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双11”首单,鼎峯云跨越9年顶峰相见

B站影视 2024-11-27 17:07 18

摘要:“双11”是一个to C消费者的购物节,但也是一个B2B技术服务的狂欢节日。截至11月11日24时,阿里云分销合作伙伴“双11”销售额同比2023年“双11”实现两位数增长。然而,分销伙伴的价值远不止如此,它们不仅是渠道网络普及的扩展,还是市场需求反馈的枢纽,

“双11”是一个to C消费者的购物节,但也是一个B2B技术服务的狂欢节日。截至11月11日24时,阿里云分销合作伙伴“双11”销售额同比2023年“双11”实现两位数增长。然而,分销伙伴的价值远不止如此,它们不仅是渠道网络普及的扩展,还是市场需求反馈的枢纽,更是产业升级创新的核心要素。

在此背景下,至顶科技走访了小牛云、乘云科技、驻云科技、鼎峯云、创云科技、典名科技一共6家阿里云分销伙伴,挖掘中国云计算产业最具韧性和最具活力的分销生态群像。

本文为【阿里云和Ta的朋友们】“双11”专题报道系列内容第四篇。

2024年11月6日上午,28位穿着醒目的“双11”红色“战袍”的人爬上了紫金山顶。远处可见玄武湖的粼粼波光、交错纵横的新庄立交桥宛如城市的血脉,向下望去,紫金山全景和南京市貌尽收眼底。

这一刻,是鼎峯云与阿里云跨越9年的顶峰相见。

把时间拨回2016年,彼时是云计算发展势不可挡的一年。根据Gartner的数据,全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公共云市场在这一年增长了31%,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全球云计算市场已经形成3A格局: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

图:2015-2016年全球IaaS公共云市场份额 | 来源:Gartner

虽然阿里云当时市场份额仅为3.0%,但增速却高达126.5%,远超亚马逊和微软。而在中国,阿里云在IaaS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

2016年,正值阿里云成立第七年。这一年,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入选了2016世界互联网最有代表性的15项科技创新成果。同年“双11”,阿里云全天销售收入超过了1.9亿元,相当于24小时卖空一座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在这令人瞩目的销售额中,有一笔来自黄阿敏领导的团队。那是他们首次参加阿里云“双11”,实际销售额比阿里云原定的指标高出了两倍,完成率在全国合作伙伴中排第一。

事实上,这场胜利更像是一次惊蛰后的苏醒与蜕变。

惊蛰:苏醒的起点

2016年的“双11”,对于黄阿敏团队来说,是扭转乾坤的一战。在此之前,他们的业绩甚至处于倒数。

2016年黄阿敏团队备战双“11”

那时,黄阿敏所在的公司主营联想服务器分销,正值阿里云建立分销合作伙伴体系。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阿里云,并尝试与阿里云合作分销业务。

据她回忆,当时大家谈起云,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许多同行对云计算持怀疑态度,甚至排斥。“但国际上AWS已经发展得很好了,虽然不像传统IT硬件设备分销,有实物产品可以拿去销售,但我就是觉得要尝试一下。”

由于原公司有联想这块大业务,对阿里云支持薄弱,她只好带着6个大学生组建了一个“草台班子”。这6人团队的组建,还是出于阿里云的要求——需要6名电销人员,可以没有太多经验,但要好学、愿学、肯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支初出茅庐的团队,在半年后的“双11”中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当时,由于“双11”期间的降价可能会降低分销商的佣金,许多分销商更倾向于让客户在非“双11”下单,以确保利润。但黄阿敏却有不同的想法,“我很愿意让客户享受到优惠,最重要的是能通过‘双11’把原来还在观望的客户拓展进来。”

事后总结,她把那场成功归为两点:一是站在客户的视角,二是相信阿里云的决策。这个理念贯穿了团队此后的9年。直到现在,许多老用户依然习惯在双11前找她做业务规划。

然而,这场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降临了。

在团队业务刚有起色时,公司却因资金链断裂破产了。被收购后,黄阿敏所在的部门被解散,原来的商务、财务人员也一起失去了岗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商务总监给她指了一条路:“你看我们这些人,业务、商务、财务都有了,阿里云的业务很好,我们可以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做。”

黄阿敏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家中的两套房子留一套自住,另一套拿出来作为创业资金。就这样,她带着团队,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创业的洪流。“其实那套房子并没有用上,但当时的确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回忆。

创业之初的艰辛可想而知。6个大学生,一个简单的办公室。摆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是资金和资源的匮乏,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图:2016年鼎峯云初始团队

但不管怎样,2016年底,这支“草台班子”有了正式的名字——鼎峯云。正如惊蛰时节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万物。黄阿敏和鼎峯云,也在云计算的浪潮中觉醒。

多年来,黄阿敏内心最感恩的一件事,就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阿里云没有因为他们的渺小和落魄而取消合作,反而一直给予机会和支持。

九年里,鼎峯云一直All in阿里云,这是时间积攒下来的厚重情感。“简单相信,傻傻坚持”,黄阿敏用这八个字来概括鼎峯云的内核。总之,2016年她登上了那趟云计算的列车,崭新世界的风华已经露出了一角。

2008年,马云找到王坚,决心建立阿里巴巴自己的云计算系统。

2012年,人们对云计算仍存疑惑,马云对着阿里巴巴集团的所有人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2016年,黄阿敏28岁,她带着小团队,开始了云计算领域的探索。阿里云的同事形容她,就是“一个小姑娘戴个眼镜,个子小小的,但是能量还蛮大”。

从此,两条线交汇在一起。阿里云早年技术理想主义的悲壮氛围已经消散,鼎峯云初生牛犊的热血奔涌而起。最终,所有的付出都迎来了回报。

今年,鼎峯云搬进了新的办公地点。傍晚时分,黄阿敏站在落地窗前,九年来的点点滴滴在她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一念执着走到今天,未来尚未可知,但有一件事她确信无疑,那就是会一直和阿里云携手走下去。

图:2024年鼎峯云公司乔迁合影

春分:在云计算的旷野恣意生长

“您好,我这里是阿里云授权服务中心,可以为您提供云计算服务。”

“你是阿里云的?正好,我有个需求,能帮我看看吗?”

2015-2016年是云计算的蓝海时期,虽然很多人仍感到迷茫,但已经有不少客户开始尝试,没用过的也希望一探究竟。在鼎峯云团队刚涉足云计算的那一年,他们就亲历了人们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的转变。

黄阿敏回忆道:“那时候,打电话给客户,只要提阿里云三个字,客户就愿意见你。而且见的对象不再只是IT负责人或运维负责人,甚至可能是公司的一把手或二把手。”

彼时,鼎峯云的身份是阿里云(区域)授权服务中心。黄阿敏将其比喻为汽车4S店,她对公司的定位十分清晰:一是帮助阿里云在区域内推广;二是提升客户对服务的体感和售后满意度;三是将阿里云的技术能力真正渗透到每位客户,为客户业务增长助力。

图:黄阿敏作为授权服务中心伙伴代表参加2017年阿里云生态合作伙伴启动会

虽然名为“授权服务中心”,但最初的服务内容很单薄,主要还是以分销转售为主。阿里云会将官网上30天未有消费的用户线索分发给该区域的授权服务中心,他们再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协助阿里云寻找潜在客户。黄阿敏曾在外资保险公司有五年的经验,过往对电销业务模式的了解派上了用场。

某天,他们给一家大型国资企业拨打了电话。对方未接听,傍晚六点左右回拨过来,了解情况后说:“你们是阿里云的?那就过来聊聊吧。”

第一次拜访这么大的企业,黄阿敏难免紧张,她特地拉上了阿里云的客户经理一同前往。三方落座后,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把俩人说懵了:“我们每年的信息化预算有好几个亿。”

也正是这通电话带来的机会,奠定了后来双方长达九年的合作关系。鼎峯云最初只是单纯的云服务伙伴,后来发展到双方拥有产研共创团队,业务合作不断深入。

黄阿敏感慨道:“其实不是谁有能力打开市场,一定是市场有这样的需求,正好你又做这件事,恰巧碰在了一块。”

总之在创业初期,他们就是通过电销、地推,不停地手打电话,脚跑客户,一步步打开了市场。

创业维艰,成功必然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鼎峯云在南京成立,刚好2017至2018年,江苏省大力推动“企业上云”,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那时候出台了很多政策。2017年4月,江苏省经信委联合阿里云启动实施首批江苏“1+30+300”工程,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工业智能技术在江苏省内企业广泛应用。同年12月,江苏省经信委发布了《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新增“上云”企业10万家。

这些政策极大加速了江苏企业上云的步伐,当时负责阿里云江苏区域服务的鼎峯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为了落实政策,经信委对阿里云提出了要求,深入各地市、甚至县级市,宣传企业上云的价值。

鼎峯云的大本营就在南京,于是,阿里云找到黄阿敏,希望鼎峯云能够去往江苏各地进行宣讲。黄阿敏欣然接受,她认为这是一个让更多本地企业认识鼎峯云和阿里云的机会,也是一次提升团队能力的契机。

图:黄阿敏在2018年阿里云城市服务商招募会做主题分享

2018年,鼎峯云团队走遍江苏各地,从原本的1V1电销,通过宣讲面向了更多企业。这不仅加深了团队对云计算的理解,也使得他们从幕后走向台前。不仅业务领域得到拓展,链接的客户层级也往上进了一步。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在时代机遇和政策的东风下,鼎峯云在云计算的旷野破土而出,恣意生长。

芒种:播下技术转型的希望

鼎峯云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瓶颈,是在2019年。

那时,鼎峯云进行了大量技术投入,却迟迟未见成效。团队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选择离开。继续投入技术还是回归只做分销?在这个分岔路口,他们进退维谷。

如果只做分销业务,从6000万做到一个亿,再到1.5亿,将技术投入的成本收回,以折扣方式回馈客户,看似是一条更光明的道路。

只是......黄阿敏记得清楚,2015年初涉阿里云时,他们就被“灵魂拷问”过一个问题:“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如果只做分销转售,完全依附于阿里云,何谈核心竞争力?

“宁当槐树生,不作菟丝花”。那天,会议室里的讨论持续了很久,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咬牙坚持,走技术服务的路。

图:鼎峯云会议培训场景

从那以后,他们再没有纠结于技术投入的问题,坚定前行。正如芒种时节,播种新的希望,等待未来的收获季节。

2019至2021的三年间,鼎峯云成功地从单纯的分销商转型为技术服务商。

随后,鼎峯云进一步建立起平台服务,陆续研发了CRM、网络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产品,其中最核心的是今年推出的鹰视应用智能运维平台。该平台通过全栈实时的性能管理与大数据智能运维,帮助企业完成上云前后的全链路监管。

据黄阿敏介绍,这款产品结合了鼎峯云10年云计算运维经验,团队在大数据运维基础上研发了云运维模型,能快速发现问题,提供根因分析,并结合过往案例给出解决问题思路。

“平台完全原生于阿里云,我们和阿里云多个技术团队密切沟通,阿里云团队在云监控、应用实时监控服务、网络等额外给我们提供接口服务,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产品能力。”黄阿敏说。

夏至:跃进新的疆土

2021年至2022年间,鼎峯云又迎来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受芜湖市政府招商邀请,在安徽芜湖成立了分公司。

图:2022年安徽鼎峯云成立

当时,芜湖作为华东的核心枢纽,正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但缺乏配套的服务企业,邀请鼎峯云前往芜湖助力产业升级。起初,团队一心想守好江苏的一亩三分地,觉得在没有服务好江苏本地的企业前,没有心力服务安徽的企业。多次沟通后,鼎峯云终于动心了。

结果自然是厉兵秣马、开疆拓土。如今,只要在芜湖市“东数西算”相关的大型政府汇报中,鼎峯云都会作为产业配套服务公司出现。

彼时黄阿敏还明白了一点:邀请他们去芜湖,不仅仅因为是阿里云的代理商,而是他们能提供产业升级的配套服务。阿里云一直强调的伙伴要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看来他们已经具备了。

2021年,中国企业全球化风起云涌,出海玩家增多,并且线上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鼎峯云在那两年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出海。

那段时期,国内互联网企业业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有客户对黄阿敏说:“我们要去海外发展了,你要不要在海外注册一家公司,我们还能继续合作。”

客户出海,自己要不要跟?起初还是想守着现有的地盘,但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客户走向全球化,黄阿敏坐不住了。

她直奔北京的阿里云国际事业部,得到的回复是,“你是第一个说要做国际云的伙伴”。那时候阿里云在马来西亚有公司,可以直接签约。就这样,黄阿敏注册了马来西亚公司,成交的第一单是小程序游戏出海。

如今,鼎峯云已经在江苏、安徽、香港以及海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设立了五个分支机构。看似“步步为营”,其实更多是顺势而为,始终跟着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走。据统计,自2016年成立至2024年,鼎峯云每年的业绩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50%左右,2020年破亿。

秋分:收获的季节

时针拨进2024年。

10月30日的晚上,黄阿敏带着一部分团队人员来到阿里云杭州云谷园区总部,在阿里云为其提供的专属作战室备战“双11”,其他成员则坚守在南京大本营。

图:2024年“双11”鼎峯云两地团队“云合影”

夜幕低垂,城市的喧嚣渐渐退去。当时针与分针在午夜12点重合的那一刻,鼎峯云成功拿下了阿里云全国客户首单。

几天后,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员工兴奋地跟黄阿敏说,“敏姐你知道吗?那天晚上我们抢到了首单,帮客户完成所有服务配置后,大家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开心地聊了很久。”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鼎峯云和阿里云联合组织了一次团建,一起爬紫金山。

图:鼎峯云与阿里云团队紫金山顶团建

站在紫金山顶,天空湛蓝、万里无云,而这一行人所代表的国内云计算行业从业者,他们肩头的那朵云,正推动着移动互联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后记

2020年,疫情在全球蔓延,街道萧瑟冷清。人们都待在家里,工厂停摆,企业接二连三地倒闭。

那年,黄阿敏32岁,连续几天没有睡好的她,接到了阿里云同事打来的问候电话。

“你这边还好吗?公司还能不能撑得住,需要我们帮忙做什么吗?”

“我们组织了线上赋能培训,还有客户服务的应急响应方案,让员工参加吧。要让大家有信心,疫情结束后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岗位。”

那个时刻,黄阿敏的内心忽然变得从容,因为她看到鼎峯云和阿里云都正意气风发。

来源:至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