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发明五石散,悬壶救世,为何药王孙思邈却要坚决反对?

B站影视 2025-01-21 18:11 3

摘要:东汉末年,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不止,瘟疫横行,其中尤以伤寒最为肆虐。染上伤寒者,高热不退,腹泻不止,往往药石罔效,生命垂危。

张仲景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不止,瘟疫横行,其中尤以伤寒最为肆虐。染上伤寒者,高热不退,腹泻不止,往往药石罔效,生命垂危。

乱世之中,一位医者挺身而出,他便是医圣张仲景。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张仲景潜心钻研医术,博采众方,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石。

在这部医学巨著中,张仲景记录了两个方剂:侯氏黑散和紫石寒石散,它们便是五石散的前身。

张仲景创制此方,旨在应对当时肆虐的伤寒,尤其针对伤寒引起的痢疾和腹泻症状。在医疗条件匮乏的年代,五石散的出现无疑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重症伤寒患者服用后,往往能迅速缓解病情,恢复元气,可谓是乱世中的一剂救世良方。

到了三国时期,五石散有了更多的用处。

当时魏国名士何晏,以容貌俊美闻名于世,对自身形象有着近乎病态的追求。他追求极致美颜的执念,竟无意间开启了五石散滥用的先河。

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晏染上了风寒。因担心药物影响容貌,他拒绝服药,导致病情加重,几近丧命。无奈之下,家人请来郎中,郎中开出了五石散的方子。

何晏服药后,药力迅速发作,大汗淋漓,风寒也随之痊愈。更令他惊喜的是,汗后擦拭面部,肌肤竟变得更加光滑细腻,容光焕发。

这次意外的“收获”,让何晏发现了五石散的美容功效,并欣喜若狂地将其视为珍宝。

最初出于虚荣心的炫耀,何晏将五石散的“美容秘方”公之于众。很快,五石散的“神奇功效”传遍上层社会,追求美丽的贵族和文人雅士纷纷效仿。

五石散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们争相服用,以求容颜永驻,青春常在。

更有人发现,五石散还能带来其他“令人愉悦”的感受,例如:服用后身体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舒适;精神亢奋,思维活跃,仿佛进入一种飘飘欲仙的境界。

一些纵情声色的权贵,更是将其视为补肾壮阳的良药。

五石散的风靡程度与日俱增,从权贵阶层蔓延至普通百姓,甚至连魏晋皇帝也对此深信不疑,将其视为神药,赏赐臣下,赦免罪人。

五石散不再仅仅是治病的良药,而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人们沉迷于它带来的虚幻的美好,却忽视了潜藏的巨大危险。

何晏本人长期服用五石散,虽然使得他容貌虽然一时靓丽,但身体却日渐衰弱,精神萎靡,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因神志不清,判断失误,惨遭灭门。

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引晋皇甫谧曰:“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必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辍,余亦豫焉。”

何晏的悲剧,只是五石散滥用的一个缩影。

北魏道武帝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却也未能逃脱五石散的魔爪。

他并非贪图美貌,而是听信了五石散可以延年益寿、甚至羽化成仙的传言。

然而,事与愿违,长期服用五石散,非但没有让他长生不老,反而导致他性情大变,猜忌多疑,暴虐无度。最终,拓跋珪众叛亲离,惨死于亲生儿子之手。

那么五石散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副作用呢?这还是和五石散的成分有关。

五石散由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硫磺五种矿石组成,其中钟乳石可以温肺壮阳,紫石英可以降血压镇心神暖宫寒,赤石脂可以止血生肌止腹泻,硫磺能通便壮阳蛆虫。

这些矿物药本来含毒量就很高了,为了让其效果更好,古代医师们还会加入一些丹砂等有毒物质。

再加上五石散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砷、硫、二氧化硅、钠等不宜被人体分解的成分,所以服用之后必须进行大量的运动将其通过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内,也就是人体排毒。

可古人缺乏相对的药理知识,并没有进行排毒,再加上有病没病都喜欢长期服用,导致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最终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眩晕、呕吐、心悸等问题,把身体吃垮了。

这些悲剧的发生,本应引起人们对五石散的反思。然而,在当时崇尚玄学、追求虚幻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反而将这些不幸归咎于命运或其他原因。

后来服用五石散的人,大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食欲不振、精神恍惚、行为失控,甚至出现自残和攻击他人的行为。

然而,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这些症状并非五石散本身的毒性所致,而是使用者“修行”不够,无法承受药力所导致。

五石散的滥用,就像一场瘟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蔓延开来,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人们沉迷于它带来的短暂的快感和虚幻的美好,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五石散的盛行,与其说是它本身的药效多么神奇,不如说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体现。人们追求虚幻的美好,渴望长生不老,渴望精神的解脱,而五石散恰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然而,虚幻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五石散的滥用,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悲剧,更是一种社会性的悲剧。

直到西魏时期,这种悲剧才画上了句号。

当时“药王”孙思邈对医圣张仲景十分敬佩,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杂病论》奉为圭臬,并将其“寻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理念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继承并发扬了张仲景的医德思想,强调医者仁心,对患者负责。然而,正是这位对张仲景推崇备至的医者,最终却对偶像所创制的五石散提出了质疑,并积极抵制其传播。

孙思邈并非对张仲景心存偏见,也并非否定五石散的药用价值。他深知五石散在治疗伤寒方面的功效,但他更清楚长期服用五石散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他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五石散具有严重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他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因沉迷五石散而走向毁灭,这让他深感痛心。出于对患者负责的医德,孙思邈毅然决定,要揭露五石散的真相,拯救更多的人。

孙思邈首先做的,便是四处奔走,向人们宣传五石散的危害。他以自己的医术和声望,劝说人们停止服用五石散,并积极推广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深入民间,为百姓义诊,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不服用五石散,伤寒也能得到有效治疗。他还撰写了大量的医学著作,详细阐述五石散的副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抵制五石散的传播,孙思邈采取了一种颇为巧妙的方法。他公开宣称,民间流传的五石散配方都是假的,只有他手中掌握着真正的配方。

通过这种方式,他收集并销毁了大量的五石散配方,有效地控制了五石散的生产和流通。

同时,他还联合当时的一些名医和学者,共同抵制五石散的宣传,呼吁人们认清五石散的危害,远离这种“毒药”。

孙思邈的努力并非一帆风顺。他曾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甚至有人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强权,不惧威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大爱。

孙思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五石散的危害,逐渐放弃了对它的依赖。

然而,孙思邈深知,要彻底根除五石散的流毒,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解决方案,一个能够确保五石散不再危害后世的方案。

在弥留之际,孙思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要求后人将五石散的配方彻底销毁,永不再世流传。

这个决定,体现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和远见卓识。他深知,即使在他有生之年能够控制五石散的传播,但未来仍有可能死灰复燃。只有彻底销毁配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后患。

孙思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五石散的终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石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这场由五石散引发的社会悲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回望五石散的兴衰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孙思邈,他们都秉持着治病救人的理念。

张仲景创制五石散,是为了治疗伤寒,拯救生命;孙思邈抵制五石散,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避免悲剧重演。

他们都是伟大的医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五石散的悲剧也提醒我们,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面性。即使是最初用于治病救人的良药,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变成危害健康的毒药。

我们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药物,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滥用药物,才能真正保障自身的健康。

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代药方都因副作用过大而逐渐消失,例如华佗的金疮药和麻沸散。

这些药方虽然在当时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其潜在的风险,最终未能流传下来。这说明,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同等重要的。

令人遗憾的是,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珍贵的药方和经验,甚至流失海外。

这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让中医药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