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常见理论是因为肿瘤中的癌细胞携带着不同的基因突变,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有些随机产生的基因突变帮助这些细胞存活下来。但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的Ganesh博士与计算生物学家Dana Pe'er博士共同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1]颠覆了这个认知,提供
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其癌细胞的转移。癌症一旦转移,治疗变得异常艰难,患者的生存希望也随之渺茫。原因为何呢?
一个常见理论是因为肿瘤中的癌细胞携带着不同的基因突变,癌细胞在转移过程中,有些随机产生的基因突变帮助这些细胞存活下来。但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的Ganesh博士与计算生物学家Dana Pe'er博士共同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1]颠覆了这个认知,提供了对癌症转移的独特见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图源: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50-0
研究指出癌细胞杀不死的原因可能不是基因突变,而是因为转移性癌细胞拥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即它们能够“穿越时空”,为了实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灶内的结直肠癌(CRC)细胞会与原发灶中结直肠癌癌细胞划清界限,以退为进发生“返祖”现象,也就是回溯至胚胎发育早期的灵活状态,从而具备转化成完全不同的细胞类型的能力。
这些细胞类型包括类似皮肤的鳞状细胞、类似骨骼的成骨细胞,以及能够分泌激素并与神经系统进行复杂交流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有着更强的可塑性,也就成为了更难缠的对手。
医脉通癌友指南读者俱乐部成立啦
👉参与经验分享
分享“抗癌心路”,帮您发表在公众号上,抒发心情自我排解、影响并帮助更多患友;也可以随时向我们提供选题建议,或转发、点评我们的科普文章。
👉参与科普活动
群主会不定期做各种科普小活动,并有礼品赠送
👉加入疾病群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病种群,有问题或需要帮助可直接在疾病群向医生、营养师提问。
进入癌友指南俱乐部
对治疗转移性癌症而言,Ganesh博士的见解揭示了癌细胞进行所谓“穿越时空”的深层次意义。他指出,这种“穿越时空”实际上是癌细胞的一种生存机制,一种在压力环境下,特别是面对癌症治疗攻击时的适应策略。
在患者体内,转移细胞会回溯到同一时间点,激活与多种细胞类型相关的基因程序。这一行为不仅使它们能够转移到不同的组织,还增强了它们对癌症药物的抵抗力。
Ganesh 博士觉得这一发现极为重要,癌症研究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方向。他解释道,如果这些细胞必须进入特定的状态,以便在治疗后使肿瘤再生,那么或许未来的抗癌疗法可以由此入手,紧紧把控癌细胞的转变之路,让它们不再变化多端、乖乖束手就擒,比如可针对癌细胞进入这种原始状态的能力以及直接靶向这种状态本身进行相关靶向治疗。
MSK斯隆癌症中心目前正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的新途径。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肿瘤患者和家属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癌症转移后为何难以治愈。未来,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期待科学的力量,为战胜癌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头图:摄图网
参考文献:
[1]Moorman, A.R., Benitez, E.K., Cambuli, F. et al. Progressive plasticity during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50-0.
[2]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Cancer Metastasis: MSK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3]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cancer metastas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 ScienceDaily.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