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在线发表WSOTPC(世界卒中组织院前医疗行动组)的倡议,From stroke awareness to stroke action awareness(从“中风意识”变为“中风行动意识”),提高人们识别中风以及中风危险因素之后的立刻行动意识,跨越知-行鸿沟,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基于中风120特别行动组8年来的成功经验及国际影响力而做出的改变。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然而,从知道中风到真正改变行为,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是急性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如果能在发病后4.5小时内溶栓,6小时内取栓,大部分患者可以获救。因此发病后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是救治成功最关键的环节。然而,即使认识到可能是中风,很多人在遇到相关事件时,没有采取呼叫紧急医疗服务机构(EMS)的行动,导致院前延误。识别潜在中风后的行动延迟是造成卒中残疾的主要因素,院前延误是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不知道我必须拨打911”,近期,中风120国际团队创作的纪录片,《我的中风故事-我想告诉你我犯的错误》,获得国际纽约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同时获得2024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健康电影节提名。一位35岁的中风幸存者,在美国从事中风基础科学研究的王博士说,有一天早上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以及说话不清。他马上意识到可能是中风,然而,他勇敢地承认,他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拨打911,不知道可以溶栓,更不知道还有黄金救治时间。他没有去急诊科,而是让室友开车送他去附近的诊所,辗转很久才送到了有中风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在知道和行动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中风认知教育是改善卒中防治的基石,如何有效进行并最终改变行为非常难,所谓知易行难。2016年由复旦大学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原创的“中风120-中风快速识别和立刻行动之中国策略”,发表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高度认可,中风+行动(拨打急救号码)的策略在全国迅速普及,不仅极大提升了卒中识别能力,并且在试点区大幅度降低了院前救治延迟。这个简单而且有明确行动指向的新策略不仅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已经影响全球。中风112(全球通用急救号码)被翻译成联合国所有的官方语言,中风911(美国及墨西哥等国急救号码)也让美国患者获益。摘要:2025年01月23日 ,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在线发表WSOTPC(世界卒中组织院前医疗行动组)的倡议,From stroke awareness to stroke action awareness(从“中风意识”变为“中风行动意识”),提高人们识别中风以及中
来源:嘻嘻说健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