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卒中后失眠又称为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指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
供稿来源:黄柳玲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秦秀德
脑卒中(中风)
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而卒中后失眠却是
一个常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
卒中后睡眠障碍
不仅增加了卒中死亡及复发风险
而且对卒中的康复与预后
造成不利影响[1]
什么是卒中后失眠?
卒中后失眠又称为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SSD),是指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2]。
根据卒中与睡眠障碍出现的时间顺序,卒中相关睡眠障碍分为两种类型:卒中后睡眠障碍与卒中伴随睡眠障碍。
脑卒中是如何
偷走你的睡眠的呢?
目前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多因素交互作用相关:01 解剖与病理机制[3]
脑干、丘脑、下丘脑等睡眠调节结构受损易引发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02 神经生化失衡
5羟色胺、褪黑素、食欲素等神经递质及IL1β等炎症因子失调,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与炎症反应。
以下是针对卒中相关失眠的治疗建议的整理,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2 部分。
非药物治疗
01 睡眠卫生教育
固定起床时间比早睡更重要,即使夜间失眠,早晨也坚持7点起床。
午后1点后避免咖啡因,晚餐与入睡间隔3小时。
创造“睡眠压力”:白天尽量减少卧床,保留床铺仅用于睡眠。
02 认知行为治疗(CBT)
通过睡眠日记记录、刺激控制训练等方法,打破“床=失眠”的错误联结。
03 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rTMS):提升睡眠质量,安全性良好。
早晨光照疗法:适用于轻中度卒中早期失眠患者,可改善日间嗜睡、疲劳、抑郁及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改善失眠,安全性较高。
药物治疗
01 传统镇静催眠药
药物:唑吡坦、右佐匹克隆。
02 新型药物
药物:苏沃雷生、雷美替胺(适用于老年患者)。
03 中成药及草药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中药制剂经研究发现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
卒中后失眠优先非药物干预,如CBT和睡眠教育;非苯二氮䓬类是卒中后失眠的首选药物,中成药、针灸、经颅磁刺激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具体情况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
卒中康复是一场马拉松,优质睡眠就是途中最重要的能量补给站。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睡眠障碍都能得到明显改善。记住:战胜失眠,就是在为神经修复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
参考文献
[1] 王铄, 余苹, 张宁, 等, 2013—2023年缺血性卒中与睡眠相关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国卒中杂志, 2024, 19(09), 1040-1047
[2] 于逢春, 张晨,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2), 221-239
[3] 于逢春,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第八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中国吉林延吉, 20198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
来源: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