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送“安全牌”!警方拆解惊现摄像头,全网炸裂:还有啥能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6-07 09:11 6

摘要:2025年6月,江苏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男友送她的“贴心礼物”——一块挂在家门外墙上的安全通道指示牌,竟成了监视她的工具。

2025年6月,江苏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男友送她的“贴心礼物”——一块挂在家门外墙上的安全通道指示牌,竟成了监视她的工具。

几个月来,张女士总觉得男友对她的行踪了如指掌。比如,她刚到家,男友就发消息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她独自在家时,男友会突然打视频电话“查岗”。直到某天,她偶然发现指示牌的边缘有一处微小的反光点,拆开一看——里面竟藏着一个微型摄像头!

图片来自江苏城市

警方调查发现,这块“改造版”指示牌来自广东深圳的李某,他专门将插座、音箱、接线板等日常用品改装成偷拍设备,再通过网络平台高价出售,非法获利1.7万元。最终,法院以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缓期执行。

1. 偷拍设备“平民化”,普通人也能买到

李某并非个例。近年来,偷拍设备已从专业间谍工具“下沉”到日常用品,如充电宝、打火机、挂钟,甚至纸巾盒都可能藏有摄像头。这些设备价格低廉(几百到几千元),隐蔽性极强,普通人难以察觉。

图片来自江苏城市

2. 改装技术“傻瓜化”,法律监管滞后

李某的“生意”模式很简单:购买普通电子元件,稍加改装后伪装成日用品,再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私下交易。由于技术门槛低,警方打击时往往“抓一窝,又冒一窝”。

图片来自江苏城市

3. 受害者多为亲密关系中的女性

类似案件中,偷拍者往往是伴侣、房东或合租室友。他们利用信任,在卧室、浴室等私密空间安装设备,甚至远程实时监控。

1. 现行法律如何处罚偷拍者?

- 治安处罚:偷拍但未传播,一般处5-10日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 刑事责任:若制作、销售偷拍设备,可能构成“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最高判3年。

- 民事赔偿:受害者可起诉侵犯隐私权,要求删除视频、赔礼道歉及精神损害赔偿。

2. 为何李某只判10个月?

法院认为,李某虽非法获利1.7万元,但无证据表明其拍摄的内容被传播或用于勒索,故量刑较轻。

图片来自江苏城市

这起案件最可怕之处在于——连“安全通道”都能成为监控工具,我们还能在哪里感到安全?

法律不能总在悲剧发生后“补漏洞”。唯有严惩偷拍产业链、提升公众防范意识,才能让“安全感”不再奢侈。

下一次收到“贴心礼物”时,请记住:“最好的保护,是保持警惕。”

来源:熹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