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2025年全国高考二卷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来,梦也可以这样传递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语文课上,这些诗句总让我心驰神往。梦,多奇妙啊!它像心底最私密的花园,藏着我们或瑰丽或幽微的感受与渴望。我们爱跟朋友分享昨晚的奇梦,也爱在日记本里悄悄记下梦的碎片。可如果有一天,梦真的能像礼物一样赠予他人呢?这想法,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起初,我总觉得“赠梦”是科幻片里的桥段,得靠什么高科技头盔。但老师引导我们深入经典,我才豁然开朗:原来咱们老祖宗早就用更诗意、更温暖的方式“赠梦”千年了!
你看庄周,一个“梦蝶”的故事,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他。这哪是简单的做梦?这是用奇思妙想,把“物我两忘”的哲学境界,像一份精神礼物,穿越时空送给了我们。还有苏东坡,在海南岛经历风雨飘摇,却写下了“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豁达。这不正是他从人生困境的“噩梦”中提炼出的光明心境,慷慨地赠予了后世所有失意的人吗?原来,真正的“赠梦”,是赠予一种精神的觉醒和力量。
这份珍贵的“梦”,最常藏在诗人滚烫的文字里。李白高喊“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那恣意飞扬的畅想,哪是他一个人的梦?那是他燃烧生命的热望,铸成的一支火箭,载着超越时空的梦想,直直射入千年后如我辈少年的心坎里。读到时,我仿佛也乘着月光飞起来了!
课本里的《赤壁赋》更让我着迷。苏子和朋友泛舟江上,谈论着永恒与须臾,清风明月成了他们思想的见证。那“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沉醉,不正是志同道合的灵魂在共享一个无比美好的精神梦境吗?这共享的“赤壁之梦”,被文字定格,成了后世无数人(包括正在晚自习啃书的我)心灵得以栖息的港湾。原来,文字就是最神奇的“梦之邮差”。
这份东方式的“赠梦”智慧,在快节奏的今天,非但没过时,反而像陈酿愈久弥香。当科技还在探索如何用机器复制梦境时,我们的文化早已用艺术搭建起传递精神之梦的彩虹桥。记得美术课欣赏敦煌壁画,那些飘逸灵动的“飞天”深深震撼了我。她们不正是古代无名匠人,将对自由极乐的终极向往,用画笔和虔诚,编织成一个盛大永恒的“极乐之梦”,慷慨地赠予所有仰望壁画的后来者吗?站在复制图前,我屏息凝神,仿佛真的被带入了那个绚烂澄澈的梦境国度,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慰藉。
原来,“赠梦”的本质,从来不是冰冷的科技传输,而是心灵间无私的赠予和温暖的照亮。当李白的月光照亮我的书桌,当东坡的豁达抚平我考试的焦虑,当飞天的飘逸点燃我对自由的想象……这些无形的、跨越千年的精神赠礼,就已在悄然发生。它们像无数条坚韧又温柔的丝线,缝合了时间的裂缝,让古与今、你与我,在同一个美好的梦境频率里共鸣。
这,就是中华文化教给我们的“赠梦”真谛——它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拷贝,而是灵魂深处最清澈的泉涌,最终汇入人类共同的精神海洋,滋养每一个渴望飞翔的心灵。原来,最好的梦,真的可以分享,可以传递,可以永恒。
来源:高明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