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价格能否“触底反弹”?

B站影视 2025-01-23 23:12 2

摘要:全球NAND闪存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跌,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厂商开始减产以平衡供求,进而稳定价格。美光率先宣布将减产,随后三星也被曝出将调整其韩国本土的NAND产量以及中国西安工厂的开工率,韩国另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也计划削减产量。后续预计还会有其他大厂

全球NAND闪存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跌,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厂商开始减产以平衡供求,进而稳定价格。美光率先宣布将减产,随后三星也被曝出将调整其韩国本土的NAND产量以及中国西安工厂的开工率,韩国另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也计划削减产量。后续预计还会有其他大厂跟进,消息人士透露铠侠预计也会减产。

本文引用地址:

· 美国存储芯片大厂美光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11月)总营收87.1亿美元,同比上升84.3%,符合市场预期。但从细分业务来看,美光的DRAM和NAND业务在环比层面却有明显分化,其中DRAM业务环比增长20%,而NAND业务却下滑了5%,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手机、汽车及工业等市场需求持续走低的影响。

预计2025财年第二季度NAND出货量仍将环比下降,并且影响下一季度业绩,美光高管确认在闪存市场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将其NAND晶圆启动率较此前水平下调10%并减慢制程节点转移。美光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Mark Murphy表示:“在NAND业务方面,我们正在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来降低资本支出并削减晶圆产量。”

· 三星决定在西安的NAND闪存工厂削减产量,平均月产量将从20万片晶圆降至17万片,减产幅度超过10%。这一举措被视为三星维护盈利能力和促进市场价格稳定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三星在韩国华城的12号和17号生产线也将进行产量调整,以进一步缩减整体产能规模。

回顾2023年初,三星在面对严峻市场环境时,已经采取过减产措施。西安第一工厂的12英寸晶圆月产量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12.5万块削减至次年第一季度的11万块,减幅约12%;西安第二工厂的产量也从每月14.5万块调整至13.5万块,减幅约7%。三星此次再次减产,展现了其在全球NAND闪存市场波动中的审慎态度和策略调整。

· SK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NAND闪存厂商,销售额仅次于三星,目前的NAND闪存产能为每月30万片晶圆,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削减10%(30000片晶圆)的产量。

· 铠侠原定于2024年10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此次IPO再次被推迟。尽管该公司在过去两个季度开始盈利,但NAND市场仍然不稳定。由于担心库存上升,以及为应对生成性AI浪潮而于2025年大规模生产第八代NAND设备,铠侠计划在第四季度(市场需求的过渡期)减少产量,以避免产能过剩问题。

在此前的上升周期时,NAND厂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增长,不断扩大产能,但此次的上升周期过于短暂,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厂商的部分NAND产能处于闲置或低利用率状态。

据TrendForce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发布的数据显示,通用NAND固定价格自2023年10月起连续五个月上涨后,在2024年3月增速减缓,维持平稳状态,而后从9月开始转为下跌趋势;2024年9月至11月,NAND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1.44%、29.18%和29.8%,显示面向存储卡和USB设备的通用型NAND闪存(128Gb 16Gx8 MLC)的固定价格在去年8月时为4.9美元,但此后逐月下跌至2.08美元 —— 跌幅已经超过50%,是继2015年8月统计以来的最低价格。

NAND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

2025年第一季度NAND市场将面临严峻挑战,供货商库存持续上升,订单需求下降,平均合约价预计环比将再下降10%-15%。获利能力进一步减弱,因此今年或许会有部分产品线从NAND转向DRAM,消费端NAND价格一直到2025年下半年才可能反弹回升。

NAND制造商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库存控制。由于该行业预期制造商将降价,库存成本上升可能会破坏定价策略并产生过剩供应压力。系统运营商和主要云服务商(CSP)预计价格会下降,导致对短期订单持谨慎态度,这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这对NAND制造商来说是不利的。

面对NAND市场持续走低的态势,不仅美光,三星、SK海力士、铠侠等头部厂商也都采取了减产措施,以阻止NAND价格的下跌趋势,NAND市场的“寒冬”仍在无限期拉长。但如果这些减产措施激发整个行业采取类似行动,NAND价格可能会回升。此前实施的减产措施,带动了整个供应链主动下单、价格上涨,使得上游企业认为限制产能可以平衡市场供需,从而鼓励下游客户提前备货。

中国台湾工商时报在报道指出,目前全球主要内存制造商的库存周转期已恢复到10-12周的正常范围。业界预计,如果削减产能无法增加出货量,可能会实施更严厉的措施来减少整体供应量。

企业大规模减产其实难度很大:一方面,生产线的关停与重启并非易事,涉及到高昂的成本、复杂的设备维护以及技术人员的调配。一旦减产过度,后续若市场回暖,产能恢复的时间差可能导致错失商机;另一方面,减产决策的协同性较差,各厂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难以达成完全一致的减产步调,有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供应波动频繁,价格体系混乱。

根据报道称,三星正在考虑将其P4 NAND生产线的一部分产能转换为DRAM。三星设备解决方案(DS)副总裁KimJae-joon表示,公司正下调通用DRAM与NAND存储产品的产量,以符合逐渐下滑的市场需求;SK海力士也有消息称,可能将清州M14、M15X和M16工厂的部分NAND产能转用于生产HBM;铠侠方面消息显示,由于担心未来库存上升,选择减少第四季度NAND产量,但同时为应对生成性AI浪潮需求,铠侠将于2025年大规模生产第八代NAND设备,并准备投产最先进存储产品。

PC、移动及消费产业出货量维持低迷,相比之下,随着人工智能(AI)相关半导体对高带宽存储(HBM)需求的推动,面向AI数据中心的企业级固态硬盘价格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所面临的供应过剩压力,AI驱动的大容量SSD需求成为了市场复苏的关键。目前,NAND闪存市场的竞争正在慢慢升温,加紧提升NAND产品的性能和容量。

NAND闪存市场新竞争

其实,自NAND闪存进入3D时代以来,芯片层数一直是各大NAND闪存芯片厂商竞争的焦点,堆栈层数越来越高。今年以来,随着存储原厂NAND制程相继迭代,200层以上NAND的供应增加,高密度NAND在市场应用中逐步取得进展:

· 三星236层V8 TLC NAND产能放量增长,同时290层V9 TLC/QLC NAND开始量产;

· SK海力士扩大238层NAND在企业级SSD的应用,并推出321层NAND Flash;

· 铠侠及西部数据推动218层BiSC8 NAND加速在OEM厂商的导入,采用BiSC8和CMOS键合技术生产的2Tb QLC NAND已开始送样;

· 美光量产276层G9 TLC NAND,并已在面向客户端OEM的SSD中采用。

三星宣布其半导体研究所成功完成突破性的400层NAND技术开发,且于11月将这项技术转移到平泽P1厂的量产线上,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另外,三星计划采用新型键合技术,在不同的晶圆上分别创建单元和外围设备,然后进行键合;这种方法将实现具有大存储容量和出色散热性能的“超高”NAND堆栈,非常适合用于AI数据中心的超高容量SSD。这款芯片被称为「Bonding Vertical NAND Flash,简称BV NAND」,其单位面积的位密度将提高1.6倍,三星的目标是到2030年开发超过1000层的NAND芯片。

需要注意的是,1000层NAND可没有那么好做。从理论上讲,堆叠1000层以上的NAND是可行的,但需要解决堆栈过程中的沉积和蚀刻问题。具体来看,在2D NAND的发展进程中,光刻技术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工艺,3D NAND则完全不同,存储单元以垂直堆叠的方式实现容量的增长。

除此之外,3D NAND工艺流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当属高纵深比要求的蚀刻工艺。在3D NAND结构中,必须通过蚀刻工艺从器件的顶层到底层蚀刻出微小的圆形孔道,将存储单元能够垂直联通起来。这也意味着倘若未来堆叠的层数超过1000层,芯片厂商或将需要面临越来越复杂、昂贵的工艺。存储产业需要找到新的解决方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存储介质,各大原厂同样深知这一点,目前也在积极投入研发当中,例如:FeRAM、MRAM、PCM、RRAM等。然而,哪种器件能够突出重围,成为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件,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和对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SSD在数据传输速度、耐用性和存储容量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QLC SSD以其高存储密度和优化服务器空间的能力,以及降低能耗和总体拥有成本的优势,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行业专家预测,随着视频和图像数据量的持续增长,TLC/QLC SSD将成为AI推理应用的主要选择。

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新报告显示,今年QLC NAND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比去年增长85%,其在整个NAND闪存市场的份额将从去年的12.9%增长到今年的20.7%,增长近8个百分点。到2027年,QLC NAND将占整个NAND市场的46.4%,在短短三年内份额有望增长超过一倍,接近目前以51%的份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TLC产品。

QLC技术允许每个单元存储4个比特(bit),而TLC为3个比特,MLC和SLC分别为2个和1个比特。这意味着与其他NAND类型相比,QLC NAND可大幅提高存储容量。因此,QLC NAND的特性非常符合大型科技公司的需求,与传统机械硬盘(HDD)相比,QLC NAND有着读取速度更快、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更高以及功耗更低的优势。尽管长期以来QLC NAND有着寿命较短、写入速度较慢的劣势,但数据中心逐渐转向读取密集型工作负载之后,这些缺点已被抵消。

NAND制造商也在迅速应对QLC NAND需求的激增。业界乐观地认为,“NAND的春天”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更猛烈。与去年基于人工智能需求的HBM增长一样,NAND市场也可能经历类似的长期市场形态。

目前,SSD、HDD之间的价格差距也在迅速缩小,单位容量价格差距从2015年的20倍减少至当前的约10倍。业界预计,SK海力士旗下的NAND子公司Solidigm预计将大大受益,截至2023年年底,Solidigm总产量的60%是QLC NAND,虽然美光的市场份额达40.1%,高于Solidigm的21.1%,但美光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用于AI服务器的高附加值QLC NAND供应很可能由Solidigm和三星主导,三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量产第九代280层QLC NAND,而SK海力士通过Solidigm推出了容量达60TB的QLC固态硬盘产品,并在2025年准备300TB产品,以最大程度满足AI导向的需求。

NAND技术的发展进度并没有减缓,各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设备升级,以提高存储密度、性能和降低成本。然而,市场低迷使得产品价格下降,厂商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进一步加大了成本压力,再加上NAND市场竞争激烈,三星、铠侠、西部数据等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采取降价等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市场整体利润水平降低。就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NAND存储芯片市场并未真正“复苏”,行业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去库存”,而迎来真正复苏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来源:新浪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