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以低价和海量商品迅速扩张,如今在新加坡设立了一个新的运营实体,用以管理其澳大利亚市场业务。这一举动引发外界担忧:该公司是否可能利用这一结构来规避商品和服务税(GST)。
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以低价和海量商品迅速扩张,如今在新加坡设立了一个新的运营实体,用以管理其澳大利亚市场业务。这一举动引发外界担忧:该公司是否可能利用这一结构来规避商品和服务税(GST)。
Shein表示,这家新实体名为Wonderflow Support,将为公司更广泛的业务提供支持。Shein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购物应用之一,因其受Z世代青睐而迅速增长。
这家中国拥有的快时尚品牌是全球最大的时尚零售商之一。Shein主要依靠中国的第三方供应商为其平台生产服装,并能迅速调整以迎合最新潮流趋势。
作为内部重组的一部分,Shein表示,自4月30日起,其澳大利亚网站和App已由Wonderflow接管。公司称该实体是“这一新市场的唯一运营方,负责第三方卖家及相关交易”。
这家总部现位于新加坡的快速增长公司正寻求上市。此前,Shein曾计划在伦敦上市,但因未获中国监管批准而放弃;其在纽约的上市计划也已被搁置。目前,公司正考虑在香港挂牌,同时面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
特朗普政府还取消了所谓的“低值商品豁免条款”(de minimis rule),该条款原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收进口税进入美国。
在澳大利亚,价值低于1000澳元的商品通常不会被征收关税。但包括Shein和另一中国电商巨头Temu在内的海外平台,必须在澳洲税务局(ATO)注册,并向澳洲消费者征收并缴纳GST。
Shein在广东的物流中心卡车正在作业。该公司在澳洲市场增长迅猛。
Shein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确实在缴纳GST,但拒绝回应为何设立新加坡实体,以及为何部分发票上未显示GST的相关问题。
“Shein遵守我们运营市场的所有法律和法规,包括澳大利亚的规定。Shein按要求缴纳包括GST在内的相关税费,”该发言人表示。
前普华永道和德勤税务合伙人、现任新南威尔士大学兼职教授的Kevin O’Rourke指出,对于一些海外企业未缴纳GST的现象,确实存在担忧。但他也表示,一些企业选择设立新加坡实体,可能出于与税务无关的其他原因。
“我们知道,一些海外商家确实没有缴纳GST,这确实令人沮丧。但相比过去,我们每年从低价商品上已经多收了近10亿澳元的税。这方面,税务局能力有限,”他说。
“如果商家没有GST注册信息,且在发票等文档上不显示GST,那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Shein和Temu在澳洲的迅猛扩张,改变了消费者对价格和商品种类的预期。在短短五年内,这两家平台已创造了数十亿澳元的销售额,对澳洲本土巨头如Myer和Wesfarmers造成冲击。Wesfarmers已关闭其经营多年的线上平台Catch,原因是持续亏损。
根据澳洲商业注册记录,Shein Australia已注册征收GST,而Wonderflow Support尚未显示注册信息,但它可能采用的是针对海外实体的特殊注册方式。
澳洲时尚委员会(Australian Fashion Council)首席执行官Jaana Quaintance-James表示,Shein和Temu的崛起引发了对税收问题和定价策略的诸多讨论。
“我们一直在呼吁政府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调查,特别是在税务及低值商品门槛的利用方面。同时也包括可持续性、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她说。
“这是对澳大利亚本地企业的一种挑战——这些企业雇佣本地员工,并为良好的劳动条件做出投入。”
与Shein在新加坡设点不同,Temu(母公司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控股)正加大力度,吸引更多澳洲卖家进驻其平台。该公司最近在澳洲开展了卖家招募活动,宣称可提供“亿级流量,助力品牌曝光”。
Temu发言人表示,自3月起平台已向澳洲卖家开放,目前仍采取邀请制。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增的澳洲卖家意味着平台上将有更多来自本地的商品选择;而对商家而言,这为他们提供了低成本、高曝光度的销售渠道,开拓新客户群体。”
“超过50%的新卖家在入驻Temu后20天内即实现首单成交,帮助本地企业快速接触新机会并与消费者建立连接。”
来源:澳洲商业观察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