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985高校取消GPA,大学内卷要终结了?

B站影视 2025-01-23 14:21 2

摘要:大学开始“反内卷”了。近来,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高校纷纷宣布全面改革现有学业评价体系,调整或放弃GPA(平均绩点)排名的做法,旨在缓解“绩点内卷”,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让学生可以将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创新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上,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开始“反内卷”了。近来,北大、清华、复旦等知名高校纷纷宣布全面改革现有学业评价体系,调整或放弃GPA(平均绩点)排名的做法,旨在缓解“绩点内卷”,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让学生可以将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创新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上,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GPA改革,究其本意,当然是为了破除“唯绩点论”,但之所以在此时试点推行,想必也是为了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因为这份纲要明确提出要“减少日常测试频次”,把学生从频繁考试中解放出来。既然如此,那高校也不例外,难道不得有所行动吗?

《二十不惑》剧照

对那些苦于“唯绩点论”困局的师生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一位高校老师直言不讳地嘲讽:“绩点很高,那又怎样?都读大学了,仍然不会自己提问题,只会刷题,连知识点都没掌握好,还天天叫苦,这肯定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学生太卷并且卷得没意义。”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国内名校的学霸,本科四年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拿绩点、刷简历,为去海外深造做准备。她的简历确实很漂亮,但最后去美国大学面试时,却接连碰壁,因为面试官发现她成绩虽好,但太功利,并没有真正的学术热情,是走不远的。多年来都照着这个目标在走,突然之间遭此打击,她整个生活都失去方向了。

不同学科的大学老师都跟我感叹“学霸没意思”,原因就在于这些好学生虽然很绩点很高,但缺乏自己的创见,也很难感受到他们对探究学术问题本身的乐趣与热情。反倒是一些成绩不算多么拔尖的学生,是真心喜欢钻研,而不只是想着拿分,然而这些学生如果只看绩点却很难胜出。就此而言,“唯绩点论”对这些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卷绩点的结果势必就是逆淘汰掉一批创造力强的。

《天才枪手》剧照

大学老师支持这一改革当然可以理解,毕竟他们都想招到更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然而讽刺的是,学生们之所以卷绩点,恰恰主要是为了保研——如果不看绩点,那又看什么?缺乏精确量化的成绩,那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老师到底选谁?难道就凭感觉吗?这会不会滋生不公平和黑箱操作?

也是从这样的现实考虑出发,尽管复旦的成绩考评多年来一直是分ABCD档,没有分数,有一小部分课程只区分及格不及格,但评奖学金的话还是会折算一个绩点,否则难以衡量,又怎么排名?更不用说GPA是申请美国留学的必备材料之一,毕竟这玩意儿原本就是从美国传入的,问题是美国大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更多元,除了绩点之外还有运动、社交,但国内的大学生就基本只卷GPA。

也因此,不乏有人觉得“GPA改革”没什么意义,从一个极端一刀切倒向了另一个极端。更何况,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卷吗?国内教育体系,真正卷的是基础教育,因为应试教育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一旦考上,很多人完全放飞,甚至可以一学期不去上课。虽然现在是比十几二十年前竞争激烈了一些,但跟美国名校大学生相比,其实差远了——就算是复旦,有几门本科生课程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又有几门课阅读材料学生要熬夜读的?

《风雨哈佛路》剧照

国内不像欧美大学那样“宽进严出”,尤其是名牌大学,本科生的淘汰率很低,如果只是想混张文凭毕业,不想奖学金、保研、留学,那都没什么必要卷。至于那些二本、三本院校,就更不松松垮垮了,有一位就读于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就曾向我吐槽:“我的同学们看起来都没什么活力,好奇心弱、探索欲低,课堂非常死寂可怕,大家都只想平安混到毕业,像我这样还想折腾的都是异类。”

问题是,老师其实也没多大动力去提升学生的成绩。现在的高校里,对老师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其学术研究,发了多少论文,而不是日常教学水平,加上课堂上“稍微有一点创新就好了”,到学生那里,就理解成“照抄师兄师姐的,稍微改动一下就行了”。

《力争上游》剧照

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感叹:“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现状是,本科生,哪怕一个班上有一半人期末不及格,老师的薪酬丝毫不受影响,学不学随你。所以,很多老师确实是得过且过只求安全,学校里上课广受好评的老师会非常少,因为,学生没有动力听课,老师也没有动力好好筹备。期末考试后,校领导只看数据,你们这个专业及格率是多少,A率是多少,因而到学期末,有些科目改卷标准会无下限,反正高抬贵手,考生容易拿高分,老师的KPI也混过去,皆大欢喜。”

就此而言,现在大学教育真正的困境是这样一个两难:如果论绩点,那么可能就是许多人在混分数,另一部分学生则为了保研、留学而拼命卷绩点;但如果不看绩点,那且不说有时难以量化评估,一些学生可能会愈发放飞自我——他们多出来的时间精力,不见得会用在创新实践和“自由探索”上面。

《天才基本法》剧照

公平地说,陷入这样的怪圈,大学也无能为力,毕竟学生们从小就习惯了考试的指挥棒,所有学习、生活都围绕着这唯一的重心展开,现在说这不重要了,给你自由,那骤然间还真不习惯怎么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面对这种迷茫,学生们更需要的甚至都不是“反内卷”,而是心理辅导——都说“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那你告诉我,在旷野上大致应该朝哪个方向走?

那些好学生的解决办法是围绕着自己的兴趣点积极探索,变被动接受灌输为主动向老师求教,说实话,老师很难拒绝学生向自己求教,即便老师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分配给你,你可以主动争取啊。然而,道理虽然都懂,但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驯顺和被动,既缺乏主动性,甚至也很少看到好奇心。

《美丽心灵》剧照

长久以来,中国教育深受科举传统的影响,培养孩子读书与其说是为了学习知识本身,倒不如说是为了获得名次,最终实现阶层向上流动,改变命运。这诚然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但它可以培养出驯服的劳动力,却不见得有利于科技创新,因为那恰恰缺乏一种对知识本身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如果要真正“反内卷”,那最好也最根本性的办法,建立并完善一套机制,确保那些创新人才可以胜出。

应该承认,这种心态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多元化的创新尝试在哪里都不容易。研究型大学18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后,在很长时间里也影响力有限,现有的学院依照新模式改革的速度参差不齐,有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放弃旧有的模式。我们很难指望国内的大学教育立刻“旧貌换新颜”,但至少方向是对的:大学原本就该回归“自由探索知识”的大学精神。

这种创造力和对知识的好奇心,当然不是进了大学才培养的,那原本就应该是连续一贯的——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创新教育难道不是吗?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