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研究表明,未来五年内,大约23%的岗位将因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变革发生重大调整。部分调整将由AI驱动,企业将利用AI自动化处理那些重复、琐碎的任务,从而加速向“自主化企业”的转型。
趋势一
自主化数字企业崛起,助力人类员工
2025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逐渐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工智能(AI)不是来“取代”人类工作的,而是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研究表明,未来五年内,大约23%的岗位将因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变革发生重大调整。部分调整将由AI驱动,企业将利用AI自动化处理那些重复、琐碎的任务,从而加速向“自主化企业”的转型。
说到底,这其实是用自动化来解放员工的时间,让他们能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更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上,而不是机械地完成日常琐碎的工作。德勤(Deloitte)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企业领导者认为,引入自主化工作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而很多企业已经在着手推进相关布局。
目前,91%的IT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团队正在推进各类项目,目标是让企业内部的工作流更流畅,实现人与AI协同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未来五年内,44%的员工技能将受到影响,需进行再培训。)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将迎来真正的自主数字企业,其核心是“智能AI代理”,这些AI可以与各种系统对接,同时用更自然的方式与人类互动。
比如:
1. 在客户服务领域,AI可以迅速找到问题解决方案,避免客服人员手动查阅厚厚的操作手册,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2. 在软件开发领域,AI编程助手能够实时发现代码中的错误或漏洞,提醒开发人员及时修复,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3. API(应用程序接口)将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帮助不同的AI系统互相协作,打通企业内部各类数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那些在API布局上更成熟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让AI与员工协同合作,创造更大价值。
(德勤:63%的企业领导者认为,自主化劳动力将推动创新与灵活性。)
趋势二
AI自主代理的全面普及,企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2025年,人工智能(AI)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驱动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更智能、更独立的AI模型,推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与传统的AI工具不同,新一代自主代理不再需要人工输入指令,而是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大大减轻医护人员、软件开发者等高压岗位的负担。
凯捷咨询(Capgemini)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内,82%的企业计划在业务运营中大规模部署AI自主代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并优化客户体验。
不过,AI的广泛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报告,目前用户对虚拟代理的三大痛点分别是:
1. 34% 的用户认为错误处理能力太差,无法及时纠正问题;
2. 33% 的用户抱怨响应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
3. 33% 的用户觉得技术复杂,难以上手。
核心问题在于数据整合不足。如果自主代理无法获取足够的业务数据,无法理解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AI的能力再强也难以发挥。数据显示,95%的IT负责人认为,数据集成问题是阻碍企业全面采用AI技术的一大障碍。
(Gartner预测,到202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AI交互将由自主代理自动完成任务。)
想要让AI自主代理真正发挥价值,企业必须确保输入的数据足够精准、有针对性。例如,企业需要结合客户行为数据、销售周期数据等精准数据,才能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如果数据泛泛而谈,AI的表现也难以达到预期。
因此,未来企业将更倾向于使用小型语言模型(SLMs),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与LLMs相比,SLMs模型更轻便、成本更低,并且能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凯捷咨询:56%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采用SLMs,并认为SLMs更易于调整,能更好地适应特定业务需求。)
随着AI自主代理的不断成熟,它们将成为现代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更智能地管理运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采用灵活的AI开发策略,确保AI能够快速无缝地整合到现有业务流程中。
在这种新模式下,企业可以轻松构建安全、合规的AI应用场景,让自主代理更高效地连接数据,实现智能化的客户服务和内部管理。
从长远来看,AI自主代理将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帮助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凯捷咨询:71%的企业认为AI自主代理将带来更高水平的自动化,64%的企业表示AI代理将帮助员工专注于更具战略价值的任务。)
趋势三
多智能体架构的普及
随着多智能体(Multi-Agent)架构在全球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它们在简化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和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然而,企业在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治理,以确保安全性不被削弱。
随着企业对AI技术需求的激增,API和智能体的“泛滥”问题也日益严重。不同部门往往各自独立开发集成和自动化流程,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导致系统复杂度增加,安全漏洞随之而来。据统计,目前约四分之一的API缺乏有效治理,成为潜在的安全风险。
如果企业无法及时建立完善的可视化监控和控制体系,API及其连接的自主智能体可能会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黑客可能通过这些漏洞窃取企业和客户的敏感数据。
根据Ponemon研究所和Traceable在2023年的调查,约60%的IT和安全专家表示,他们所在的企业曾因API漏洞而导致数据泄露。随着多智能体架构的进一步扩展,相关的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Gartner预测,到2028年,25%的企业数据泄露事件将与AI智能体滥用直接相关。
(Gartner:预计到2028年,40%的CIO将希望引入“守护智能体”,以自主监管企业AI智能体的治理。)
2025年,企业将更加关注如何确保AI智能体与API的安全互联,确保企业数据来源的安全性,同时在自动化流程中避免风险。
企业将更倾向于采用具备内置安全防护功能的平台,这些平台能够在响应AI请求之前,自动屏蔽个人身份信息(PII)和支付卡数据等敏感信息,防止这些数据在与第三方大型语言模型(LLM)和自主智能体交互时暴露。
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企业将能实现AI智能体与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源的安全连接,并遵循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要求。这一切都将在后台无缝运行,并配备审计追踪功能,以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合规性要求。
未来,安全不再是创新的阻碍,而将成为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选择合适的治理平台,不仅能够保障企业数据安全,还能助力企业在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Gartner预计,到2028年,企业数据泄露事件中将有25%源于AI智能体的滥用。)
趋势四
RPA 正在向更自主的智能体演进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已经在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大量重复性工作。仅在 IT 部门,RPA 每周就能为每位员工节省多达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 RPA 这一技术。根据德勤的预测,到 2028 年,RPA 有望实现近乎普及的应用。
进入 2025 年,企业将进一步升级 RPA 的应用模式,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尤其是在流程的每个环节中引入更多的自主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将承担更复杂的任务,比如自动编写和配置 RPA 机器人。
这些自主智能体经过训练,能够全面理解 RPA 机器人可执行的所有操作,并能根据编排智能体(orchestration bot)的指令,自动触发相应流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自主智能体相当于老旧系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让传统系统得以继续运作,而无需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升级。
随着自主智能体的上下文感知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不断增强,它们将逐步减少对传统 RPA 解决方案的依赖,逐步发展出更小型、专注于特定任务的智能体,以实现更灵活的自动化。
(图示:Salesforce 调查显示,87% 的 IT 负责人预计,在未来 18 个月内,企业将加大自动化方面的投入。)
未来趋势:从工具到核心业务助手
未来,自主智能体将逐步深入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承担更多复杂的自动化任务,尤其是在 API 集成方面,它们的能力将不断扩展。
例如,这些智能体可以自动建立新的 API 连接,优化 API 性能,实时监控安全风险,处理用户交互,并提供数据使用趋势分析等。
除了 API 集成,自主智能体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代码自动生成与执行、企业合规策略的自动执行、跨部门流程的协调管理等领域,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运营。
实际上,这一趋势已经在悄然发生。Gartner 预测,到 2025 年,90% 的 RPA 供应商都将提供由生成式 AI(GenAI)驱动的自动化能力,使自动化水平迈向更高阶段。
(图示:Gartner 预计,到 2025 年,90% 的 RPA 供应商将提供 GenAI 驱动的自动化能力。)
趋势五
现有工作结构将被彻底重塑
企业正处于一场全面转型的浪潮之中。2025年,随着 AI 深度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传统的工作结构将被彻底打破。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语言类任务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占据了大量时间,预计 40% 的工时将受到大语言模型(LLMs)的影响。IDC 预测,通过智能化自动完成这些任务,企业将显著提升效率,并将运营成本降低近 14%。
AI 的应用给整个企业带来了广泛的好处,尤其是对开发人员而言。如今,85% 的 IT 负责人表示,AI 的应用已经显著提升了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德勤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企业正在加大对数据管理的投入,因为 AI 解决方案的成功部署需要强大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Gartner 的研究发现,54% 的企业已经设立了专门的 AI 负责人,甚至在一些成熟企业中,这一角色已经上升到领导层,负责整体 AI 战略规划。
(图示:Forrester 研究表明,12% 具备完善 AI 战略的公司已任命首席 AI 官(CAIO)来主导整体策略。)
AI 如何重塑工作方式?
尽管 AI 在工作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但关于它将如何彻底改变职场,目前仍存在诸多疑问。员工在未来的工作模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他们的职责会如何调整?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取决于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职能。
以开发人员为例,传统上,他们的工作流程是先开发 API,再将其集成到应用程序中,实现特定功能。而在 AI 赋能的新模式下,API 将成为一个可复用的“资产”,AI 智能体可以自主调用这些 API,理解其功能,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自动化编排,从而彻底改变软件的开发方式。
客服行业同样在经历快速变革。AI 目前已经在 24/7 全天候自助服务门户和聊天机器人中处理大量重复性问题,让人工客服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更具战略性的任务上,例如与客户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这也是 AI 作为员工“助手”,而非“竞争对手”的典型案例。
此外,实时语音转录、个性化培训、工作安排优化以及智能推荐等 AI 工具,也在帮助客服人员更高效地开展工作,使他们的工作更有价值,并提升整体的职业满意度。最终,这不仅将改善员工体验,还将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
(图示:Salesforce 调查显示,85% 的 IT 负责人表示,AI 已提升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
趋势六
自集成应用将缓解 IT 瓶颈,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果企业想要充分挖掘应用生态的价值,集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 AI 来说,集成的意义更为突出,因为 AI 的能力取决于其可获取的数据质量。只有当数据足够准确、全面且与业务场景高度相关时,AI 才能输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
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 42% 的 IT 团队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引入 AI 或机器学习技术,但只有 28% 的应用程序实现了有效连接。事实上,数据集成被认为是 AI 落地的最大障碍之一,62% 的企业表示,它们尚未做好充分准备,无法高效整合数据系统并充分利用 AI 技术。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在 2025 年将越来越多地转向“自集成应用”,以打破数据与 AI 之间的壁垒,实现更顺畅的技术融合。
(图示:德勤预测,到 2025 年,60% 的新应用将采用模块化组件,自集成应用将成为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推手。)
自集成应用:让集成不再是难题
其实,自集成应用并非新概念。早在 2021 年,Gartner 就曾预测:“未来,应用程序将能够实现相对无缝的自我集成。”如今,这一愿景终于在 2025 年逐步变为现实。凯捷咨询的报告显示,70% 的银行正在采用自集成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体验并优化运营效率。
简而言之,自集成应用将彻底改变当前应用集成的“痛点”,帮助企业解决因定制化集成需求而导致的 IT 瓶颈。如今,开发人员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手动处理复杂的系统对接,而这严重拖慢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数据显示,目前仅 26% 的 IT 部门能够满足所有开发需求,而真正实现有效集成的应用程序仅占 29%。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集成应用将帮助开发人员更快速、更经济地完成系统集成,加速企业迈向 AI 驱动的自主化运营模式。
(图示:Salesforce 数据显示,只有 26% 的 IT 部门能够满足所有开发需求,而真正完成集成的应用仅占 29%。)
趋势七
超级应用与数字工作平台将助力混合办公模式下的生产力提升
未来的工作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企业若想保持竞争力和高效运营,必须为自己和员工配备适应新时代的数字化工具。
疫情加速了灵活办公模式的普及。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发达经济体中,最多有 25% 的员工可以每周在家远程办公 3-5 天,这一比例是疫情前的 4-5 倍。
随着远程和混合办公成为常态,员工对各种数字化工具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Gartner 的数据显示,40% 的数字化员工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超过平均水平(11 个)。与此同时,MuleSoft 的《连接性基准报告》指出,企业平均管理着多达 991 个应用程序。如果这些应用无法实现无缝集成,数据孤岛问题将导致成本上升、系统复杂度增加,最终影响生产效率。
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在2025 年将把目光投向“超级应用(Super Apps)”,以打破应用之间的壁垒,实现高效整合。
(图示: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将每天使用多个超级应用。)
超级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告别“应用疲劳”
超级应用是一种全新的可组合应用架构,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下提供多种核心功能,并与内部或外部的轻量级应用生态系统无缝对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添加或移除不同的功能模块,从而打造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体化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能够整合各种功能和数据源,还能让用户在任何设备上随时访问所需资源,真正实现办公的自由与灵活。
数字工作平台:办公入口的“全家桶”
除了超级应用,数字工作平台(Digital Work Hubs) 也正在成为企业的另一种重要选择。它们提供了一个集成的门户,员工可以在同一界面访问文件共享、视频会议、在线培训、团队聊天等核心办公工具,而且大多数功能都将配备 AI 技术,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最终目标,是通过这些平台帮助企业在混合办公和“移动优先”的新环境下,实现更高效的协作,提升员工体验,并确保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Gartner 数据显示,40% 的数字化员工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已超过平均水平。)
来源:行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