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触到一个特应性皮炎有点严重的女孩子,她说身上很多地方都有皮损以及色素沉着。最近她认识一个很有感觉的男生,但因为身上疤痕的问题,一直不敢坦然面对,甚至觉得自己这一生都会背着这个包袱,永远无法幸福。
接触到一个特应性皮炎有点严重的女孩子,她说身上很多地方都有皮损以及色素沉着。最近她认识一个很有感觉的男生,但因为身上疤痕的问题,一直不敢坦然面对,甚至觉得自己这一生都会背着这个包袱,永远无法幸福。
其实,我觉得不要那么悲观,因为新技术不断出现,可能会让特应性皮炎的难题也被攻克。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应对自身免疫疾病?
01,嵌合免疫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就拿过去的2024年为例,如果你关注过科技进展,也会发现新技术的加速应用。
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科技是什么?不同领域的人各有关注重点。有趣的是,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的年度十大科学科技上,同一个科学问题上观点一致,即利用嵌合免疫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1,2】。自身免疫类疾病常伴有数病并存的表现,生物制剂新疗法的出现为这类复杂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Nature和Science的十大都给了嵌合免疫细胞治疗目前,国内也涌现了很多创新药企,开发了各种针对自身免疫病发病因子的药物,比如针对IL-4的——司普奇拜单抗(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对IL-1的——利纳西普(用于治疗:青少年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征);和针对IL-17的——赛立奇单抗(用于治疗:银屑病)等等。
而这次Nature和Science十大都给了嵌合免疫疗法用于自身免疫疾病,那对于特应性皮炎这种自身免疫疾病,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可能。
02,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的“自我攻击”
曾在《武林外传》中,秀才和姬无命的精彩辩论,让姬无命得出“我杀我自己”的悖论,此后“我X我自己”成为经典梗在很多弹幕、聊天里中广泛传播。而自身免疫病,正是现实中的“我X我自己”。人体的免疫系统本是强大的守护者。既能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又能清理自身有害的病变,如炎症、变异细胞等。然而,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却 “敌我不分”,将攻击矛头指向自身。
在众多自身免疫相关病症中,2 型炎症疾病较为常见且复杂,涵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等多种疾病。下面以发展相对成熟、逻辑链较为清晰的特应性皮炎为例,看看科学家和医生如何破解自身免疫难题。
03,什么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与其他皮炎不一样,它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因为机体的免疫细胞对皮肤屏障受损产生持续性异常应答,引发难以治愈的皮炎症状。不仅如此,特应性皮炎还常引发鼻炎、哮喘等疾病,可谓 “一病变多病”,因此,探寻有效的应对方法迫在眉睫。
那如何应对自身免疫病——特应性皮炎?下面就来和大家聊聊。
04,简单粗暴的方法——压制免疫
首先,简单粗暴的开端:压制免疫,由于大量人群饱受特应性皮炎困扰,相关应对研究很早就已展开。研究人员发现特应性皮炎与免疫关系密切,于是临床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直接的方法:压制免疫。毕竟免疫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压制免疫,确实能减轻皮炎症状。但很快,问题接踵而至。
人体免疫是全方位保障机体健康的,当整体免疫被压制,各种问题纷纷显现。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急性肾损伤、肝中毒、发热等免疫抑制剂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率升高【3】。同时,癌症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这不难理解,因为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是免疫的重要功能之一,免疫被压制后,对肿瘤的监管能力减弱,癌症发生风险自然增加。
05,相对精准的突破:JAKi免疫抑制剂
面对广泛免疫抑制剂的问题,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的探究发现,JAK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占据重要位置地位。作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JAK能与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s)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免疫信号网络,而JAK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JAK的活性,阻断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调节免疫反应,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很快,一系列针对JAK的抑制剂被开发出来,比如口服型JAK抑制剂乌帕替尼(Upadacitinib)、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外用型JAK抑制剂迪高替尼(Delgocitinib)和 芦可替尼(Ruxolitinib)等,极大丰富了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手段。
然而,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新问题逐渐暴露。一方面,JAK涉及多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JAK,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当细胞内JAK1抑制剂浓度升高时,JAK1抑制剂会选择性丧失,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因此,我们仍需要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06,更精准的进阶:单抗药物
如何实现更精准的治疗?随着对特应性皮炎研究的深入,发现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为特应性皮炎涉及多个基因,难以通过针对单个基因解决问题,而广谱性治疗又会重蹈覆辙。那么,能否找到一种同时应对多个基因的方法呢?这就需要借助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的空间构象上不同部位有对应的结合位点,利用这一特性可让蛋白质发挥多重功能。
在应对特应性皮炎及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等2 型炎症疾病时,科学家将目光投向JAK之外的IL家族,寻找能结合多个IL的蛋白质抗体就成为了关键。事实上,这个想法难度极大,以司普奇拜单抗的研发为例,从百亿级抗体库中筛选,绝大多数抗体皆无法结合多个位点,或存在结合稳定性等问题。
经过多重筛选,最后才获得了500个具有较大潜力的高结合抗体,再根据空间构象进一步筛选,最终才得到了稳定性及免疫原性良好的司普奇拜单抗。从蛋白质结构来看,司普奇拜单抗在结合蛋白质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优势,它可同时结合IL-4Rα,IL-13 Rα1和IL-13。而这些白介素因子正是特应性皮炎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临床研究表明,司普奇拜单抗能更好地应对特应性皮炎,EASI-75应答率高达92.5%。它还能有效改善特应性皮炎的瘙痒症状,起效相对迅速。据医生反馈,部分患者用药1日即可感到瘙痒改善,随后皮疹逐渐消退,整体改善速度在同类药物中领先。
临床数据也显示,司普奇拜单抗对头颈部、躯干部、四肢部位均有改善作用。尤其是以往生物制剂皮损消退效果不佳的头颈部,司普奇拜单抗也能取得较好的改善效果。
由于司普奇拜单抗更精准地针对特应性皮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广泛免疫抑制剂的诸多问题。同时,它在其他免疫相关疾病中也展现出了应用前景,比如最新获批的慢性鼻窦炎伴息肉适应症。
07,未来可期:CAR-T疗法
如今,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新一代免疫疗法——CAR-T疗法正在兴起。CAR-T即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的缩写,中文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从名称可知,它是通过对免疫T细胞的改造,使其具备更强的细胞识别能力。而免疫细胞失灵恰恰是各类免疫疾病的根源,特应性皮炎也不例外。在其发病过程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以在各个层面参与皮肤的免疫反应【5】。
传统上,我们难以直接操纵T细胞,但近年来CAR-T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能。或许在未来,我们将可以看到CAR-T技术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更多应用。
最后,我觉得,2024年的Nature和Science十大都给了嵌合免疫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这种极其疑难的疾病,本身意味着这种技术在快速突破,所以特应性皮炎的解决并不遥远,因此不要悲观!
1 NATURE’S 10 Ten people who helped shape science in 2024.Nature | Vol 636 | 19/26 December 2024 | 543
2 SCIENCE 2024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Science Volume 386, Issue 6727: 2024 Dec 2024
3 Armstrong, April W., et al. "Real-world utilization patterns of systemic immunosuppressants among US adult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PLoS One 14.1 (2019): e0210517.
4 Weidinger, Stephan. "Atopic dermatitis. Nature Reviews (2018) 4: 1."
5 Carlier, Tina De Bruyn, et al. "Autoreactive T cells and their role in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120 (2021): 102634.
#新知漫谈#
来源:阿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