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身体出现一些不适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面对医院里种类繁多的检查项目,很多人往往一头雾水,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忧。就拿磁共振检查来说,“医生,核磁共振会有辐射吗?对身体损伤是否很大?” 这是很多人在进行相关检查前都会提出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身体出现一些不适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面对医院里种类繁多的检查项目,很多人往往一头雾水,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忧。就拿磁共振检查来说,“医生,核磁共振会有辐射吗?对身体损伤是否很大?” 这是很多人在进行相关检查前都会提出的疑问。这些疑问背后,是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郑阿姨的经历,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儿。
郑阿姨最近一直被头痛的问题困扰着。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睡眠不足导致的,毕竟生活中偶尔睡眠不好,第二天脑袋就会有些昏沉,这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她便想着多休息几天,调整一下作息,头痛的症状说不定就能自然而然地缓解了。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天过去了,头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那种疼痛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脑袋里不停地敲打,让她坐立不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无奈之下,郑阿姨只好来到了医院,希望能从医生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到了医院,医生详细地询问了郑阿姨的情况。可由于时间久远,郑阿姨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医生了解到的信息也非常有限,只能追溯到三年前她因为肺部问题住过一次院。至于是否有高血压、其他的既往病史等关键信息,都不太明确。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郑阿姨的身体状况,尤其是观察她颅内的具体情况,以便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医生建议郑阿姨做一个磁共振检查。
可听到医生的建议后,郑阿姨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担忧的神情。她心里犯起了嘀咕,磁共振这东西听起来就很陌生,会不会有很大的辐射伤害啊?在她的印象里,CT 检查好像更常见一些,听起来也更安全。于是,她便向医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类似情况时,也会和郑阿姨一样,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那么,磁共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什么是磁共振?
磁共振,全称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它的工作原理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其实也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个较强的外部磁场,和我们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的作用下,产生磁共振现象,然后再运用专业的设备,将这些磁共振信号转化为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的情况。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人体内部拍了一张高清的 “照片”,只不过这张 “照片” 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生成的。
磁共振成像技术非常强大,它可以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检查,无论是头部、胸部、腹部,还是四肢、关节等,都能通过磁共振检查来获取详细的信息。这就好比是给医生配备了一双 “透视眼”,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磁共振可以帮助检查什么疾病?
磁共振在疾病检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发现各种疾病。
在头部疾病方面,它可以检测出肿瘤、脑血管疾病、脑部畸形等。想象一下,大脑就像是人体的 “司令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而磁共振就像是一位 “侦察兵”,能够准确地发现大脑里隐藏的 “敌人”。比如,对于脑部肿瘤,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于脑血管疾病,磁共振能够帮助医生观察到血管的狭窄、堵塞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在胸部疾病方面,磁共振可以检查出心脏瓣膜损伤、纵隔肿瘤等。心脏是人体的 “发动机”,心脏瓣膜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心脏的正常功能。通过磁共振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瓣膜的形态和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纵隔肿瘤则是生长在胸腔内的一种肿瘤,由于位置比较特殊,普通的检查方法可能难以发现,而磁共振却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它的存在。
在肝脏疾病方面,磁共振对于肝癌、转移癌、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一旦出现病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磁共振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肝脏内的病变组织,区分不同类型的肿瘤,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如脑炎、脑膜炎等,磁共振也能大显身手。神经系统是人体的 “指挥系统”,一旦出现炎症,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磁共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神经系统的炎症部位、范围以及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骨关节疾病方面,磁共振对于关节炎、骨折等疾病的诊断也非常有帮助。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关节内的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帮助医生判断关节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骨折,虽然 X 光检查在显示骨骼的整体形态方面具有优势,但磁共振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骨折线,以及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情况,为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磁共振中有辐射吗?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毕竟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磁共振中没有辐射。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强力的外磁场与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共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成像。虽然任何能量交换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但磁共振的射频脉冲的频率和收音机频率带宽差不多,这个能量的电磁波非常微弱,不会产生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种能够破坏人体细胞结构和 DNA 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而磁共振检查所产生的辐射量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对身体造成辐射伤害。
为何 “磁共振” 尽量不要做?多数人蒙在鼓里,与这 4 点有关
不是所有的疾病、部位都适合检查
磁共振通过利用质子成像技术,能够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它就像是一位 “绘画大师”,能够清晰地分辨各种软组织结构,如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因此,核磁共振非常适合检查脑内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脊髓积水等病变。在这些情况下,磁共振能够提供非常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然而,磁共振也并非万能的。对于骨骼检查及骨折、外伤等情况,X 光检查就像是一位 “骨骼摄影师”,可以更清晰地展现骨骼的纤维纹理,让医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骨骼的形态和结构。所以在这些情况下,磁共振并不是最佳的检查方法。而且,核磁共振还有一些局限性,对于某些疾病和部位,可能会出现难以诊断的情况。所以在选择核磁共振检查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地认为磁共振是 “包治百病” 的检查方法。
价格昂贵,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磁共振检查是一种高精度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就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能够为医生提供非常准确的信息。但正是因为它的高精度和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价格相对较为昂贵。相比其他医学影像检查项目,核磁共振检查的价格通常要高出不少。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患者来说,这可能会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而且,如果没有必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通常不会推荐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因为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在选择检查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
有金属物体在体内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 “磁铁”,如果患者体内有金属物体,就可能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产生移动或变形。想象一下,如果体内的金属物体在强大的磁场作用下发生移动,那将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危险和伤害。而且,有些金属物体还会干扰磁共振图像的生成,就像是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上泼了墨,使得医生无法准确诊断病情。所以,如果患者体内有金属物体,医生通常会建议避免进行磁共振检查,而选择其他更为安全的检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因为追求检查的全面性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花费时间较长
磁共振检查在操作上相对更加复杂,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需要使用特定的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这种检查通常需要分为多个步骤进行,每个步骤可能需要不同的扫描时间和参数设置。比如,一个部位的扫描可能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如果需要进行腹部核磁共振检查,患者还需要在检查前保持空腹 4 到 6 个小时。这是因为食物和胃肠气体就像是 “捣乱分子”,可能会干扰图像的质量,影响医生的诊断。所以,如果病情需要快速得出结果,或者患者无法忍受长时间的核磁共振检查,那么 CT 检查可能更合适。
核磁共振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要走出去?
核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因此不存在辐射的问题。但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医生不在仪器室里引导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呢?
首先,核磁共振检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通常需要 15 分钟以上。如果医生在仪器室里一直陪着患者,就像是在浪费时间的 “黑洞” 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使得医院的检查效率大大降低。医院里每天都有很多患者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如果医生都在仪器室里陪着患者,那么其他患者的检查时间就会被无限延长,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此外,核磁共振设备是一种大型、精密的医疗检查设备,操作过程需要专业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医生就像是一位 “技术精湛的工程师”,需要在机房内进行正规的操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他们需要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整参数,保证图像的质量。所以,医生不可能全程陪同患者进行检查。
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体内是否有金属异物
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一定要像和朋友分享秘密一样,诚实地告知医生体内是否有置入的金属物。而且,要把身体上所佩戴的金属物品全部去掉,因为核磁共振室内就像是一个 “金属禁区”,严禁将金属物品,特别是铁磁性物质带入检查室内。这些金属物品在强大的磁场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危险,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还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是否有怀孕
对于育龄期的妇女,医生需要了解是否妊娠。如果妊娠三个月以内,就像是一颗刚刚种下的种子,还非常脆弱,应该延期或者停止检查。因为在这个阶段,胎儿的发育还不稳定,磁共振检查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磁共振检查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危害,但为了确保胎儿的安全,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是否有幽闭恐惧症
核磁共振检查需要在封闭的空间内完成,这个空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 “密室”。因此,患者需要克服可能的幽闭恐惧症,以便能够配合检查。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因为幽闭恐惧症而感到极度不适,不仅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还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如果患者有幽闭恐惧症,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是否能够合作
对于不能够合作的病人,比如年龄较小的患儿,就像是调皮的小猴子,很难安静地配合检查。这时候,医生通常会给予一定量的镇静剂,等待其入睡以后再进行检查。这样可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减少患儿的不适。
孕妇、婴幼儿能不能做磁共振检查?
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孕妇来说,磁共振就像是一位 “胎儿守护者”,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诊断胎儿的情况。它能够及早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畸形、发育迟缓等问题,为高危孕妇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比如,通过磁共振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儿的面部、四肢、内脏等结构,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畸形。此外,磁共振还可以检测出孕妇是否存在一些妊娠并发症,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磁共振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检测出婴幼儿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如脑积水、脑发育不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要在熟睡状态或者在注射镇定剂后进行,以免婴幼儿产生不适或不配合检查的情况。
阅读延伸:临床常见病症如何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
临床病症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病症就像是不同的 “谜题”,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来 “解开”。那么,如何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呢?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饶圣祥主任医师介绍,面对常见的临床病症,可以进行不同的检查,比如 X 光、CT、磁共振等。一般对于普通的外伤,就像是给受伤的部位拍一张简单的 “快照”,以普通 X 光为主。因为这种检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而且对于骨折等疾病的诊断比较准确。它就像是一把 “简单实用的钥匙”,能够快速地打开诊断的大门。
而 CT 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之一,它就像是一位 “全能战士”,多数用于检查神经系统的颅内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肺部疾病等。它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断层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变的情况。
另外,磁共振检查对于软组织疾病,如直肠、子宫、关节肌肉等,就像是一位 “细节大师”,清晰度都会优于 CT。核磁检查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组织图像,而且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也更好。其实,不管是患者需要做哪一种检查才好,都得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存在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情况,最好与医生沟通好,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方法的选择。
来源:辽沈晚报朝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