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靖安,江西省靖安县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篾匠,有篾匠秀才之称。胡幼小时,随父亲学篾工,上过两三年私塾,能记简单的日记账。及长,投入江西都督李烈钧部当兵,经人介绍,调充李烈钧的马弁(即卫士)。数年后,辗转进入黄埔军校二期。曾长期充当蒋介石的随从。抗日战争期间,赴
引子
#本文摘自《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1987年11月),作者张盛吉,原标题《胡靖安的浮沉录》
正文
胡靖安,江西省靖安县人。父亲是一个有名的篾匠,有篾匠秀才之称。胡幼小时,随父亲学篾工,上过两三年私塾,能记简单的日记账。及长,投入江西都督李烈钧部当兵,经人介绍,调充李烈钧的马弁(即卫士)。数年后,辗转进入黄埔军校二期。曾长期充当蒋介石的随从。抗日战争期间,赴德国留学,入工兵学校学习,1936年回国。蒋介石对他未加重用,因而长期处于赋闲状态。
他在国民党的最后职务是国防部保密局中将部员。由于他的为人极为特别,不少人对他敬而远之,军统高层人物称他为“瘟神”,但对他亦无可奈何,连戴笠、毛人凤等人也不例外。
我过去与胡靖安并不相识,只是解放后同在一块学习,前后近二十年,课余之暇,他常同我谈他的过去,这些东西,就是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
胡靖安的父亲虽有一手好艺,但在旧中国劳动了半辈子,一家数口亦难以温饱。胡靖安在兄弟之间行二,聪明伶俐,深得父亲的喜爱。他白天上私塾,晚间学篾匠,一度进城到南货店当学徒,受尽店主打骂虐待。父亲心疼,将他叫回家种田。那些年月里,他父亲常说:“工字不出头,田字四无门,商字张大口,只有兵字好,有头有尾,像是人在大踏步前进。”又对胡说:“我看你还是当兵好,将来能当官致富,不要像我这样做篾匠受苦。”
当年,李烈钧任江西都督,南昌、九江等城市驻有他的部队。胡靖安遵父命到九江李烈钧的部队里入伍当兵,受到所在官长的青睐,将他推荐到都督李烈钧身边当马弁,一干就是三四年,为李烈钧所器重。
1924年春天,胡靖安随李烈钧在广州,见到国内不少学子远道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感到自己入伍当兵的目的是求得一官半职,当马弁只是权宜之计。但黄埔军校一期招生期已过,第二期何时招生又没有讯息,因而内心十分焦急。适广东警察局长吴铁城办了一所警卫讲武堂,胡乃报考应试,警卫讲武堂所长蒋群羊,是李烈钧的旧部,江西人,地方主义十足,他录取的学生,大部份是江西人,他省的人,那怕成绩好,也难录取。胡靖安投考警卫讲武堂时,有一段趣闻。据黄埔二期的陈金城说:“考试时,有一个江西胡靖安和我在一张桌子上。胡靖安不学无术,考卷多是偷抄我的,因为他是江西人,所以名列前茅;我则请人帮忙,才给一个备取第一名,勉强入学。”
警卫讲武堂学生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中立了功,奉孙中山先生令,通过甄选,进入黄埔军校二期。胡靖安依靠李烈钧的后台,顺利进入该期受训,经过七个月时间毕业,分派到蒋介石的侍从室,任随从副官。胡靖安在任随从副官的日子里,对蒋介石殷勤照料,表现出众,取得了蒋介石的信任。某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北伐期间,我多次见到胡靖安披着蒋介石的黑色大鳖,出现在蒋介石的身边,神气十足,我把他当成了不起的大官。”
胡靖安开始青云直上。彭湃牺牲不久,他出任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队政治部主任,煊赫一时。我曾问他有关戴笠在黄埔军校六期受训情况。他说:“我任政治部主任时,有几个学生总队,人数众多。戴笠在骑兵科,我很少去那里,我没有单独接见过他,也许他知道我,我们很难说是相识。解放后,有人传说,戴笠常向我送情报,实则没有这么一回事。”我再问戴笠为何被开除?他说:“戴笠被开除一事,我事先不知道,后来听说骑兵科有一个姓戴的学生被开除,可能就是戴笠。开除的原因,是他殴打同学,违犯校规。”
1927年,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胡靖安回到蒋介石的侍从室任随从副官。当时,他的家眷寄居上海法租界。某日,戴笠到胡靖安家,称胡靖安为老师,甜言蜜语,卑躬屈膝,请求胡帮忙找工作。胡靖安告他,军委会的下级军官,没有空缺,无法安排工作,戴笠说:“只求一个安身之所,一日三餐,什么工作都行。”打这以后,戴笠经常到胡靖安家,每进门即为之扫地抹桌子;后来干脆把行李搬进胡靖安家,寄居不走,每天为胡家上街买菜、烧饭做菜、带小孩。1927年8—12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赴日本同宋美龄结婚。这一段时间,胡靖安以随从副官身份,跟随蒋介石赴日本,负责保卫工作。戴笠则留在胡靖安家,料理家务,竭尽忠诚,把胡家弄得井井有条。胡靖安回家后,对戴笠大加赞赏。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不是出自真诚,而是迫于孙科等人指责,不得已而为之。他离开南京去日本前夕,他的亲信刘峙、卫立煌等高级将领,赶到溪口送行。蒋介石到日本约一月时间,即写信给卫立煌,叫卫立煌通电拥护他东山再起,并派胡靖安回国办理此事。
胡靖安只身回到上海,可是处境艰难,南京的何应钦、白崇禧扬言要杀他,因此只能待在法租界家里,一筹莫展,不敢外出。胡靖安急中生智,派戴笠持函去徐州见卫立煌,递交函件和传告蒋介石的意图。戴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徐州之行,马到成功,卫立煌立即通电拥护蒋介石东山再起,重掌大权。大江南北亲近蒋介石的军事首脑也纷纷响应卫立煌的通电,吁请蒋介石回南京复职。何应钦、白崇禧等无可奈何,蒋介石顺利返回南京,独揽党政军大权。事后胡靖安将戴笠的功绩向蒋介石作了汇报,为戴笠后来的发迹树了阶梯。
胡靖安随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再转徐州,与卫立煌军长商定,将戴笠以上尉副官名义,安排在卫的军部,薪饷由军部发给,工作则不必过问。戴笠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工作勤恳,弄到了不少军事情报。到1929年,由胡靖安介绍,戴笠充任蒋介石的随从副官。事前,蒋介石曾问胡靖安:“戴笠军校没有毕业,充任随从副官能行吗?”胡靖安说:“我看没有关系,没有毕业,可以追补毕业证书。”蒋介石点头首肯。
胡靖安说他在侍从室和其他单位工作时,在十多个外单位挂名领薪,胡宗南、上官云相等人常送钱赠物,每月收入近两千元银洋,从来没有考虑过吃、穿、住、子女教育问题。在那年代,他常外出作无事游,乘飞机、坐火车、住旅馆,“人家听说是胡先生”,就不要钱或不敢收钱。解放后,他到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时,上海家中还留有人家送给他的香烟几十条,罐头水果等食品则不计其数。
1928年5月,北伐军击溃了盘踞山东的孙传芳部,进驻济南,准备北渡黄河,直取幽燕。蒋介石亲临济南。指挥部队作战,胡靖安随行,担任蒋介石的保卫工作。盘踞在济南商埠的日本侵略军,眼看自己豢养的孙传芳惨败,慌忙由青岛、烟台等地抽调部队,将济南团团包围,济南城岌岌可危。胡靖安心急如焚,不顾一切采取侍卫人员应有的措施,率保卫人员强扶蒋介石上汽车,直驶白马山机.场,乘飞机离开济南,蒋介石才避免了五三惨案之祸。五三惨案,日军在济南所犯罪行馨竹难书,外交官蔡公时被害,成千上万军民死于非命。所以,蒋介石在一段时间里重用胡靖安,不是偶然的;就是胡靖安犯“错误”后,蒋介石仍指示侍从室优予照顾。
十年内战期间,有肖乾其人,保定军校六期生,与胡同乡,官场失意,长期赋闲,迫于生计,到上海找胡靖安代谋工作,结果弄到了一个师政治部主任职。履新之初,领到开办费七千多元银币,寄居上海法租界某旅社。次日下午,七千多元银币不翼而飞,肖急得手忙脚乱,打电话向胡靖安求援。胡说:“你不要着急,我明天上午八点到你那里来。”第二天,胡靖安到肖乾的住所,要茶房把老板叫来。老板未敢怠慢,见到胡靖安,即双腿跪下,并说:“这件事我完全负责,请原谅,请宽恕,绝对如数归还。”胡靖安说:“归还就是了,不用跪了。”七千多元银币很快归还原主。此事立即在上海作为社会新闻哄传一时。
廖解,胡靖安的黄埔军校二期同学,彼此友谊甚笃。在北伐时期,廖锋芒毕露,到了内战时期,竟每况愈下,甚至弄得失业。一天,胡靖安在庐山牯岭街一旅馆内,见到旅馆投宿日牌上有廖解的名字,推门往访,见到的廖解是一副寒酸相。问他何以至此,廖解说:“失业多时了,生活都成问题,特来庐山找工作。”又说:“现在世道不公,没有才干的人可以当官,当官的人不能说真话,说了真话就要丢官。”胡靖安对廖解的遭遇十分同情,热心为廖各方奔走,寻找工作,还掏腰包请当时的上海警察局长蔡劲军等人吃饭,请他们帮忙。蔡劲军便为廖解在上海安排了一个地位较高的工作,使廖解重入仕途。
抗日战争中期,国民党军士气低落,蒋介石苦闷不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杀一两个高级将领,以振军威,安定人心。有郭一予者,黄埔一期生,在国民党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任中将政治部主任,被军统分子挟嫌诬陷,直接向蒋介石控告他“贪污渎职”。蒋介石大发雷霆,批示“撤职查办”,郭一予含冤入狱。军统分子又继续搜集郭一予的材料,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已。黄埔一期同学贺衷寒、袁守谦、刘泳尧等人,先后找一期同学的侍从室主任俞济时,请他代向蒋介石求情,被俞回绝。恰在此时,胡靖安从息烽来到重庆。郭一予妻闻讯赶到胡家,请胡帮忙营救,并在嘉陵江宾馆设宴接风,作陪者有贺衷寒、袁守谦、周绍棠等。军统分子听说胡靖安出面了,即称“瘟神(指胡)来了,快收场吧”。不几天,郭一予安然出狱,官复原职。
胡靖安一方面表现为“乐于助人”,另一方面又显得凶狠毒辣。1934年,钱大钧任军委会侍从室主任,胡靖安任副主任。某日,胡与钱发生口角,竟至对钱大钧大打出手,以致不堪收拾,军委会高级军官都为之哗然。蒋介石闻讯,一怒之下,将胡靖安撤职,勒令立即离开南京去德国留学。胡请求延期出国,蒋介石说:“明天就走。”胡靖安到德国后,任驻德大使馆副武宫,兼当地的国民党党部总干事,并进入德国工兵学校学习。
“七七事变”前夕,胡靖安学成回国,蒋介石迫于舆论,难于将胡留在身边,便给他一个军委会德文翻译局局长职位。胡嫌这个位置太小,托词不懂德文,没有就职。蒋介石又谕知戴笠,对胡靖安要予以照顾,让胡靖安长期在军统局挂名,领取高薪。不过,胡靖安打人骂人的恶习仍是不改。在任息烽训练班副主任(或说代主任)时,某次宴会上,息烽县长称胡为“副主任”,胡大骂:“妈的,谁当你的副主任。”又一次,息烽县搞清洁运动,县长因事迟到,胡就在街头当众令这位县长跪下,弄得县长难以自容,不久即挂冠而去。
抗战胜利后,胡靖安的黄埔二期同学方天出任江西省主席,答应给胡江西省政府委员和保安司令要职,胡高兴地携带全家由重庆回江西,先到老家靖安。抵达靖安时,当地县长未能郊迎,只是和绅士们在县政府门外迎接。胡靖安认为县长看不起他,对县长拳脚相加,经劝说才罢休。
胡携家到南昌履新,江西省房产局长为他配了一套考究的别墅。后来,胡见到方天的小别墅更好,便把房产局长找到家里,对之拳打脚踢,并训斥道:“为什么方主席的房子比我的好?妈的!你瞧不起老子,老子叫你滚蛋。”事为方天得知,便将房产局长撤换,一时间,胡靖安在江西省政府内成了一霸,弄得方天难于应付。我曾问他:“你曾因打人挨整,为什么还要打人?”他说:“这些小子,你不打他,他更看我不起。”又说:“我不打上司,打小喽罗,翻不了天。”
最后谈谈胡靖安的家庭。其父早年亡故,母亲却活了七十多岁。胡待母至孝。胡五十寿辰时,曾写一篇《报国与思亲》的寿文,概述沉浮,寄托孝思,以未能克尽子职为恨事。此寿文与当年蒋介石的五十寿文近似,标题也相似,有点酸味。
胡靖安的第一个妻子是广东人,不善理家务,对孩子亦照顾不周。两个男孩夭亡后,胡与之离婚。在息烽期间,胡遇一湖南女青年,便强与之结婚,生男育女多人。
1975年3月,胡靖安与我等一同获特放,在北京学习了一段时间。胡与宋希濂、黄维、文强等同住一套房间,日常活动亦在一起,有几天他们还排演《社会主义的道路》文艺节目。某日,在走廊上,一山东老人与胡迎面相遇。山东老人双手搂住胡的胳膊,把胡高高举起,惹来一片笑声。我问胡靖安:“举你的是何人?”胡答:“黄埔老同学李仙洲。”
北京学习结束后,胡靖安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1979年,胡靖安因癌症不治去世,上海市委统战部为之礼葬。
1987年4月20日
资料来源: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1987年11月)
来源:自然与社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