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康复路上” 红梅“笑春风”

B站影视 2025-02-02 08:32 2

摘要:龙年除夕,早上9点,在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中心神经泌尿康复病区,串串福字、朵朵年宵花,装点出蛇年春节的喜庆氛围。

走基层

龙年除夕,早上9点,在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康复中心神经泌尿康复病区,串串福字、朵朵年宵花,装点出蛇年春节的喜庆氛围。

走进529病房,34岁的林红梅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一天的康复治疗。此前,林红梅在公司组织的一次活动中不幸受伤,导致脊髓损伤并引起功能障碍,后进入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慢点啊,自己可以吗?”“可以。”

护理员易阿姨帮林红梅整理好床铺,将林红梅的轮椅推到床边。林红梅右手扶着床,左手使劲按压轮椅,臀部借力向右移动……经过六七次的努力,她终于坐上了床。

“我每天协助她进行翻身拍背、床椅转移、洗澡、穿衣、二便等日常生活护理,按治疗时间准时带她进行康复治疗。”易阿姨说。

这时,神经泌尿康复科负责人黄马平带着几位护理人员走进病房开始查房。

“这两天没发烧吧?”黄马平一边询问林红梅,一边做腿部拉伸动作缓解下肢痉挛。

“没有。”“做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尿管的放置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黄马平在向林红梅交代完注意事项后,又向护理人员提出了要求,“脊髓损伤会导致泌尿系统的反复感染,容易引起结石等并发症,因此要把膀胱功能管理好,待其泌尿系统感染控制好后再次恢复间歇导尿……”

“嘀嘀……”查房结束后,林红梅在易阿姨的帮助下,回到轮椅上。她熟练地操控着电动轮椅,自如地穿梭在走廊里。

接下来,她要完成运动治疗、中医治疗、理疗、作业治疗4个康复项目。

“我们根据每名职工受伤情况,针对性制定康复项目。采用团队康复的方式,为每名工伤职工提供系统康复训练。”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党委书记陈大军介绍。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成立于2001年,隶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目前,中心有36个科室,超过500名医护人员,每年服务来自广东省及全国约2000名因工作原因受伤的工伤职工,帮助工伤职工恢复身体机能。80%的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提升就业能力。

春节期间,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收治患者占总床位数超过三分之一,其中近一半为工伤职工,主要都是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林红梅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名患者。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悉心守护患者健康,确保常态化康复治疗不间断,全力打造“无假日医院”。

转移、翻身、坐起、俯卧撑,在物理治疗科,治疗师熊愿根据林红梅的身体功能情况,设计并帮助她完成了一系列功能性训练动作。这些动作看似简单,但对脊髓损伤患者而言,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下降,完成难度不小。

“休息下,还好吧?”做完这些动作,林红梅满头大汗,大口喘着粗气。

“这些训练动作能帮助我改善对身体的控制,同时强化我的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我每天都会做。”林红梅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但她需要坚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除了功能性训练动作,熊愿还安排了一些四肢关节的牵伸训练和脊柱的活动度训练。“牵伸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预防软组织短缩;脊柱的活动度训练可以防止脊柱变形。”熊愿介绍。

在中医治疗科,治疗师冯敏河使用针灸针、艾灸盒、电针机、红外线灯等仪器,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为林红梅疏经通络、行气活血。

在理疗室,治疗师何水秀利用中频脉冲电治疗,缓解林红梅腰部及左肩疼痛,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延缓肌肉萎缩,用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

未来,林红梅希望通过画画增加收入。因此“功能手”训练非常重要。

“今天除夕,我给你拿了一些春联。一会儿我们先练写字,再做上肢机器人训练。”在作业治疗科,治疗师徐慧向林红梅安排了当天的训练任务。

“我们通过伸腕、肌腱效应及屈指肌群的挛缩建立‘功能手’,发挥残存的力量,达到代偿握持的目的,帮助红梅重拾画笔,为其重返社会做好准备。”徐慧介绍。

之后,林红梅运用“功能手”拿起笔,誊抄了几副春联。

银蛇盘玉兔,喜鹊闹红梅。

记者注意到,在林红梅誊抄的4副春联中,有一副带着她名字的春联。她希望这副春联,能让她在新的一年有更多收获。

“新的一年,希望能坚持每天画画、锻炼,并经常出去走走。”林红梅充满期待地说。

视频制作丨叶海晨

编辑丨邱曼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