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孩子脑长虫,结果竟和它有关!雨后小区里的蜗牛,千万别让孩子碰……

B站影视 2024-11-27 10:08 3

摘要:这是发生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又一个真实案例,2月前,1岁多小明(化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发热2天后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呻吟,双手握拳,四肢僵直抖动,持续约5-6分钟抽搐缓解,家属立刻携患儿到医院儿科急诊,拟“抽搐查因“收入院,入院后仍有反复抽搐,

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因为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就可能会让细小的虫子

有机会“住”进脑子里

脑子里长虫了

这是发生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又一个真实案例,2月前,1岁多小明(化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发热2天后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呻吟,双手握拳,四肢僵直抖动,持续约5-6分钟抽搐缓解,家属立刻携患儿到医院儿科急诊,拟“抽搐查因“收入院,入院后仍有反复抽搐,完善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同时完善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广州管圆线虫序列数明显升高,原来是脑子里长虫了!

这使我们非常疑惑,1岁多的小孩,没有吃生食的习惯,为什么会得寄生虫感染,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原来小孩所在的小区非常多的非洲蜗牛,特别是雨后,小明平时多由奶奶照顾,小明特别喜欢在小区花园里爬来爬去,也喜欢去摸蜗牛,结果回家也没怎么注意洗手,可能通过舔吸手指,不小心将寄生虫带入体内。

翻阅网页,原来这并不是啥罕见的新闻,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了,最热的新闻要从2006年北京市“福寿螺事件”说起: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一名34岁男性,在北京某酒楼与同事一起食用“凉拌螺肉”。5月30日出现双肩疼痛、颈部僵硬,随后出现皮肤感觉异常、有刺痛感;6月10日出现头痛、伴恶心,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同一天进餐的同事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
同年6月25日,医生到涉事酒楼调查,发现该酒楼销售的凉拌螺肉为“福寿螺”。医生对福寿螺进行检测,发现螺里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因此考虑该男性及其同事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该事件成为北京市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造成160例感染,均为食用凉拌福寿螺所致。

那么,什么是广州管圆线虫病呢?它是如何感染的?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呢?能治好吗?如何预防呢?接下来给大家一一讲述。

什么是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是1933年由陈心陶首次在广州黑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1946年由Dougherty最后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感染后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

早期多有发热,热度不等,多在37.2~39.0℃,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多于数日后降至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周。

神经系统表现

头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为胀痛、刺痛、搏动样痛等,活动时加剧。部位多在额部,其次为颞部和枕部,亦可同时出现在多个部位。多属间歇性痛,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甚至延续数周。可伴有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感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查体可有颈部轻度抵抗,但病理反射多为阴性(症状、体征分离)。
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可有不同部位(躯干或四肢)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烧灼感、针刺感等,可伴痛觉过敏、温度觉异常等;或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或肢体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抽搐、癫痫、精神失常、嗜睡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昏迷,为病情凶险征兆。

其他部位的表现

1、眼部畏光、复视、视力障碍,甚至视野缺损、失明,少数患者可有眼肌麻痹。2、肺部有咳嗽等症状,肺内可出现阴影。
医生检查血液可能会发现血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细胞增高,蛋白可能轻度升高或正常,糖稍下降或正常,极少数可以在脑脊液直接找到虫体。因此,需要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和脑脊液的寄生虫抗体,或者病原PCR或高通量测序检查确定病原的存在。

不小心感染如何治疗

在人体中,成虫移行至脑部(极少数情况下至肺部),但不产卵。因此,如果没有再次感染,移行的幼虫会逐渐死亡,伴随着炎症也会消退。因此,研究认为多数脑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程自限性,能够完全康复。但是,也有儿童感染的死亡病例报道,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感染能及时治疗,有望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驱虫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及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也没有那么可怕,做好预防是可以避免的。它主要通过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传播,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也叫非洲大蜗牛,不是我国本土物种,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和福寿螺传播,不要食用这些螺。

这些螺还经常出没于房前屋后、庭院、河流、水渠,甚至厨房和卫生间等潮湿地方,幼虫可能随着螺活动过的地方而随其分泌的粘液遗留在各处。也不能让小朋友玩这些螺,以免通过手感染

此外,被这些螺污染的疫水里的海鲜,可能也会成为传染源,包括蛞蝓、蛙、蜗牛、鱼、虾和蟹。对于不明确来源的鱼虾蟹,一定要充分煮熟才能食用,而不要采用爆炒、火锅或者沸水白灼等快煮方法。此外,还有一种隐匿的感染方式,螺或蜗牛爬过的蔬菜时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这时候可能通过蔬菜传播。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多的地区。

说到这里,我们案例中的小朋友后续如何呢,经过我科的积极治疗已在康复中,定期门诊随诊,为什么说又是跟非洲大蜗牛有关呢,因为这已经不是医院的第一个病例了,在这几年已发生多例跟接触这种蜗牛相关的病例了,希望通过这个案例,也希望引起我们广大的市民注意,特别是中山雨后的小区里,接触这类蜗牛后应充分洗手,也提醒大家不生食或半生食螺类,不吃生菜,不饮用生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谢梅,周真,李增清,郭素华,赵慧.广州管圆线虫致幼儿嗜酸粒细胞性脑膜脑炎(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9,27(1):39-46.

[2]阴赪宏,甘绍伯,刘建,韩小茜,冯曼玲,纪爱萍,郭增柱,王非,栗绍刚,吴赵永.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35):3402-3404.DOI:10.3969/j.issn.1009-3079.2006.35.012.

妇幼健康科普来源:小儿神经内科 李尖编辑、审核:中山市博爱医院编辑部一审:王蓉二审:何金钊三审:戴志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宝妈育儿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