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假期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摆满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食,从香气四溢的饺子到热腾腾的年糕,再到色香味俱全的春卷、鱼等,每一款都让人垂涎欲滴。
春节假期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摆满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食,从香气四溢的饺子到热腾腾的年糕,再到色香味俱全的春卷、鱼等,每一款都让人垂涎欲滴。
过年美食多,小心吃太多,万一吃太多,肚子胀得像个气球可就麻烦了,大家一定不能报复性“打牙祭”。
千万要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搭配!
想要“年味”不伤身 平衡膳食是关键
暴饮暴食多危害
暴饮暴食不仅是人们超量食用,更是指暴风雨似的进食方式。春节期间丰盛的菜肴和节日氛围使人食欲旺盛,易暴饮暴食,突然吃太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进行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正常的消化机能,损害胃肠道健康,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或溃疡等病状。
荤素搭配好处多
春节期间往往以荤菜为主,肉类和油炸食品过多,大鱼大肉除提供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加上身体的活动量减少,容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所以一定要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量,注意荤素搭配,减少脂肪堆积。
素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纤维素含量很高,可解油腻,能维持胃肠的正常蠕动,促进排便和胆汁酸排出,可预防便秘和防止高胆固醇血症。
粗粮细作更健康
粗粮的麸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减少宿便对健康的威胁。同时,粗粮的 胚芽和麸皮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族、氨基酸、蛋白质、钙、铁、锌、硒等。这些物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另外,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能有效防止热量摄入超标;且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可以增加饱腹感;可溶性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溶于水,从而减慢其他物质的吸收过程,能够帮助稳定平衡血糖。
少喝两杯身体好
亲朋好友小斟小酌的助兴无可厚非,但是要牢记过度喝酒会伤害身体。大量、过量饮酒不仅可以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肝脏功能的损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增加引发胰腺炎的风险。
对于不能或不喜欢喝酒的人来说,饮料则成为席间解渴及敬人之品。但目前市售饮料含糖量都不低,还有较多添加剂,这些对慢性病患者都不利,所以,除了酒外,饮料也不宜多喝。
少吃零食多喝水
节日的三餐主食多数以丰厚的油腻食品为主,所以,零食应以开胃、理气、消胀、降火为特点,如苹果、西梅、香蕉等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可开胃通便;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高脂肪零食应少吃;另外,像话梅、山楂片、薄荷糖等可适度品尝。
其次,要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充足的水分能加快人体代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对肾脏和泌尿道结石的预防和治疗很有帮助,还可以改善便秘哦。
健康烹饪很重要
建议大家多采用煮、清炒、蒸、凉拌(加醋和蒜,起到杀菌的作用)的烹饪方式,尽量少爆炒、少油炸、少烧烤。烹饪期间要少油、少盐、少糖,以保持食材本身的营养。
最后,提醒糖尿病、痛风患者尽量少喝鸡汤、肉汤,建议用去油脂的汤煮新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同时,也补充膳食纤维。
运动时间不能少
春节假期人群聚集,可能会迎来流感高峰,建议大家在闲暇时间进行仰卧起坐、深蹲、提踵、原地高抬腿、平板支撑等简单易行的运动,每次进行5到10分钟,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注意:运动之前做好热身,运动后注意保暖,老年人可选择步行、健身气功、太极拳等节奏慢的运动。
食品卫生记心上
食品卫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 要选择新鲜食材,饭菜现做现吃。
✦ 生吃的蔬菜要用流动水洗净。
✦ 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取出后需彻底加热再食用,食物加工过程中坚持生熟分开。
✦ 春节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
教你几道菜 好看又好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鱼、禽、蛋和瘦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平均每天共120~200克,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不少于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二分之一。在烹饪方式上,可以以蒸、煮、炖、烧、凉拌为主,少吃煎、炸、烤的食物,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始风味和营养。
强烈推荐以下三道色泽好看、菜名好听,同时清新、美味的菜肴登上年夜饭桌:
图源:小红书@陈西西
荷塘小炒:以藕、木耳、荷兰豆、胡萝卜为原料
图源:小红书@琦崽的美食日记
蓝莓山药:以蓝莓、山药为原材料
图源:小红书@玉米脑袋的100个食谱
金玉满堂:以玉米、豌豆、上海青、胡萝卜为原料
吃得好,过得妙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美食是欢聚的桥梁。
在享受传统美味的同时,
记得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节日的喜庆中既满足味蕾,
又呵护身体。
祝大家春节快乐 ,健康满满,年年有余!
来源:是个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