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坐在书桌前,努力地背诵着英语单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读写,可转头可能就忘记了。而当接触汉字时,哪怕是小小的孩子,看着那些有趣的字形,听着关于汉字的故事,就能饶有兴致地学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坐在书桌前,努力地背诵着英语单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读写,可转头可能就忘记了。而当接触汉字时,哪怕是小小的孩子,看着那些有趣的字形,听着关于汉字的故事,就能饶有兴致地学习。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学习英语,从 ABC 开始,到复杂的语法、词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孩子努力攻克英语难关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汉字对孩子知识获取的巨大价值?学习汉字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而英文在这方面存在局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汉字,犹如一部浩瀚的中华文化百科全书,承载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每一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都蕴含着古人的无穷智慧、生动的历史故事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 。当孩子们学习汉字时,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得以领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魅力。
以 “日”“月” 二字为例,它们是典型的象形字。“日” 字,形状宛如太阳的圆形,中间的一横或一点,恰似太阳散发的光芒;“月” 字,则像一弯弯弯的月牙,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形态。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两个字,不仅能直观地理解其代表的天体,还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巧妙的文字表达。这种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让孩子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再看 “孝” 字,它是会意字,由 “老” 字的上半部分和 “子” 字组成,生动地展现出子女对父母的侍奉与尊敬。这一个字,便蕴含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孝悌” 的核心价值观,教导孩子们要尊敬长辈、关爱父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习 “孝” 字,孩子们在了解汉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道德教育,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根植于心。
还有 “仁” 字,左边一个 “人”,右边一个 “二”,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要相互关爱、友善相处。这一简单的汉字,深刻体现了儒家 “仁爱” 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孩子们在学习 “仁” 字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中华文化中关于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汉字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此,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代的简化字,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如 “楚河汉界” 中的 “楚” 和 “汉”,源自楚汉相争的历史时期,让孩子们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完璧归赵” 中的 “璧” 字,承载着蔺相如智勇双全、保护和氏璧的故事。这些汉字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让孩子们能够走进过去,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 。
学习汉字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孩子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基石。大量的汉字积累,就像为孩子搭建了一座坚固的语言大厦,让他们在阅读各类书籍时更加顺畅,在写作时能够词汇丰富、表达精准。
在阅读方面,丰富的汉字储备能帮助孩子扫除文字障碍,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当孩子面对一篇有趣的故事书、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者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歌时,如果认识其中的大部分汉字,他们就能轻松地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到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中。例如,在阅读《小王子》时,孩子如果认识书中的汉字,就能理解小王子在各个星球上的奇妙经历,感受到书中蕴含的关于友谊、爱情和人生的深刻哲理。相反,如果汉字储备不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就会频繁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不断查阅字典,这不仅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还容易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
而且,通过广泛阅读,孩子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他们会学习到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绘事物,如何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段落结构来组织文章,使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这些知识和技巧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孩子吸收,成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能力 。
在写作方面,汉字积累丰富的孩子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们的脑海中就像有一个词汇宝库,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运用各种恰当的词汇来准确地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比如,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 “春天很美” 这样简单的表述上,而是能够运用 “生机勃勃”“万紫千红”“鸟语花香” 等词语,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叙述一件事情时,他们也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
此外,汉字的学习还能帮助孩子提高语法运用的准确性。通过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孩子能够更好地掌握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避免出现语病和表达不当的情况。例如,在学习 “的”“地”“得” 这三个助词时,孩子需要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三个助词,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规范 。
汉字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造字法,为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分析汉字的结构、理解造字法(象形、会意、形声等),就像一场有趣的思维体操,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以象形字为例,孩子们在学习 “山”“水”“木” 等象形字时,需要仔细观察这些字的形状与所代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山” 字的形状,犹如连绵起伏的山峰,中间的一竖代表主峰,两边的曲线则像两侧的山峦;“水” 字的笔画,恰似流动的水流,蜿蜒曲折。通过这样的观察,孩子们能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的特征和规律 。
同时,象形字的学习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们看到 “鸟” 字时,会联想到鸟儿展翅飞翔的样子,“鸟” 字中的一撇一捺,仿佛鸟儿的翅膀,而上面的一点,就像鸟儿的眼睛。这种从文字到形象的联想过程,能够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会意字的学习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 “休” 字,由 “人” 和 “木” 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孩子们在理解这个字的含义时,需要思考 “人” 与 “木” 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出其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需要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对字形和字义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
再看形声字,它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例如 “河” 字,左边的 “氵” 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 “可” 表示读音。通过学习形声字,孩子能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会通过形旁猜测字义,通过声旁推断读音。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记忆汉字,还能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当孩子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形声字时,他们可以根据已掌握的形旁和声旁的知识,尝试推测其含义和读音,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汉字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不断地进行思考、分析、联想和推理,思维变得更加敏捷、灵活和深入。
英文主要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尤其是在文化知识的承载方面,与汉字相比稍显逊色。英文学习中,虽然能接触到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但往往相对表面,难以像汉字那样深入挖掘数千年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 。
在学习英文时,我们阅读的英文文学作品,如《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确实能从中了解到西方的社会风貌、人际关系和价值观,但这种了解大多停留在作品所呈现的故事层面。对于西方文化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历史演变以及文化传承,仅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在英文学习中可能只是简单提及,学生很难深入探究其根源和发展脉络 。
而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经典的史书典籍,每一个汉字都可能蕴含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现象。比如学习 “鼎” 字,我们不仅能知道它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还能了解到它在古代社会中作为权力象征的重要地位,以及围绕 “鼎” 产生的诸多历史典故,如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 等,这些知识丰富而深刻,能让孩子全方位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常见的英文教学方式,如死记硬背单词、语法,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与学习汉字过程中能感受到的趣味性形成鲜明对比。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孩子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背诵单词的拼写和释义,一个单词接着一个单词地记忆,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例如,为了记住 “hippopotamus”(河马)这个单词的拼写,孩子们可能需要反复书写很多遍,但即便如此,过不了多久可能又会忘记。语法学习同样枯燥,各种时态、语态的规则复杂繁多,孩子们在理解和运用时常常感到困惑和吃力 。
反观汉字学习,有许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象形字的演变来让孩子认识汉字,像 “日”“月”“山”“水” 等字,孩子们看到它们的象形图案,就能轻松理解其含义,并且印象深刻。还有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方式,让汉字学习充满乐趣。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这个字谜,孩子们在猜测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汉字的记忆 。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和多数工作场景中,英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孩子学习英文后实际运用机会有限,不像汉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
走在大街小巷,我们看到的招牌、广告、指示牌等大多是用汉字书写的;日常交流中,人们使用的语言也主要是汉语。在学校里,除了英语课堂,其他课程的教学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基本都使用汉语。即使在工作中,除了一些特定的职业,如翻译、外贸、英语教育等,大部分人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 。
相比之下,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无论是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还是观看电视节目、电影,都离不开汉字。在工作中,撰写报告、文件、邮件等也都需要熟练运用汉字。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汉字,这为他们学习和巩固汉字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
从记忆量、学习速度等方面对比,我们会发现汉字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孩子学习相同数量的汉字和英文单词,汉字可能通过字形、字义的关联更易记忆。例如,“日”“月”“水”“火” 等象形字,字形与所代表的事物形象相似,孩子们通过观察字形就能轻松理解其含义,并且印象深刻。而对于一些会意字,如 “休”(人靠在树上休息)、“明”(日和月带来光明),孩子们通过分析字形的组合,就能推断出其意义,这种理解式的记忆方式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加高效 。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还能触类旁通认识更多字词。汉字的偏旁部首具有表意功能,比如 “氵” 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像 “河”“江”“湖”“海” 等,孩子只要理解了 “氵” 的含义,再遇到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就能大致推测出其与水相关的意义。而英文单词之间的联系相对较为松散,虽然也有一些词根、词缀,但不像汉字的偏旁部首那样具有系统性和直观性。例如,“transport”(运输)、“transfer”(转移)、“transform”(转变)这几个单词都含有 “trans -” 这个前缀,表示 “跨越、转移” 的意思,但对于孩子来说,理解和记忆这些前缀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单词,相对汉字的偏旁部首系统要困难一些 。
学习汉字后,孩子在知识拓展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空间。汉字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通过学习汉字,孩子们能够阅读古典文学、历史典籍、科普读物等各种类型的书籍,从而获取更广泛的知识 。
在阅读古典文学方面,像《论语》《孟子》《诗经》《楚辞》等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孩子们通过学习汉字,能够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文字内容,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例如,在学习《论语》中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孩子们不仅能明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还能从中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体会到儒家倡导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阅读《诗经》中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时,孩子们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韵律美和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在历史典籍方面,《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孩子们通过学习汉字,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比如,通过阅读《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记载,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策略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拓宽自己的历史视野 。
在科普读物方面,汉字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无论是天文地理、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都有大量的中文科普书籍可供孩子们阅读。例如,通过阅读关于宇宙的科普书籍,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银河系的奥秘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知识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
而英文学习在知识拓展上主要集中在英语国家的相关领域,且受限于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拓展范围相对较窄。虽然通过阅读英文原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西方的文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语言难度和文化差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的古英语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会让孩子们感到困惑,难以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英文学习中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经过翻译和筛选的,与汉字所承载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不及 。
五、家长引导建议家长们可以巧妙利用识字卡片,为孩子开启汉字学习的趣味之旅。比如选择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一面是生动形象的图案,另一面是对应的汉字。像学习 “猫” 字,卡片上画着一只可爱的猫咪,孩子通过观察图片,能迅速将汉字与猫咪的形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识字卡片游戏,如 “卡片翻翻乐”,将卡片打乱,两人轮流翻牌,翻到认识的字就可以拿走,最后看谁拿到的卡片多,在游戏竞争中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
汉字游戏也是激发孩子兴趣的绝佳方式。比如 “汉字接龙” 游戏,家长说出一个汉字,孩子要接一个以这个字最后一个字为开头的新汉字,像 “天空 - 空气 - 气球 - 球场” 这样依次接龙,既能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又能增加汉字储备。还有 “汉字猜猜猜” 游戏,家长通过描述汉字的意思、字形或者用动作表现出来,让孩子猜出是什么字,比如模仿兔子跳,让孩子猜 “兔” 字,在欢乐的氛围中,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
此外,给孩子挑选有趣的汉字故事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像《汉字真好玩:给孩子的第一本汉字故事书》,书中精选了许多有趣的汉字,并拓展出成语、古代圣贤故事以及典故。孩子们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会被汉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从而爱上汉字学习。例如,通过书中讲述 “日” 字的演变故事,孩子们能了解到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和观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魅力 。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合理分配学习汉字和英文的时间至关重要。在启蒙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这个时期,先注重汉字的学习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汉字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共鸣 。
比如,在孩子 2 - 3 岁时,可以每天安排 15 - 20 分钟的时间,通过玩识字卡片、读简单的绘本等方式学习汉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 4 - 6 岁,可以逐渐增加到每天 30 - 45 分钟,学习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玩汉字游戏等 。
而对于英文学习,在启蒙阶段可以适当减少时间投入,主要以培养语感和兴趣为主。例如,每天安排 10 - 15 分钟听英文儿歌、看英文动画片等。等到孩子上小学后,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汉字和英文的学习时间。比如每天放学后,安排 1 - 2 小时用于学习,其中可以将 40 - 60 分钟用于汉字学习,包括阅读、写作等;30 - 40 分钟用于英文学习,进行单词背诵、课文朗读等 。
同时,要注意避免孩子学习负担过重,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在周末和节假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如参加汉字文化体验活动、阅读英文原版绘本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与英文相比,汉字在知识获取的丰富性、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广泛性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通过学习汉字,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家长们应重视孩子的汉字学习,积极引导孩子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感受汉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汉字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汲取丰富的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来源:一粒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