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仲夏的微风吹起,我们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3个节气。
五月节,
谓有芒之种谷
可稼种矣。
芒
0605
种
当仲夏的微风吹起,我们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3个节气。
“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说的是有芒的麦子赶紧收,有芒的稻子赶快种。
芒种的到来,代表着农忙要开始了。
芒种风俗
芒种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历时近一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自古以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深入人心,“梅雨”这一称谓正是借用了此时梅子成熟这一物候。江南地区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煮酒”便成为芒种时节颇为雅致的风俗,其中最有名的典故,莫过于《三国演义》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芒种也与其他节气一样,有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风俗。从唐朝开始,百姓们便自发组织起名为“安苗仪式”的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一风俗到清朝道光年间时达到鼎盛。
在古代,百姓们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摆设多种礼物为花神饯行,也有的地区会用丝绸悬挂花枝,以示送别,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谢,希望来年花神能够再次降临人间。
芒种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就是斗草,又叫踏百草。就是各自找韧性比较好的草然后交叉成十字用力拉扯,草不断的那一方就是胜利者。
芒种三候
1
芒种初候 螳螂生
在这一节气中,草间螳螂初生,枝上蝉鸣,小池蜻蜓飞。在仲夏夜的星光中,虫儿们的快乐季节开始了。古人见微知著,从小小螳螂的出现观察到了节气萌发的细微变化,感慨时光转瞬即逝。
2
芒种二候 “鵙(jú)始鸣”
鵙,就是今人所知的伯劳鸟,一种小型猛禽,喜食虫类,对农业有益。伯劳鸟喜阴,感阴而鸣。它开始在枝头出现,鸣叫着,意味着在火一般的盛夏阳气中,有阴气在悄悄地滋生。再过些时日,便是夏至,当太阳接近夏至这个顶点时,转折就要到来。
3
芒种三候 反舌无声
反舌鸟是吟唱的高手。在春天,它既能自得其乐地鸣唱,又擅长仿效别的鸟叫,无一不学得惟妙惟肖,因此有百舌之名。但是到了草木葱茏的仲夏,反舌鸟却不再像春天那样鸣叫,而是变得沉默了。
芒种养生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