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会大幅增加,极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病的传播。济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重点防控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会大幅增加,极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病的传播。济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重点防控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起病急,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主,体温可达39-40℃,多伴畏寒、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患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及孕妇等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近期尽管流感发病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处于流行季节,甲型流感为主要毒株,重点关注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预防措施
目前仍处于流感等急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要坚持多病共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勤洗手,勤晒衣服被褥,常通风,根据天气的变化注意加减衣物。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到空气流通不畅的室内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对于之前没有来得及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有效的,老年人、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孕妇建议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多吃优质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增强我们的免疫力,以预防流感病毒的侵入。坚持合理运动,应适当减少久坐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起来动一动;坚持适量、规律的运动。
学校、托幼机构应做好环境卫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居家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并做好玩具、食具、桌椅的定期消毒。
新冠病毒感染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者传播。主要有发热、畏寒、干咳,部分患者伴有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有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等症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虽然近期新冠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从全球来看,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需持续关注。
预防措施
健康出行。乘坐地铁、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期间,或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旅游场所和公共场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公众在返乡或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同时需注意科学佩戴口罩,以防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造成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细菌和病毒,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常见途径是进食或使用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餐具等,因此保持饭前便后洗手和食品卫生安全十分重要。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腹泻,大便的性状与平常不同,常常是稀便、水样便,此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全身不适的感觉。病情严重者可因为大量腹泻导致脱水和丢失大量钾,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可减少通过接触传播病原的风险。保证餐具安全,做好分类使用,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食材要食用新鲜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少吃剩菜、剩饭、过期食品,将食物合理保存,避免发生变质,避免食用不明来源的食物或者不确定是否有毒的食物。
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对不同的食材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肉、禽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餐厅就餐,应选择《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网络订餐注意使用正规专业的平台,筛选品牌商家,订餐前注意查看商家的证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铺评价等,确认无误后再订餐。
来源: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