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B站影视 2024-11-11 16:33 2

摘要: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2024年秋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 个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他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还曾经在比萨斜塔上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丢下,观察两个铅球落地情况。这一操作属于以下科学探究中的 。 (填写序号)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2. 图甲中圆球的直径是 cm;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s。

3. 甲辰龙年的央视春晚,一首《上春山》广为传唱,这首歌巧妙化用了14首古诗词。其中“春风得意正少年”出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诗人孟郊骑着马看到百花纷纷向西退去,此时孟郊是以 为参照物的。孟郊和其他人都能看到长安花,是因为光在“花”上发生了 反射。西安到洛阳的路程约为360km,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用时20h,则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 m/s。

4. 如图所示,陶埙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在八音中属土音,吹奏陶埙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陶埙内空气柱 产生的。演奏者用力吹陶埙,陶埙发出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就越大,陶埙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进入听众的耳中的。

八年级物理 第1页(共6页)

5. 如图甲所示,小亮以 1m/s 的速度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镜中的像将以 速度靠近自动门。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将 (选填“会”或“不会”) 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6. 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绘的现象可以用下图实验来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要想出现彩色光谱,光屏应该用 (填“白色”或“红色”)的不透明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 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 12.33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34cm B. 12.426cm. C. 12.35cm. D. 12.345cm

8.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根据下图中的情景估测图中高跷的长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280cm B. 280mm.

C. 110cm D. 110mm

9.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 运动2s后甲、乙相距2m

10. 如图所示,琵琶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弹琵琶时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 当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粗细相同的琴弦时,琴弦音色会改变

C. 演奏者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听众能够听出琵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其它乐器不同

八年级物理 第2页(共6页)

11. 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转换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如图乙,马路边上竖立的噪声监测仪,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如丙图,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丁图中,倒车雷达能探测离障碍物的距离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2. 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13.(双选)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而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一种抬头显示器, 如图甲, 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Head Up Display) , 简称HUD。HUD 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 ,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挡风玻璃看到仪表显示的竖直的像,如图所示,则

A. 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大

D. 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八年级物理 第3页(共6页)

14.(双选)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9.6cm==9.6、10mm=96mm B. 9.6cm=9.6÷100m=0.096m

C. 1m/s=100mm,-3.6km/m

三、作图题 (本题共2 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O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S',实质是挡板后的演员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O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路图.

16. 如图甲所示,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柳枝上停留的蜻蜓后,便向蜻蜓射水,使蜻蜓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关于这个情景,图中E表示鱼的眼睛,P表示蜻蜓,P'是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鱼看到蜻蜓P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 第17题4分, 第18题6分, 第19题9分, 共19分)

17.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秒表; 实验的原理是 ;

(2) 图中 BC 段的距离 SBC= cm; 测得时间如图所示, 则后半程 BC 段的平均速度

(3) 实验中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让小车缓慢下滑,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4) 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后才计时,则测得的前半程 AB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

八年级物理 第4页(共6页)

18.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其右半部分能绕垂直于CD的轴ON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 实验中光屏的主要作用是: ;

(2) 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到O点,此时面对光屏可以在右半屏上观察到反射光线 OF,当右半屏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后,不能在右半屏上观察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此时如果在平面镜上方喷烟雾可以发现反射光的位置 (填“有”或“没有”) 改变;

(3) 当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30°,测得反射角也为由此就得出两角间关系的结论应该是不合理的,原因是: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测量,并记录于下表,分析发现表格中的第2次数据是错误的,原因是将反射光线与 (选填“平面镜”或“法线”) 的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12.3∠i30°50°.60°∠r30°40°60°

(4)改正后,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 ;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从镜子中看到了小刚的眼睛,细心的话,小刚将 (填“能”或“不能”) 看到小明的眼睛。

19. 小明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根据多年的经验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实验中选择的器材用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 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①,将 (填“点燃”或“未点燃”)

八年级物理 第5页 (共6页)

的相同蜡烛②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到合适位置,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②可以与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

(3) 改变蜡烛①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每次现象都和(2) 中一样。实验表明像与物的 。再将像和物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会发现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是 的,且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是垂直的,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像和物体关于镜面是 的:

(4) 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①的位置时,需让图甲中蜡烛① (选填“左右”或“前后”) 位置不同; 蜡烛移动后,发现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老奶奶这才认识到自己多年来的认知原来一直是错的;

(5) 小明后来又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①的像重合的蜡烛②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②”; 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②”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 (选填“虚”或“实”) 像的道理;

(6)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①经玻璃板成的像的位置会 (选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所以生活中家用轿车挡风玻璃往往是倾斜安装的。

五、综合应用题 (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 2023年10月16日,日本“鹤丸”号船只和数艘巡视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果断出手,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并予以警告驱离,没让日本染指中国领土主权的企图得逞。如图所示,求:

(1) 驱离日本船只后,如果海警船从钓鱼岛以5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到浙江温州P地,将用时7.2h。若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战机从浙江温州P地上空以72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飞行到钓鱼岛上空,则该战机飞行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 为了测量钓鱼岛海域的深度,海警船静止时从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3.4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则钓鱼岛海域的深度为多少m?

21. 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 km084170300

求:

(1) 列车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2) 该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如果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时运动的时间为100秒,则火车的长度为多少m?

八年级物理 第6页 (共6页)

2024年秋期八年级期中调研测试试卷

物理 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伽利略 ④ 2 1.52-1.58 217.5 3 马(或他自己) 漫 5

4 振动 响度 空气 5 1m/s 不会 6 光的折射 白色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7 C 8 C 9 B 10 C 11 A 12 D 13 BD 14 AD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

17.

(2) 40.0 0.2 (4)小

18.(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没有 (3)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平面镜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能

19.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 (3))大小相同、 相等、 对称

(4)前后、 不变 (5)虚 (6)偏高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解:(1)由题意,v1=50km/h, t1=7.2h, v2=720km/h

得 s1=v1t1=50km/h×7.2h=360km 2分

∵ s2=s1

=30min 3分

(2)由题意,v3=1500m/s,t3=

. 1分 s3=v3t3=1500m/s×

=2550m 2分

答:(1)该战机飞行的时间是30分钟;(2)钓鱼岛海域的深度为多少2550m。

21.解(1)由题意,s1=170km-84km=86km, t1=40min=

h 1分

=86km/

h=129km/h 3分

(2)由题意,v2=72km/h=20m/s,t2=100s, s0=1.8Km=1800m 1分

s2=v2t2=20m/s×100s=2000m 3分

s车=2000m-1800m=200m 1分

答:(1)列车由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2)火车的长度为多少200m。

来源:教与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