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CCU 病房凭借精湛医术和先进技术,在两周内成功完成四例 VA-ECMO 支持下的心脏急危重症救治,为患者的生命构筑起坚实防线。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CCU 病房凭借精湛医术和先进技术,在两周内成功完成四例 VA-ECMO 支持下的心脏急危重症救治,为患者的生命构筑起坚实防线。
使用“清醒”VA-ECMO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患者孙女士(化名)的经历堪称惊心动魄。突发的胸痛胸闷将她推向了生死边缘,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立即转来我院急诊。在转运途中,孙女士发作二十余次室速室颤,生命垂危。
来院时患者已经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生命体征不稳定,床旁超声提示收缩力极差,而且仍然反复发作室速。“急性心梗合并交感电风暴”,于彤彤副教授迅速判断。此时,单纯的开通血管、做支架已经不足以挽救患者生命,必须联合VA-ECMO!
心血管内科于彤彤副教授带领ECMO小组,立即开启CAG+PCI+VA-ECMO的绿色通道,边间断除颤抢救,边成功植入IABP+VA-ECMO,在支架打通完全闭塞的前降支后,孙女士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
根据患者张女士的具体情况,于彤彤副教授敏锐地察觉到,该患者可以采取“清醒”ECMO的策略——即在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下进行ECMO转机。这样能够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减少谵妄,还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但是,“清醒”VA-ECMO对护理团队提出了极高要求。护理团队在兰晶护士长带领下,在原有ECMO护理要求基础上,通过加派人手、加密监测频率、细化护理细节等措施,成功实现了“清醒”VA-ECMO治疗方案,为孙女士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孙女士很快恢复,并顺利出院。
这只是CCU病房挽救患者生命的一个缩影。
心血管内科CCU团队正在床旁查房
两周、四例勇闯复杂心脏急危重症难关
在孙英贤主任领导下,于彤彤副教授带领CCU病房ECMO小组,两周内连续成功为4例心脏急危重症患者进行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这4例患者年龄跨度从37岁到72岁,罹患疾病包括暴发性心肌炎、脓毒性心肌病伴心原性休克等,发病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最高仅26%,最低至19%。VA-ECMO转机辅助治疗时间最短为96小时,最长达到近200小时!
在C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四例患者均顺利脱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ECMO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至55%左右。高峰期间,CCU病房满床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包括急性心梗患者、急诊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等,同时运转两台VA-ECMO、四台IABP、四台呼吸机及一台CRRT。
治疗过程中,医疗团队在于彤彤副教授、宋佳医师带领下,先后克服左心室滞胀、急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DIC、重症感染等临床难题。护理团队在兰晶护士长带领下,24小时不间断关注患者状态和ECMO、IABP、CRRT、呼吸机等的运转情况,通过及时放置空肠管,降低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增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成功解决了腹胀等问题。
在医务部的支持帮助下,心血管内科 CCU 病房先后克服了呼吸机不足、人员缺乏等困难。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不分昼夜,节假日仍坚守岗位,连续奋战、精益求精,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心血管内科CCU护士正在精心护理
康复患者出院一个月后,在门诊随访
我院心血管内科VA-ECMO技术快速发展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通过使用特殊机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是体现一家医院、一个地区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最强生命支持技术。
在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教授、CCU主任徐峰教授的带领下,我院心血管内科VA-ECMO发展迅速,技术日臻成熟,诊疗成效显著提升。近期更是先后成功完成包括床旁超声引导VA-ECMO植入、清醒VA-ECMO、心脏骤停患者ECPR(ECMO+CPR)等高难度应用。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急危重症方面的责任担当与技术硬实力,也体现了医院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快速反应和多学科协作的高效团结。未来,心血管内科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切实为区域百姓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来源:智慧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