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校共生 以智赋能

B站影视 2024-11-27 08:00 2

摘要:今年8月,运城学院获批新增旅游管理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早在今年年初,副教授杨强主持的《明清以来河东盐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获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标志着该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记者 杨红义 杨 琳

今年8月,运城学院获批新增旅游管理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早在今年年初,副教授杨强主持的《明清以来河东盐商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获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标志着该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捷报频传,运城骄傲。旅游管理、盐商研究,标志着运城学院在提升办学层次和增强科研实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也是其扎根运城、发力文旅融合的成果见证。

城校共生,以智赋能。高校是地方人才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运城学院着眼“地方性”,致力“应用型”,始终坚持“城校共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聚焦一河一湖,服务三文三业”的发展战略。该学院文化旅游系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文旅产业发展需求,锚定乡村旅游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持续发力,不断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乡村旅游“提灯人”

驱车前往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残存的古城墙,古朴凝重;走进古城驿站,“虞国第一灶”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民歌对唱、东北二人转等表演精彩绝伦……置身此地此境,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几乎被人遗忘的“空壳村”。

“古城村位于中条山脊的张店镇,是典型的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空心化’严重,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在较低水平上徘徊。”运城学院文旅系副主任严磊说。

平陆是运城学院的定点帮扶县。2021年5月至今年8月,严磊曾在平陆县“墩苗”任副县长。其间,古城村作为他包联的行政村,由最初自发形成的“农家乐”不断升级改版,驶入文旅融合的快车道。

到任不久,严磊在实地考察后发现,古城村历史悠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一个常住人口不到1200人的小村,竟与虞国古城遗址、虞坂古盐道两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交集。此外,古城村还有以地窨院为代表的100处窑洞院落,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

“自2021年起,我们开始策划实施虞国古城遗址文化公园项目,经多方协调、争取到各级各类资金3000多万元。依托村里遗存的古虞国城墙,我们千方百计,邀请各路学者前来共同探究平陆厚重的历史文化;聚焦乡村振兴,大胆探索废旧老院有偿收回利用,盘活旧宅老院资源;以乡村庭院为基础,以村民家庭为灵魂,开发具有人情烟火味和乡愁味的乡宿产品;完善文旅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平陆民俗特色的‘黄河人家’,如古城驿站、沐岚小院、陶陶居民宿等。”严磊介绍。

挺膺担当,助力乡村旅游。时任副县长的严磊还立足张店镇风口村实际,借“风”做文章、兴产业,招商引资1亿元,参与建设“风口驿”和风口山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着力打造风口休闲旅游品牌,使这些新建项目成为张店镇及平陆县对外宣传推介的闪亮名片。

另外,围绕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等“五条绿色走廊”建设,该学院文旅系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制定市文旅部门《条山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地方标准,推动中条山沿线的民宿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已参与评定“条山驿”精品旅游客栈9家,为运城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保一线“生力军”

“听说运城是‘国宝第一市’,但大多是‘有说头没看头’,对不对?”

“嗯嗯,那都是过去式啦。现在的运城,正承接住《黑神话:悟空》泼天的流量,精心打造‘跟着悟空游运城’专题一日游、二日游、四日游等线路,一定让您不虚此行!另外,您还可以到盐湖区东湖早市,尝尝运城特色美食,那可真是烟火气满满……”

9月23日,山西运城第35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开幕。开幕式当天,负责接待河南安阳旅游团的运城学院文旅系2022级学生陈世杰,化身运城国宝“推荐官”,用简短干练的语言让外地游客对运城有了框架性的认知。

一年一度的关公文化旅游节,是关公文化传承与活化的主阵地,也是运城学院文旅系学子大展身手的“练兵场”。今年活动期间,该学院文旅系共选派110名志愿者加入其中。志愿者们被划分为多个小组,分别承担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维护现场秩序、保持环境整洁等职责,出色地发挥了文保一线“生力军”的责任担当。

文物是我国的精神宝藏,也是我国历史存在的关键性证明,文物的价值在于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探究。近年来,运城学院文旅系始终遵循“寻究、前进,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宗旨,号召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服务、影音记录等方式走进乡间地头、民俗村寨,持续拓展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朋友圈”,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中,让文物活得鲜明、活得生动、活入人心。

从学生到老师,从派遣志愿者到文物保护项目的建设,运城学院文旅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致力于让河东大地上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市举办期间,该学院文旅系选派讲解员、联络员近300人,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为全国各地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近年来,该学院文旅系还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撰写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部分文稿;从专业角度,对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导游词进行修订与校正;另外,还主动作为,制订虞坂古盐道文物本体修复方案,修建价值500万元的文化驿站,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产教融合“排头兵”

“盬,专指河东盐池,这个字是专门为运城盐湖创造的……”

11月16日,在河东池盐博物馆,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讲解员面带微笑正在为游客耐心讲解。他们朝气蓬勃的神态、自信从容的讲解,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志愿者,是运城学院文旅系的学生。从今年4月25日开始,每周六、日该学院文旅系均会安排16位学生加入河东池盐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团。大学生们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将博物馆的藏品与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展现给每一位游客。

“从入馆开始,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培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深入了解河东池盐博物馆的构成部分和七彩盐湖的发展历史,学习博物馆的基本知识,各类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一些讲解技巧等,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锤炼。”志愿团队负责人、运城学院文旅系2022级学生师瑞阳说。

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都是文化旅游产教融合的“排头兵”。从史前到当下、从盐的产出到盐文化的传承、从盐湖的利用到保护,他们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温润而富有感染力。游客被这些生动的讲解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活力满满、极具专业性的讲解,也吸引着更多年轻群体前来研学。

产教融合,为企业添“智”提“能”。河东池盐博物馆专职讲解员屈指可数,每逢周末该馆客流高峰期便无力应对,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到来,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截至目前,该学院文旅系已经有200多名学生在馆内进行了讲解,成为旅游企业运营的重要力量。

校企合作对企业和高校是一种双赢举措。近年来,运城学院文旅系持续推动引进来、走出去,先后与山西文旅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鹳雀楼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旅游管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同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联合成立永乐宫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此同时,还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计划和评价体系,将企业文化融入基地管理和人才培养,建立起方案共商、过程共管、质量共评的协同机制。

“今年7月至9月,学院文旅系2022级学生宋佳奇一行深入鹳雀楼景区,以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为视角拍摄多组镜头,之后又结合《黑神话:悟空》的经典元素不断打磨、改进,制作长达两分钟的短视频,一经上传发布便好评不断,这正是我们产教融合的生动诠释!”该学院文旅系党总支副书记罗静介绍。

校地联动,大有可为。“当前,文旅产业已成为加速经济转型、转换发展动能、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产业。运城学院将一如既往,牢牢扎根河东大地办大学,把旅游管理专业这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好,突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专业特色,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融通与政府、业界的协同力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持续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推动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运城学院党委书记薛耀文说。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