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晚报5月12日讯在5月10日举行的长江心育基地2025家庭教育创新大会上,“社媒医校家”五方联动圆桌对话举行,五方代表围绕“生命之树”共话协同育人。
武汉晚报5月12日讯在5月10日举行的长江心育基地2025家庭教育创新大会上,“社媒医校家”五方联动圆桌对话举行,五方代表围绕“生命之树”共话协同育人。
“社媒医校家”五方联动圆桌对话现场。
一个痛点催生五方联动“第二课堂”
“如果孩子是一棵树,如何让它根扎得稳、枝长得壮、抗得住风雨呢?”圆桌对话上,五方代表分别认领“生命之树”的成长密码。
作为五方联动的发起者和主导方,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王波认为,社区是“土壤”。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提出一个困惑:孩子除了在教室学习就是在家,总感觉缺少一个东西,就是玩儿!”频频听到居民有这样的需求,王波和社区工作人员就开始琢磨,学校就坐落在社区,社区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多的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社会,就这样,“第二课堂”诞生了。
今年年初,百步亭社区与长江日报、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和家庭共同打造五方联动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汉铁初中的孩子们在“第二课堂”边玩边学,有声有色。
汉铁初中把班会开到百步亭社区的同心亭。
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第二课堂”力争把这个大课堂办得对孩子们更有吸引力。他们找来了拿着“生存账本”的外卖骑手,带着孩子们送外卖;找来了描述社会风尚的漫画老师,带着孩子们为楼栋画墙画;找来了能歌善舞的社区居民,和孩子们唱起了音乐大舞台;找来了一批创业成功的大哥哥大姐姐,跟孩子们分享人生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是“第二课堂”的老师。
孩子来了还想来的“第二课堂”
汉铁初级中学校长庾青认为学校是“阳光”,“第二课堂”让阳光更为充沛。
他说,一名学生在参加完外卖小哥体验活动后,在周记里这样写道:“平时我总喜欢抱怨,现在才体会到幸福生活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一次手工课,一个男生冲到他面前说:“庾校长,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下次我还要参加!”一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擅长唱歌,在被邀请去“第二课堂”表演几次后,性格越来越开朗。
汉铁初中的孩子们体验跟骑手一起送外卖。
武汉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智胜形象地称医疗为“水分”。他说,以前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隔着诊断桌,总有一些距离,在“第二课堂”上,医护人员脱下白大褂开展心理游戏,为孩子心灵“补水”。尤其是最近,汉铁初中的孩子们频频走上武汉儿童医院的阳光音乐台,用音乐疗愈患儿、温暖人心。
从传播好故事和研发好课程,长江日报在五方联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今年上半年,在长江心育基地两年专业积累之上,长江日报“聊愈|37度心理”团队用两个月时间走访学校、社区、家庭,根据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为汉铁初中242教联体打造一套前沿、有趣的心理课程,这套课程将会在汉铁初中及教联体的三所黄陂区中学同步应用。“生命之树”上,长江日报自喻为“种子”,因为这套课程要把快乐的种子根植到孩子心中。
汉铁初中的孩子们走上武汉儿童医院阳光音乐台。
一位妈妈当场报名“第二课堂”
圆桌对话中,百步亭社区居民、家长代表刘欣梅引发全场掌声。她不仅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还是百步亭妈妈力志愿服务队54名队员的队长。
台下观众好奇:“有三个孩子,为何还能当志愿服务队队长?”刘欣梅当场解答,因为她经常带孩子参加“第二课堂”,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中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她还带领社区的全职妈妈一起在这个课堂学习。在这里,她们学会了换一个频道和孩子交流,学会如何当一个好玩又有趣的妈妈。“生命之树”上,她认为家庭是“根系”,虽然埋在地下,却决定着整棵树能否茁壮成长。
活动当天,汉铁初中的孩子们来到现场。
她的发言深深打动了台下的彭女士,活动一结束,彭女士立即就加上了刘欣梅的微信。彭女士是一位民警,也住在百步亭社区,她的女儿8岁,由于平时工作很忙,难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总觉得孩子玩的时间太少,项目也过于单一,希望孩子能尽快加入“第二课堂”的活动,在玩耍中学习知识、滋养心灵。作为民警,她表示乐于加入“第二课堂”的老师团队,为孩子们设计一堂有关安全防范的课程。
来源:武汉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