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突破3100亿港元,泡泡玛特会成为下一个茅台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6-05 03:25 6

摘要:截至2025年6月4日,港股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报246港元,总市值突破3100亿港元(约3303.6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市值规模虽仅为贵州茅台(市值约1.9万亿元人民币)的17%,但其两年内股价暴涨超20倍的“神话”已引发热议:潮玩巨头能

截至2025年6月4日,港股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报246港元,总市值突破3100亿港元(约3303.6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市值规模虽仅为贵州茅台(市值约1.9万亿元人民币)的17%,但其两年内股价暴涨超20倍的“神话”已引发热议:潮玩巨头能否复制茅台的成功路径,成为新时代的“奢侈品标杆”?

泡泡玛特的崛起,始于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洞察。通过“盲盒+IP”模式,它将潮玩从单纯的商品升级为社交货币和情感寄托:

成瘾性机制:隐藏款抽取概率低至1/144,复购率近50%,用户为集齐系列反复消费;

IP矩阵迭代:2024年四大头部IP(Labubu、Molly等)营收均超10亿元,Labubu系列更以30.4亿元收入成为现象级爆款,带动海外市场收入激增375%;

全球化布局:海外门店达130家,北美市场单店效率超国内,泰国消费者甚至凌晨排队抢购联名款,海外收入占比升至38.9%。

这种模式下,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净利润34亿元,毛利率达66.8%,逼近茅台的91.5%。其产品溢价甚至超越传统奢侈品——Labubu联名款在二手市场溢价26倍超过爱马仕单品

尽管和茅台相比,产品形态迥异,两者底层逻辑存在相似性:

成瘾性消费:茅台依赖社交场景和品牌信仰,泡泡玛特则通过盲盒机制和IP情感联结触发重复购买;

稀缺性溢价:茅台受限于产能和窖藏时间,泡泡玛特通过限量发售和IP独特性制造稀缺;

资本高估值:茅台市盈率21倍(A股),泡泡玛特则高达97倍(港股),反映市场对其全球化潜力的乐观预期。

然而,两者核心壁垒存在显著差异

茅台:历史底蕴+不可复制的酿造环境构成绝对护城河,出厂价与市场价价差稳定,现金流充沛;

泡泡玛特:依赖持续打造爆款IP的能力,Labubu等IP生命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品控问题(如掉漆投诉)可能影响品牌溢价。

从财务稳定性看,茅台2024年净利润增速12%,而泡泡玛特达189%,但后者高增长依赖海外扩张和新品迭代,抗风险能力尚未经历长期验证。

尽管摩根大通、建银国际等机构给出256-272港元的目标价(对应50倍市盈率),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估值泡沫:当前动态市盈率97倍,远超全球玩具行业均值,高管减持超38亿港元释放套现信号;

IP迭代压力:老IP Molly增速放缓至27%,若Labubu热度退潮,业绩可能大幅波动;

文化壁垒:欧美市场对潮玩接受度低于东南亚,需应对乐高、万代等巨头的竞争。

短期内,泡泡玛特难以复制茅台“供不应求+长期提价”的商业模式,但其IP工业化生产能力(从设计到量产仅90天)和全球化渗透空间(海外收入占比目标超50%)具备独特优势。若能持续推出爆款、强化品控并深化海外本土化运营,或有望从“潮玩黑马”升级为全球文化消费符号。

正如投资者所言:“茅台是70后社交的硬通货,泡泡玛特是95后孤独经济的安慰剂。” 两者代表不同时代的消费信仰,而资本市场最终考验的,是企业能否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为不构成投资建议,需关注本身IP迭代及海外政策变化。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