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DeepSeek,被雷军千万年薪挖人的95后AI天才少女,是个普通人

B站影视 2025-02-01 09:35 3

摘要:无论是物理摄像机无法拍摄的3D视频图像,还是整齐划一的扭秧歌机器人,都有AI技术的加持。

蛇年春晚的精彩,AI功不可没。

无论是物理摄像机无法拍摄的3D视频图像,还是整齐划一的扭秧歌机器人,都有AI技术的加持。

而除夕的前一天,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R1大模型,更是让硅谷一夜无眠。

它成功登上了中国和美国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榜单的第一位,引发了海量关注。

此款大模型发布后,参与研发的核心人物,一个名叫罗福莉的女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罗福莉是谁?

有人说她是95后AI天才少女。

本科就读于北师大,研究生在北大,毕业后就去了阿里达摩院。

读研究生时,就在国际顶会上发表过20篇论文。

但查了罗福莉的资料,看过几个关于她的采访后,我却发现,所谓的天才少女,其实只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接受采访,她有着属于95后女孩的稚气和可爱。

也有着和许多孩子一样,被父母干涉和左右的经历。

罗福莉出生四川宜宾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电工,母亲是老师。

大学前,她从未接触过编程。

2013年,高考提前批被录入北师大电子系。

转到计算机系后,她的成绩曾一度垫底。

其实,这已不是罗福莉第一次陷入这样的状态。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每次进入一个新环境,罗福莉的成绩就习惯性下滑。

但很快,她又能靠着一步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名列前茅。

一则采访视频里,被问到,对于快速调整学习状态,有什么方法论时,她答:“就是死记硬背。”

曾几何时,死记硬背是许多人用来形容笨学生的话术。

“别看她成绩好,都是死学的。”

而这个她,很多时候,都是针对女生,尤其针对学理工科的女生。

男生即使并没有女生聪明,人们也总有万千种理由为他们的低智商和不努力开脱。

就像脱口秀演员鸟鸟在《脱口秀大会4》里说的那样:

“男孩儿有后劲,上了初中就好了;男孩有后劲,文理分科就好了;连我奶奶都说,你爷爷有后劲儿,坟头草老高了。”

很多人都天然地认为,男生比女生聪明,尤其在理科方面。

女生如果成绩好,一定是死记硬背的,而男生则是活学活用。

当然,死记硬背在他们的眼里,是贬义词。

“女生不适合学理科,别看现在成绩好,以后就跟不上了。”

“女生学计算机不好,毕业背个包修电脑像什么样子。”

……

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对女性的偏见。

而罗福莉的成功,却让人们对“死记硬背”这个词,产生了新的认识。

扎实的知识基础,就得靠死记硬背。

原汁原味的名人名篇,就得靠死记硬背。

让你自由遨游在理工科题海的公式,也要靠死记硬背。

原来,死记硬背,用笨功夫打牢基础,才是创新的前提。

原来,女生不适合学理,女生不能写代码,才是最真实的偏见。

看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罗福莉的介绍里,赫然写着“程序媛”。

曾几何时,“程序猿”是IT从业者的特有趣称。

人们印象中的“猿”,也当然是身形高大、执着爬树的雄性。

但罗福莉却给自己起名“程序媛”,码代码的名媛。

多温暖,多有趣。

罗福莉的成功,源于她的努力,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死嗑。”

她的家庭非常普通,对于她今天的成就,并不能提供多少资源。

像许多和父母总是意见相左的孩子一样,当初,为了转专业,罗福莉也和家人意见不一致。

和许多父母一样,她的父母也认为女孩子不适合学计算机。

但是她看准了,想明白了,就不会放弃。

她死磕父母,最后,他们终于同意。

也是靠着这样的死磕,高中时,她把成绩从倒数拉到了前几名。

初进北师大时,她也曾非常迷茫。

但她积极向学长求助,了解各方信息。

当她了解到电子系保研名额几乎为零,而计算机系有名额时,她便申请转专业。

如她所愿,她成功保研北大。

成为硕士后,她每天16小时泡实验室,死背代码,一年发表8篇顶会论文。

在AI领域,她其实并不是天赋型选手。

但没有天赋不等于没有优势。

靠着一路升级打怪,她成功将DeepSeek打造成了AI界的拼多多。

这个世界,多的是平凡如你我,在自己的领域并没有多少天赋的普通人。

但普通人,一样可以逆天改命。

天赋不够,就用努力加持。

活方法不会用,就先靠笨方法成功。

另一位同样生长于四川,15岁移民美国时连英语都不会,却用3年时间从社区大学考入普林斯顿物理系,后一路成长为Twitter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加拿大风险投资机构Radical Ventures科学合伙人的李飞飞,同样为我们成功打样。

她为了创建ImageNet数据集,曾带着团队手动标注320万张图片,耗时3年。

当时,被很多同行嘲笑,但她却最终用笨功夫,实现了大超越。

李飞飞也是女性,却在被很多人视为男性专属的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

没有科学证明,女性不适合学理。

所谓的女性不适合干这个,不适合干那个,做这个肯定不行,做那个一定不擅长,只是固有的偏见。

而改变这样的偏见,应该从每一位女性开始。

身为女性,我们拒绝任何标签。

我们得像罗福莉那样,用行动来证明。

感谢你读到最后。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