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大量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与中国网友掀起“中美对账”热潮。不少美国网友发帖询问在美爆火的Shein(希音)一线工厂,是否像外媒报道的那样存在严重劳工权益问题。但多数中国网友表示对该公司不熟悉,甚至有人认为它不是中国公司,这让美国网
未来,SHEIN若能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兼顾供应链工厂和服装工人的利益,或许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撰文/ 刘同
编辑/ 陈晓晓
近期,大量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友涌入小红书,与中国网友掀起“中美对账”热潮。不少美国网友发帖询问在美爆火的Shein(希音)一线工厂,是否像外媒报道的那样存在严重劳工权益问题。但多数中国网友表示对该公司不熟悉,甚至有人认为它不是中国公司,这让美国网友感到困惑。
实际上,Shein(希音)只做海外市场,总部已迁至新加坡,还在官方口径中称自己是新加坡公司,淡化中国背景,且在向英国议会委员会主席提交的书面证据中明确表示销往美国的产品不使用中国棉花。
抛开SHEIN的身份争议先不谈,SHEIN在全球的火爆程度的确是有目共睹,实属不易。数据显示,Shein凭借比同行更高效上新、更低的价格,在海外把洋品牌杀得“人仰马翻”,在美国快时尚行业登顶,在日本力压优衣库,在法国排名第二。据Similar web数据,2024年9月,Shein已成为三季度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服装与时尚品牌。
其中SHEIN的上新效率令人惊叹。有机构监测显示,其每日上新款数量高达7000-10000件,甚至更多,是行业竞品的上百倍。相比之下,以高效著称的ZARA每年仅推出1.2万个新款,每日平均上新不足33个,SHEIN的上新效率堪称是ZARA的200倍以上。
为了实现如此快速的上新,SHEIN在设计环节下足了功夫。它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紧盯全球时尚潮流趋势,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明星穿搭以及时尚秀场动态,快速捕获时尚元素。比如一旦某部热门韩剧女主角的穿搭风格走红,SHEIN的设计团队能在短短几天内迅速推出类似风格的设计,并在一周内完成打样、实现小批量生产。同时,SHEIN鼓励设计师之间的创意竞争,激发灵感,不断推出新颖款式,为快速上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而SHEIN的亲民价格更是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关键现实因素。一件质感不错的T恤只需几美元,一条时尚牛仔裤也不过十几美元,这样的价格让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都能轻松享受时尚。
如此低价的背后,是SHEIN对供应链成本的严格控制。在供应链的生产环节,SHEIN与中国数千家工厂建立了紧密合作,形成了庞大而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以广州番禺的工厂群——“SHEIN村”为例,这里约有5000家工厂为其供货。SHEIN采用“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工厂根据SHEIN的订单迅速调整生产计划。
如果某款服装在市场上反响热烈,SHEIN能在短时间内追加订单,工厂则快速组织生产,几天内就要完成交付,大大缩短了产品的补货周期。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库存积压,降低了成本。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SHEIN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数据显示,SHEIN服装的原材料中,占比最高的是化学纤维,2023年达到75.7%。而中国化学纤维产量占据世界的60%以上,这使得SHEIN在原材料采购上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基本上保证了供应链中的原材料不会受限,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原材料成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HEIN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给供应链工厂和服装工人带来显著的影响。
从公开报道中,呈现的供应链工厂的反馈来看,虽然SHEIN的订单量大,但近年来工厂主们却面临诸多困境。订单价格不断被压低,2024年同款服装订单价钱普遍低了5%-7%,以往薄利的单子如今直接不挣钱。订单量也有所下降,2024年相比上一年同期降低了三分之一,工价也被压低。工厂主张强无奈地说:“一个小细节没做好,就要返工,可返工又不给额外费用,时间还得我们自己挤出来。为了赶工期,工人只能不停地加班,成本就这么上去了,利润却越来越少。”为了维持运营,已经有同行工厂将工厂从人力、地租成本较高的广州迁到江西、湖北等地。
另外服装工人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在SHEIN供应链的服装工厂中,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来自四川的女工刘姐说:“我们这工资按件算,简单的T恤每件工资仅一到两元,即便一小时能完成十几件,收入仍不理想。为了多挣些钱,我每天在工厂里忙碌近11个小时,有时候订单多,周末也得加班,一个月下来休息不了几天。就算拼命干,一个月也就挣个五六千块,除去生活开销和寄回家的钱后,所剩无几。”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还让许多工人身体落下了隐患,如来自湖南的老工人张叔,长期坐着干活,腰和颈椎都出了问题,却不敢去医院,只能自己买点膏药缓解。
SHEIN通过高效的设计流程、独特的生产模式以及对原材料供应的把控,成功控制了成本,实现了低价快时尚在全球的风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给供应链上下游带来的压力。未来,SHEIN若能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兼顾供应链工厂和服装工人的利益,或许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来源:大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