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最敢说的她,又开麦了!

B站影视 2025-01-20 17:08 3

摘要:绝美的画面,仿佛每一帧都值得珍藏;顶级的配音、配乐更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宝贵的视听盛宴。

提到BBC的纪录片,画风一般都是这样的。

(BBC纪录片《完美星球》)

或是这样的。

(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

还有,这样的。

(BBC纪录片《地球脉动》&《文明》)

绝美的画面,仿佛每一帧都值得珍藏;顶级的配音、配乐更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宝贵的视听盛宴。

但,也有例外。

在另外一档“纪录片”中,主持人就抛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

「文艺复兴与碧昂丝的歌曲哪个更具有文化意义」

坐在她对面的马丁·肯普,这位著名艺术史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达·芬奇研究的首要权威,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样的答案似乎正中主持人下怀。

她转而怒呛对面的专家——

你这是在搞“性别歧视”吗?

以上这段无厘头的访谈对话,出自BBC和Netflix联合打造的“伪纪录片”《扯淡地球史》。

伪纪录片的形式,笑料层出不穷,各种“梗”乱入,密集得让人应接不暇,观众直呼:“笑到头掉”。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片中强烈的反差感——专家们的“一本正经”和主持人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并且,如此恶搞的节目居然还形成了一个“扯淡宇宙”。

(《扯淡英国史》&《扯淡莎翁史》

&《扯淡圣诞史》)

看似很“扯”很“不正经”,但其中又传递出不少正经的知识,引发了诸多的思考。

如此富有魔力的系列,在去年年底又迎来了最新的一部。

戴安·摩根带着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又杀回来了——

《扯淡生命史》

Cunk on Life

正片开始。

身处辽阔而苍凉的环境中,总会让人忍不住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在这个广袤世界中的位置和角色。

比如:生命的意义。

(《扯淡生命史》截影)

别被骗了。

这就是“扯淡”系列的套路,你以为她要探讨点严肃而深刻的问题了吗?

不是的。

因为下一刻,就会让人大跌眼镜。

01

问题制造者

“你是谁?”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剑桥大学宗教哲学教授道格拉斯·赫德利,被这个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惊到了。

难道说,坐在眼前的这位主持人——菲洛梅娜(戴安·摩根 饰)的“声名狼藉”只是道听途说?

他试探着回问了一句:“你是指人类为什么存在吗?”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们在这录节目,是因为离你家近吗?

果然,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菲洛梅娜。

“我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才赶到这里的”她又吐槽了一句。

(《扯淡生命史》截影)

既然主题是“生命”,那必然要从“起源”开始说起。

首先,登场的是“创世论”,也就是假定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

菲洛梅娜抓住核心问题,发起猛烈攻势。

上帝存在吗?

存在。

有人证明过吗?

没有,自己认为得到证明就可以了。

(《扯淡生命史》截影)

专家掉进了菲洛梅娜的“陷阱”里。

那上帝有个兄弟叫西蒙吗?

没有。

没有?被证明过吗?

说不定宇宙是西蒙创造的呢?

(《扯淡生命史》截影)

上帝用7天时间创造了宇宙,菲洛梅娜对这样超高的工作效率表示惊讶并产生了疑问,但很快她就有了答案。

上帝不像我们,上帝不玩手机。

(《扯淡生命史》截影)

谈到米开朗基罗以圣经《创世纪》为主线,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天顶画时。

菲洛梅娜的“车”开得又急又猛。

(《扯淡生命史》截影)

接着,她问专家,米开朗基罗绘画时是把教堂底朝上扣过来画的吗?

画完再翻转回去?还是胳膊特别长?

你就说,这问题扯不扯吧。

可是比这些问题更离谱的是,对面的专家还会耐心地解答:他站在脚手架上。

(《扯淡生命史》截影)

坚持不笑场的专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位宗教哲学教授。

他的观点是“上帝无处不在”。

无处不在?我家壁橱里也有?

(《扯淡生命史》截影)

专家微蹙眉头,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扯淡生命史》截影)

除了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菲洛梅娜也很善于把专家们带进“坑”里。

“摩西十诫”有几条?

十条……啊……

10乘以10,那就是100条呗?

幸好专家反应快。

(《扯淡生命史》截影)

专家说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菲洛梅娜反问,那思想呢?

专家被噎得说不出话了。

(《扯淡生命史》截影)

就是这样,菲洛梅娜用一个又一个的“蠢问题”,为观众奉献着笑料,也折磨着这些专家学者。

02

普通人视角

坐在菲洛梅娜对面的,有哲学教授,有量子物理学权威,有神经科学、生殖科学方面的专家,甚至还有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

把这些专家学者请来,就是为了回答这些无厘头的问题?

当然不是。

因为影片中同样蕴含着不少干货。

比如,谈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时候,菲洛梅娜再次“开车”: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和猿猴交配?

(《扯淡生命史》截影)

保罗·纳斯淡定地答复,我们和猿猴的祖先另有其人。

(《扯淡生命史》截影)

其实,这也是再次订正了一个很多人普遍存在的误区:人是猴子变的。

比如,提到的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两种哲学思潮。

(《扯淡生命史》截影)

前者受尼采的“上帝已死”影响,传统价值观崩溃,但同时推动了个体自主意识的觉醒。

存在主义则鼓励个人在荒谬中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在一个没有固有意义的世界中找到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定义的方式。

再比如,是大脑产生了意识,还是意识在操控大脑?

(《扯淡生命史》截影)

专家给出的观点是,大脑产生了意识,意识又赋予了我们能力。

(《扯淡生命史》截影)

感觉“哲学”和“意识”有点难懂?没关系。

事实上,不给出“过于准确”的答案,或者是压倒性的绝对权威观点,正是“扯淡”系列的一大特点。

所以,我们能看到菲洛梅娜的信口开河般地拿一切开涮。

比如前面说到的上帝存在于否的问题。

还有,质疑勃鲁盖尔的《死神的胜利》是“什么鬼”?

认为梵高的《麦田上的鸦群》太过潦草,简直就是戴着拳击手套画的。

(《扯淡生命史》截影)

这是否太过冒犯,或者说有点“亵渎”呢?也不尽然。

因为菲洛梅娜始终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她总结,艺术家们的一生,大多很悲惨。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

只能说,太扎心了。

(《扯淡生命史》截影)

无厘头的问题,更像是对传统权威和神秘观念的解构和挑战。

是一种主动祛魅的行为。

这就好比活跃于热搜中的各类“专家”一样。

今天“专家称”,明天“专家建议”。

听得多了,会发现,好像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实际关系。

网友纷纷开始回击: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

菲洛梅娜表达得更为直接,如果说赞美上帝就能给人生一个目标,例如升入天堂的话。

那和现实中的跪舔有什么区别吗?

03

启示与思考

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扯淡”系列不单单是在讲历史,它巧妙地借用一些历史元素,对当下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犀利的讽刺。

亚当与夏娃偷食伊甸园的“禁果”,菲洛梅娜就说:看吧,这就是“早期苹果产品”加速人类灭亡的例证。

显然,这源自对智能手机的担忧。

(《扯淡生命史》截影)

这种担心还体现在用户数据的收集上。

随意说过的话就被手机APP监听、收集,再精准地推送给你产品。

这样的体验很多人都有吧?不可怕吗?

大数据,会是未来的“上帝”吗?

有些问题真的细思极恐。

(《扯淡生命史》截影)

类似的话题在影片中还有很多。

有对流媒体和直播平台的揶揄。

也有说到“克隆技术”——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人类会被取代吗?

随后,她又说也许人类并不会被克隆人取代,更有可能被电脑或是AI取代。

AI这么能干,人类干脆死了算了。

哦,对,它刚才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很明显,这是在嘲讽去年传出的AI 教 唆 自 杀的丑闻。

(《扯淡生命史》截影)

但,嘲讽的实质是在提醒。

科技进步的当代,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成为了一片空缺。

悲观点来说,人类仿佛已经站在了悬崖的边缘。

(《扯淡生命史》截影)

影片全长70分钟,分8个章节,探讨了关于关于生命、道德、艺术、死亡、工作等话题。

但是,和《扯淡地球史》的5集每集30分钟比起来,篇幅压缩得很厉害。

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这部生命史从内容质量上看,是有点潦草而仓促的。

当然,也不排除出品方担心观众对这种“插科打诨”“搞怪科普”审美疲劳的原因,所以尽量做了精简。

但,丝毫不用担心会少了笑点。

各种谐音梗乱入。

D“N”A,还是DNA?

(《扯淡生命史》截影)

宇宙大爆炸,还是宇宙“大包扎”?

(《扯淡生命史》截影)

以及,“车”开得那叫一个猝不及防。

专家直接呆住了。

临了还要感慨一句,为什么科学这么有争议?

为什么创造生命如此艰难?

当然,还有一些“屎尿屁”笑话,就不一一列举了,请小伙伴们自行欣赏。

总之,“扯淡”系列没有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向大众强行灌输某些理论和知识。

而是让菲洛梅娜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提出自己的疑惑。

而那些貌似“愚蠢的问题”,又总能切中要害,直达靶心。

(《扯淡生命史》截影)

就如片中所讲,捧腹之余,有一些启发,多一些思考,就足够了。

图源于网络 / 图片

Bishop / 作者

来源:分派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