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喜庆的年味弥漫在大街小巷,旅游市场也迎来热潮。与既往不同的是,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非遗过大年”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新主题。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喜庆的年味弥漫在大街小巷,旅游市场也迎来热潮。与既往不同的是,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非遗过大年”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新主题。
2025年1月18日,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的2025年非遗年货大集上,传承人刘钟萍展示佛山木版年画这一非遗技艺。新华社记者邓瑞璇 摄
“春节我们全家打算奔赴四川阆中。我一直对非遗十分感兴趣,听说阆中古城有非遗展示展演巡游活动,太让我心动了。”来自吉林的乐颜兴致勃勃地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去看一场川北大木偶戏,既能感受传统文化,又可以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假期,光是想想都让人激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与非遗相关的旅游体验。人民日报海外网从同程旅游了解到,今年1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非遗”相关的景点及产品搜索热度同比上涨87%。与此同时,具有非遗特色的小众目的地正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大量游客。据携程数据,春节期间,广东潮州、四川自贡、山西大同、贵州兴义等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美团旅行数据则显示,2025年春节“十大非遗热门玩法”包括去敦煌画壁画、到凤翔学木版年画、去武夷山学做中国人自己的拉花“茶百戏”、去黄山歙县看传统鱼灯等。
“当前游客不再仅仅执着于传统旅游目的地,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充满年味与非遗特色的地方小城。这一转变意味着游客需求已从过去侧重于物质层面的消费,转向更注重文化内涵、特色活动的旅游体验,尤其是对非遗相关活动的深度参与和沉浸式感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
全国许多地区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地方韵味的春节庆祝活动,为今年春节旅游季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色。人民日报海外网从浙江嘉兴市委宣传部新闻处获悉,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绮园景区和海盐县博物馆、非遗馆开展“芳华再现,生生不息——海盐腔”系列演出活动,包括海盐骚子、塘工号子、马灯舞等非遗展演活动,还有非遗年货集市,嘉兴灶头画体验等。
“非遗贺新春”成为多地“重头戏”。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江苏苏州启动,活动上发布了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高铁上的非遗”计划、“非遗贺新春•AI中国年”活动等。云南昆明则启动2025年“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据悉,活动将在全省各地举行230余场重点活动,遍及全省16州(市),包括表演类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展演、非遗进景区、非遗大集、非遗集市等内容。海南三亚举办“非遗贺新春,欢腾过大年”非遗展示宣传活动,包括非遗巡游、黎锦工艺秀、黎陶体验等。除了线下活动,海南还将进行线上网络非遗宣传,如2025“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活动。
在王笑宇看来,以非遗、民俗等为主题的旅游热潮,绝非仅仅是受春节节日效应影响的短期现象,而是会逐渐演变为旅游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他指出,“随着文化消费关注度增加,游客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的兴趣正不断攀升。非遗以其独特性和深厚的传统底蕴,具备成为旅游市场长期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巨大潜力。”
“未来的旅游项目规划应更加注重细分市场,聚焦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文化主题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通过提供一站式旅游产品,全方位提升游客的便捷体验。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等相关主体,需要持续深入挖掘并大力推广地方特色文化,将其与旅游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具体而言,可以依托非遗资源,打造独具匠心的文旅项目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以此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独特竞争力。”王笑宇表示。(穆瑀宸)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