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大夫创始人王航对此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夫在线将携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的创新”。
引言:成功收购好大夫的背后,可能是支付宝的护城河变浅了
近日,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并于2025好大夫峰会上携手亮相。
好大夫创始人王航对此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夫在线将携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的创新”。
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表示,“支付宝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也已经有10年,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简单是蚂蚁愿景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好大夫而言,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支付宝来讲,补齐了支付宝医疗服务网络的功能。
如今支付宝的功能可以说越来越多,覆盖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支付宝而言,大量的增加功能为支付宝带来了什么?
支付宝化身为万能宝的背后,隐藏着流量焦虑
现在打开支付宝页面,向上拉是大模型,中间是理财区和视频区,功能区可以从点外卖跨度到看病就医。
如今的支付宝,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不像是一个纯粹的功能软件,又不像是一个内容平台。
可以说,支付宝从支付软件转变为万能软件,改名叫“万能宝”或许更合适。
其实,支付宝万能的背后,也隐藏着支付宝的焦虑。
互联网企业盈利的核心就是平台利用流量变现,而流量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流量与内容创造性流量。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多家内容创作软件的强势发展,也宣告了功能性流量暂时难敌内容创造型流量。
比如最近TIKTOK难民大规模涌入小红书,这可能为小红书带来泼天的财富。
而且这些内容平台逐步开发自己的功能性,开始争夺功能性流量,微信支付不用多说,像抖音,通过利用直播带货,来发展自己的抖音支付,并且凭借自己庞大的流量,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布局。
支付宝作为阿里的核心业务,一直以功能性占据着用户心智,也自然要应对这些内容创造软件的冲击。
一方面支付宝秉持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也开展内容创造业务,比如视频专区的开设,其中还包括微剧栏目,希望用户能在支付宝里停留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拓展更多功能,想要通过低频业务组合获取整体高频次流量,此次收购好大夫在线就是例子。
在线医疗这几年,大多死的死,伤的伤,活得滋润的,存活的也干的竟是些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京东健康们走的是电商模式,平安好医生,今年靠着压缩费用勉强做到了盈利,而且客户来源主要是靠母公司平安集团提供,战略重心从C端转移到了B端。
在互联网江湖看来,对于支付宝来讲,看中的或许就是这个鸡肋属性。在线医疗问诊的服务属性,巨头们大都战略重心转移了,但是,这个服务又带有足够的紧迫性,以及不可或缺性,折腾不起来大风浪,但是又能体现出平台的差异化优势。
支付宝缺的就是这种差异化优势。现在的支付宝,俨然走的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破局路线,通过将各种低频消费组合到一起,硬生生拼凑出一个高频消费服务,在线问诊、缴电费、社保、查快递、就业、租房等等……
支付宝如此做会帮助其挽回当年独占鳌头的局面吗?
互联网江湖认为,无论是做内容化,还是不断添加新的功能,只是缓兵之计。
客观讲,支付宝的内容化其实是一种有限度的内容化,视频入口的层级其实不高,支付宝的第一功能仍然是交易、第二功能是延伸出来的服务,最后才是内容。
换句话来说,支付宝再怎么“内容化”,也不是在“烹饪主菜”,甚至连配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个饭后甜点。但对于品牌商家来说,不换“主菜”,只是加一道甜点是吃不饱的。
到最后,或许支付宝内容化只是一个看起来很好的故事,商业化的意义也许没有那么大。
从用户角度讲,支付宝不断加码这些功能,的确会让更多用户低频次使用支付宝,把“服务化”标签贴在自己身上,改变用户对支付宝的“工具”认知。
但面临的问题仍与线上支付问题相似,那就是你能做出本地生活服务,其他内容软件也能够凭借其高频次流量做出来。
除了抖音、微信有生活服务以外,如今小红书也开始迅速布局本地生活,已经开始推出城市开放、团购支持等多项新工具来发展本地生活服务,信号已经很明显,下一步可能就是进一步拓展相关生活服务,如生活缴费之类的。
也就是说,内容型软件只要流量足够大,就能轻易地推出生活服务工具,而支付宝做内容却有挑战。
可以说,支付宝的护城河水位开始下降,处于易攻难守的高地,如今支付宝最深的护城河其实是整个阿里生态和常年积累的用户心智。
不过,去年透露的信号也预示着护城河也有决堤的风险。
在去年9月份,淘宝开始接受微信支付,这对支付宝的影响不言而喻。
线上支付不断被抢占,支付宝想要通过稳住线下支付来挽回线上支付被蚕食的趋势,在去年支付宝推出了“碰一下”功能,想要通过更便捷的支付,换取更高频次打开支付宝的流量。
蚂蚁集团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韩歆毅认为,碰一下兼具新体验、新商业、新科技三大优势……;
支付宝副总裁李佳佳认为,“碰一下具备天然的年轻代体验,是商家链接未来二十年商机的最佳入口”。
但互联网江湖认为,这只能起到巩固用户线下支付”心智作用,争取一些线下支付的优势,并不会掀起惊涛骇浪。
如果真能改变大量用户的线下支付习惯,微信再COPY一个“碰一下”,也能轻松应对。
面对金融问题,支付宝还是长点儿心吧
随着支付宝各种功能的增加,服务化标签越来越与支付宝契合,但其实支付宝一直是个金融工具。
支付宝从被创立起,就是为了服务阿里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一直属于金融范畴,只是近年来,功能性增强淡化了支付宝的金融属性。
其母公司为了符合监管要求,将蚂蚁金服改名为蚂蚁科技,也有意地从强调金融属性转为科技属性。
但支付宝的金融属性并没有变,监管部门也一直对其加强监管。
不过据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如今的支付宝可能也存在着金融相关问题。
编辑
编辑
在黑猫投诉上搜索支付宝,477917条搜索结果,其中最近的大部分是投诉支付宝自动扣款和暴力催收的问题。
当然,黑猫投诉平台是第三方平台,多为匿名投诉,所投诉内容真实性有待商榷。
不过,支付宝曾存在过金融问题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2023年7月份,支付宝就曾因为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等7项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罚没了30.6亿元。
另外,2024年11月11日,因系统消息出现金融技术故障问题,导致一些用户直接受到影响,出现重复扣款、余额宝无法赎回等现象。
并且这好像还不是个偶然,同年,一位微博实名认证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专业、主任医师的张晓东大夫发文称,仅仅点击了一个“XX保险”的植入广告,就被支付宝免密支付了282元。“全程没有完成身份证明、签名和人脸识别等,在没有我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就为我下了保单。”
此消息一出,关于支付宝的安全可靠性,顿时引发了诸多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
据投诉平台来看,大多投诉用户是因为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业务引起的。
但关于暴力催收问题,由于无法了解到更多信息,很难进行判断。
但是如此多的相关投诉,这是否反映了支付宝的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着规模化逾期问题?
比如借呗,相比银行借贷,门槛低、利率高、无抵押物,这很可能会吸引一些贪图便宜的人利用借呗;一些家庭困难的,也可能由于信用问题,在银行难以借贷,而选择借呗。
对于这些无法获取具体信息的人而选择借贷,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不明智的方式。
但对于这些逾期无法还款的人,不管最后是否使用了暴力催收的方式,支付宝的企业形象最终都会遭到损害。
如果提高门槛,互联网信贷产品或许优势变小,但门槛太低,会产生许多不可控的风险。
这点支付宝应该如何做呢?
互联网企业的优越性就是在与供需匹配,而发展互联网信贷产品更需要精确的信息匹配,互联网无法准确筛选出准确的信用信息,但AI或许可以。
支付宝如今在推广大模型支小宝,其实可以学习银行,把大模型运用在信贷产品上,来精准识别贷款人的风险,科学甄别个人信用度,实现“AI+互联网信贷”。
来源:银箭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