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开方抓药到方剂直饮,从熬药煎药到颗粒冲服……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现在的中药早有了更方便形式的同时,也已不再停留在治病这一个用途上。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保健、养生、化妆品等大健康项目中,中医药也正在不断拓展属于自己的市场,甚至开始走向国际。“转化后的中药产品可以带
从开方抓药到方剂直饮,从熬药煎药到颗粒冲服……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现在的中药早有了更方便形式的同时,也已不再停留在治病这一个用途上。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保健、养生、化妆品等大健康项目中,中医药也正在不断拓展属于自己的市场,甚至开始走向国际。“转化后的中药产品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就四川而言,中药研究成果转化出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处长、菌类药材研究所所长罗霞说。
提取中药成分加入化妆品
相关产品获国际市场认可
走进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菌类药材研究所菌类药材种质资源库,就能看见一排冷藏柜,装着菌丝的试管分门别类放置其中。灵芝、云芝、多孔菌、木耳、杂菌……每一个贴着标签的隔层里,都有着几十到上百个不等的试管。
取出试管、放入托盘,随着研究人员的步伐,菌种被放置实验台上。点燃酒精灯,将试管均匀预热,消毒过的细钩伸入其中,一个白色小点从一个试管转移到了另一个试管。罗霞告诉记者,完成这一步,菌类资源的接种过程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田间栽培菌类中药材,通过中医组方配伍,经由提取精制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功效研究、中试生产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制得的原料,最终将加入化妆品中,远销海外。“我们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合作,搭建了中药化妆品原料成果转化平台,先后在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开展推广活动。”
记者了解到,中药里的菌类药材因其丰富的活性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以灵芝为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具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等功效,现代药理学与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灵芝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罗霞及其团队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将包括灵芝在内的菌类药材中具有相应功效的成分提取出来,通过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大健康产品并进行成果转化。
“我们团队研发的这款中科退红止痒提取物,来自中医临床上的一个经验方,药方本身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就有着很好的疗效。”罗霞告诉记者,“从市场的反馈来看,不少国际友人对提取物的认可度非常高,我们已经与美国的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
中药材提取物远销海外
已出口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
实际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走向国际的中药产品不止退红止痒提取物一种。记者了解到,早在2023年,广州举行的中国国际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原料展览会上,中科安舒提取物(修红舒缓镇静)、中科退红止痒提取物(舒缓止痒修护)两款已走出四川,迈向国际的中药复方化妆品原料就已经亮相展会。而目前灵芝、天冬等大健康产品也正在被推介走向国际市场。
“据资料显示,四川的中药材及提取物已出口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办公室主任周州告诉记者,“追求健康美丽不分国界,川药、川方的自然、人文、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是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走出国门最重要的原因,同时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交流增加同样助推着中药成果转化成功出海。”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四川多个《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国际贸易打通了制度壁垒。同时,四川拥有29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在土耳其、摩洛哥、卡塔尔等10余个国家开展了中医药文化交流和推介,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8个,海外远程医疗站9个……这些交流站点都在让更多人了解中药文化,也让更多人认可中药研究成果转化。“产品远销海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周州表示,“国外的企业和民众首先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医药,才有可能认可相关的成果转化。”
缺少人才与国际竞争力
中医药成果转化顺畅出海还差什么?
随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国内外中医药市场推广行动不断深入,中医药在国内外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但谈及中医药成果转化的未来,罗霞却表示,就现状而言,四川中医药成果转化“走出去”算不上“顺畅”。与沿海地区相比,四川中医药企业体量还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拳头产品,同时,既懂中医药又懂外语、国际贸易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走出去”的阻碍。
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主席徐宏喜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也坦言,尽管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世界上也确实有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关注并研究中医药。然而,目前中国仍缺乏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成果的专业人才,缺少中药产品在欧美国家作为治疗药物注册成功的例子。“中药想要成为国际药物,还需要政府、学界和企业一起努力合作,在产品的质量一致性、CMC、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确认。”
是否可以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力度支持中医药国际化项目和海外中心建设,支持中医药科研和产业项目,推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联合实验室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或者,又是否可以加大力度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平台,提升标准制定的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线研发人员,这些都是罗霞曾经设想过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加大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实施中医药英才海外培养合作项目,建立国际化人才库。”罗霞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晨迪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刘春春 图受访单位提供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