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奥康近年来尝试了诸多新举措。例如,自2015年起,奥康开始担任斯凯奇的内地代理商;2019年,效仿南极人出售商标开展贴牌业务;甚至在前段时间,高调宣布计划跨界收购无锡的一家芯片公司,谋求向科技企业转型。连皮鞋行业的领军品牌奥康都面临如此困境
在时尚潮流的更迭中,高跟鞋逐渐被女性所摒弃,男性也不再对皮鞋情有独钟。试问,你已有多久未曾穿过皮鞋?
曾经,皮鞋不仅是男士展现成熟稳重气质的标识,更是商务场合中必不可少的着装单品,与手表、领带共同构成了成功男士的标准配置。
正如电视剧《繁花》中爷叔对阿宝说:“宁可衣服蹩脚,皮鞋无论如何要讲究。”
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皮鞋在不经意间失宠。现今打开鞋柜,恐怕鲜有年轻人持有皮鞋,即便偶有出现,往往也只是作为数年才穿一次的装饰品。
在此背景下,曾经以男士皮鞋为主营业务的国内品牌,处境皆颇为艰难。其中,有“中国鞋王”之称的奥康皮鞋便是典型案例,其已连续三年亏损。
面对惨淡的业绩,创始人王振滔无奈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几个会穿皮鞋?”
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奥康近年来尝试了诸多新举措。例如,自2015年起,奥康开始担任斯凯奇的内地代理商;2019年,效仿南极人出售商标开展贴牌业务;甚至在前段时间,高调宣布计划跨界收购无锡的一家芯片公司,谋求向科技企业转型。连皮鞋行业的领军品牌奥康都面临如此困境,更遑论其他二三线品牌。
本文让我们一同回顾奥康这一“皮鞋之王”的品牌发展历程,深入探讨皮鞋为何会被时代所淘汰。
浙江温州的皮革产业极为发达,素有“鞋都”之称,那个携小姨子跑路的黄鹤老板便是温州人。奥康作为国内皮鞋品牌的佼佼者,同样源自温州,其创始人王振涛是地道的温州人。少年时期,王振滔辍学后,先是在武汉从事了三年木匠工作,但收入微薄,随后又转行做了几年阀门推销员。
有一回,他在前往武汉开展业务的途中,于南昌作了短暂的停留。当时,南昌八一广场正在举行一场规模宏大的皮鞋展览会,王振滔被熙攘的人群吸引,饶有兴致地步入展馆进行参观。未曾料想,此次经历竟为他的鞋业生涯拉开了序幕。
在展馆内,他邂逅了几位温州同乡,同乡们向他透露,当下皮鞋的销售态势极为良好,每双皮鞋售价十几二十元,每日能够售出数百双,并且均为现金交易,这远比售卖阀门采用货到汇款的方式要优越得多。
王振滔听闻后大为震惊,回到家便找到那几位同乡年轻人,拜师学艺。半年之后,王振滔成功转型为一名鞋商。他在武汉一家国营商场租下一个柜台,专门售卖温州皮鞋。由于其皮鞋价格低廉、供应稳定,生意很快便有了起色。没过多久,他一个柜台的销售额就超过了旁边好几个同行。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一场意外致使他的皮鞋滞销。
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火烧温州皮鞋”事件。浙江省工商局一把火烧毁了从全国各地查处的5000多双劣质温州皮鞋。这起事件的起因是当时温州的皮鞋产业发展迅猛,全国各地的商家纷纷前往温州进货,一些黑心商家为谋取暴利,故意生产劣质皮鞋,导致温州皮鞋的口碑急剧下降。
“火烧事件”后,温州皮鞋遭受重创,市面上许多店铺直接挂出“本店不卖温州鞋”的条幅。王振滔售卖的鞋子虽非伪劣产品,但也受到了牵连。他的柜台被当地工商局查封,价值20多万的皮鞋也被没收。更让王振滔痛心的是,这种对温州鞋的不信任情绪不断蔓延,后来甚至演变成对温州商人的人身攻击。
在行业危机之下,有人劝他赶紧改行,但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自己创办鞋厂,洗刷假冒伪劣给温州鞋和温州人带来的耻辱。
1988年,23岁的王振滔东拼西凑,借了3万块钱创办了永嘉奥林鞋厂。为重塑温州鞋的声誉,他亲自跑市场,广泛听取客户建议,严格把控鞋子的材料和款式,并投资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两年后,王振滔注册了奥康商标,带着自己生产的鞋子重新进军武汉、鄂州等地的皮鞋市场。他毫不避讳自己的鞋子产自温州,反而醒目地标出“产地:温州”。
然而,温州鞋的不良名声依旧很大,王振滔连续几个月都未能卖出一双鞋。后来实在无奈,他推出了“坏一赔二”的宣传策略,这才打消了不少客户的疑虑。结果,积压的4000双鞋子在10天内全部售罄,奥康逐渐在武汉打开了市场。
次年,王振滔找来投资人,扩大生产规模,并将在武汉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各地的商场。最终,奥康皮鞋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时尚的款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畅销大江南北。到1998年,奥康皮鞋的销量跃居全国第一,王振滔也被授予“中国真皮鞋王”的称号。
但与此同时,市场上又涌现出一批伪劣温州皮鞋,甚至还出现了盗版的奥康皮鞋,这让王振滔无法容忍。于是,他做出了一件极大地提升奥康以及温州皮鞋声誉的壮举:他主动出击,在全国各地搜罗了几千双假冒奥康鞋,然后运至杭州,同样在武林广场亲自点火,将这些假鞋全部烧毁。
时任温州市长对此评价道:“这把火可以载入温州的历史,它改变了温州鞋,也改变了温州民企。”
当然,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这把火也让奥康皮鞋声名远扬,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此后,奥康的发展一路顺遂。2008年至2012年,其营收从10.79亿元大幅增长至34.55亿元。2012年,奥康国际成功在 A 股上市,成为“男鞋第一股”,一时风光无限。
在巅峰时期,王振滔曾豪言:“在奥康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
然而,王振滔很快就遭遇了现实的打击,公司未能摆脱“上市即巅峰”的命运,此后无论是业绩还是门店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究其原因,一是皮鞋市场需求萎缩,年轻人对皮鞋的兴趣日益淡薄;二是电商的冲击,使得传统销售渠道面临严峻挑战。
其实,王振滔早已预见到皮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曾试图转型,押注休闲鞋领域。
例如,2015年和2017年,奥康分别拿下了斯凯奇和彪马的代理权,期望在运动鞋业务上开拓新的发展路径。但这两个品牌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奥康并未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截至去年年底,斯凯奇和彪马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分别仅为138家和77家。
此外,奥康旗下还有自营的康龙休闲鞋品牌,但影响力有限,到去年底门店数量仅剩下63家。转行失败后,2019年奥康效仿南极人,开展贴牌业务以维持运营。但奥康的贴牌业务成效不佳,去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规模仅为1000来万元。
除此之外,奥康还小规模涉足了一些非鞋类业务,如投资兰亭集势和康华生物,但均未取得显著成功。
在如此困境之下,王振滔做出了不当之举,偷偷将上市公司的资金转入自己独立控制的鞋服店,还要求经销商将货款汇入其个人账户,实际造成非法经营性占用资金超过10亿元。
事发后,王振滔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去年10月,奥康国际及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罚,部分高管被警告或辞职,王振滔本人也选择辞去奥康董事长一职,离开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皮鞋帝国。
再后来,便是奥康的孤注一掷,计划收购无锡联和存储,进军芯片产业。遗憾的是,这场收购在宣布两周后便宣告终止。坊间传闻,终止的原因是股东之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04 皮鞋行业衰败的原因谈及皮鞋衰败的原因,可以列举出许多,如必须搭配正装、穿着不舒适、不适合日常穿着等原因。但归根结底,其本质原因在于皮鞋难以实现创新,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皮鞋的制造历史已有数百年,从传统小作坊到现代化工业化流水线,历经了多次工艺变革。但无论工艺如何改进,皮鞋的许多元素始终固定不变。
在面料方面,始终保持着亮面搭配正装、翻毛搭配休闲的传统模式,牛羊猪皮是常见的选择,即便采用羊驼皮、鳄鱼皮、鸵鸟皮等作为新尝试,也因价格昂贵且受众小众,难以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而采用蟒蛇皮制作皮鞋更是极为罕见,即便有也改变不了行业整体格局。
在版型方面,同样墨守成规。孟克鞋的两条横向搭带必须配有镀金扣环,且横跨脚面;布洛克鞋必定带有打孔雕花;牛津鞋的系带部分一定严丝合缝;乐福鞋鞋面必有皮流苏;马衔扣乐福鞋脚背必有金属扣;便士乐福鞋鞋面一定开有小缝。
皮鞋的鞋底样式也寥寥无几,高档鞋采用皮底加软木的固特异底,低档鞋则是一块炭黑大橡胶。这些要素是一代又一代皮鞋生产者坚守的传统,因为这正是皮鞋消费者所追求的原汁原味。
设计师若进行大胆创新,很容易被指责为离经叛道,其产品可能更难被市场接受。试想一下,一双粉色的切尔西靴,或者一双织物鞋面的孟克鞋,厂家固然能够生产出来,但这样的皮鞋往往会失去其原有的灵魂,更不会有消费者愿意购买。总之,这些固定要素限制了皮鞋的发展。
相比之下,运动鞋在产品创新方面可谓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而皮鞋却几乎一成不变,创新空间极为有限。
创新受限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消费者体验不佳,压脚背、挤脚趾、磨脚踝、卡脚跟等问题一直是皮鞋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痼疾。老一辈消费者为了保持形象,或许还能勉强忍受,但如今的年轻人又有几个愿意忍受这些不适呢?
况且,如今可供选择的鞋类众多,皮鞋的可替代性极强。甚至连皮鞋曾经的主要应用场景——职场,如今也逐渐被其他鞋类所取代。除了一些特殊行业,职场中90%的群体已不再需要穿着正装皮鞋,大家更倾向于选择舒适的鞋子。
当消费者纷纷离去,皮鞋的生产和销售自然难以维持良好态势。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