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聚焦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难题的深度对话在鄂尔多斯市律师协会拉开帷幕。会议打破常规工作界面,以“圆桌思辨”形式,共同梳理当前审判与法律服务中面临的共性疑难与前沿争议,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凝聚专业共识,推动我市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高效化解。
近日,一场聚焦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难题的深度对话在鄂尔多斯市律师协会拉开帷幕。会议打破常规工作界面,以“圆桌思辨”形式,共同梳理当前审判与法律服务中面临的共性疑难与前沿争议,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凝聚专业共识,推动我市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高效化解。
会议直击当前审判工作与法律服务中的三大核心“痛点”:
第一,“实际施工人”权利边界的再厘清:针对《建工司法解释》相关条款在实践中的理解分歧,特别是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尺度把握问题,与会人员结合大量类案,深入探讨了发包人责任范围、总包单位管理义务与过错认定等关键因素,努力在保护弱势方权益与维护正常合同秩序间寻求更精准的平衡。
第二,固定价合同未完全履行情况下的“行权困境”:就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合同的调整因素如何把握等长期困扰实务的“老大难”问题,法官阐释了司法裁判考量要素的最新动态,律师则从施工人视角提出了完善权利主张路径和证据组织的策略。
第三,鉴定意见的“科学”与“司法”之辨:面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专业鉴定在诉讼中占比高、争议大的现状,双方就如何引导当事人规范申请鉴定、法官如何更有效行使鉴定事项及范围的释明权与管理权、律师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等展开了务实交流,力求提升鉴定意见的证明效能和诉讼效率。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观点的交流,更是行动的发轫:一是共识凝聚,双方在多个高频争议点上增进了理解,为未来类案处理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考框架;二是机制创新,双方初步商定建立“法协建设工程疑难问题定期研讨机制”,力争每半年聚焦1-2个细分专题进行深挖,并探索联合开展典型案件复盘与类案检索指引工作。
本次研讨会由市中院民六庭庭长薛春梅率资深法官团队,与市律协副会长段普复带领的三十余位行业顶尖律师共同参与。
来源:鄂尔多斯市中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