我认同!

这其实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爱丽丝创设的心理学的ABC理论。

ABC理论中,

a代表引发情绪的事件;

b代表对事件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世界a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代表情绪的结果

其中,诱发事件a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而引起c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我们个体对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

比如:同样是考试,没通过两个人的情绪反应却大不相同,一个人无所谓,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他们的差异就在于b这一步,对无所谓的那个人认为,这次考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

而伤心欲绝的人,认为这次自己精心准备了,却没考过,怀疑自己太笨。

我应该怎么解读?

原则:1.说出孩子在兼职工作中呈现出的优点。

绝不提缺点。

我可以找出很多细节来表达:

1.儿子,你放弃假期,而去兼职,说明你意识到了自己挣钱、自己支配支配的重要性。

你愿意付出劳动、付出春节的时间的代价去获得报酬,你有这样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你的目的明确,执行力也强,妈妈很佩服你!

2.你说,第二天工作之后,你的收获比第一天大。

你被分配到卖耙耙柑,你说你卖得很好,帮老板多赚了几百块钱。

你看到了一点,作为员工,最大的价值在于为老板创造多少的财富。

一个人价值越高,就越不能被别人所轻易替代。

慢慢的,你也可以开始为自己的事业创造价值,把自己也变成老板和雇主。

3.你每次下班回到家,你的关注点放在更多的人身上,你在饭桌上与长辈聊天,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这些妈妈都看到了!我很欣慰,也替你高兴!

4.你和妈妈谈到你当游乐设施安全员的时候,观察到许多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不妥当,你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当你说,你感觉每个人当父母之前都应该学习的时候,我好惊讶啊!

你的观察力多么敏锐!

你的思考力多么深邃!

我感受到了你的成熟和成长,祝福你啊!

5.你在工作的几天之内,换了不同的岗位来体验,这真是太丰富了,我表示很羡慕你啊!

因为妈妈自从工作以来,从事的职业只有一种,所以很羡慕你有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

6.你说,当你做验票员的时候,有一些70岁以上的老人进园免费的,但需要出示身份证。

当你要求看他们的身份证的时候,有些老人蛮不讲理,不愿配合,你很无奈,也不知道怎么办?

有时你只有放他们进去,有时你去求助小组长。

你能提出自己的困惑,就走在思考解决之道的成长道路上;

你能在多种解决方法中,选合适的方法,你就具备了属于自己的判断力,这点你做到了哦!

7.儿子,你决定中途放弃兼职,你应该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你应该是综合了很多因素过后做出的选择。

那些大大小小,一个个不同的选择,就塑造成了我们当下的人生。

……

当我改变解读客观事实的方向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更轻松、更松弛、更少焦虑,更尊重儿子。

孩子也会从我的态度中感受到这份轻松和信任,也能更好的做他自己。

总结为什么要只提优点,不提缺点呢?

来源:春风花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