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来,这里光线好!”19岁的大学生胡玉跟朋友选定了一处拍照背景。整理好头上的花环,把向日葵和小雏菊捧在怀里,胡玉身着长裙,对着镜头笑得甜美。
1月20日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0日 第 13 版)刊发
《多地探索生态旅游新方式,激发消费新活力——
到大自然去,拥抱多样的冬天(美丽中国·不一样的生态游①)》
聚焦昆明斗南花市如何成为旅游打卡地
点赞昆明花旅融合
以下为报道全文:
云南昆明,气候资源、花旅融合
在斗南花市,享受花团锦簇的冬天
阳光穿过顶棚,映出斑驳的光影。
“快来,这里光线好!”19岁的大学生胡玉跟朋友选定了一处拍照背景。整理好头上的花环,把向日葵和小雏菊捧在怀里,胡玉身着长裙,对着镜头笑得甜美。
早在一个月前,胡玉就和朋友计划起寒假出游。再三考虑,她们把7天行程定在云南,行程中就有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斗南花市)。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凯达/摄
“这里很漂亮、很出片!”胡玉说,尽管斗南花市离住宿地有20多公里,她们还是特意换上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妆容,坐上一个小时地铁来打卡。
走进主交易场馆,玫瑰、百合、非洲菊等鲜切花插在一个个大桶里,茶花、杜鹃、三角梅等盆栽整齐摆放,更抢眼的是大花蕙兰、蝴蝶兰、冬青等色彩鲜明、寓意吉祥的年宵花品类,占据场馆大半空间。蝴蝶兰的种类数不胜数:白色、紫色、粉色、黄色……大花蕙兰则叶长碧绿,花枝有拱有直,黄色、红色或绿色的花朵一串串缀在枝头,生机勃勃。
“新春花会·斗南花花市集”正在这里举行。花商施宏飞忙着向游客、市民介绍,普通话和方言切换自如:“这种大花蕙兰好养得很,开花了室内养,多晒太阳,花期还有3个月呢……”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俊星/摄
在斗南花市卖花10多年,施宏飞接待过从各地来的游客,“最近,光是大花蕙兰每天就至少打包160盆。”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盛放的鲜花与云南结缘。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到滇西北的高山草甸,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的光热组合为多样化的植物类群提供生长基础。40多年前,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村民试种第一株剑兰,开启了鲜切花商品化种植和交易的道路。而后,斗南花市从“以路为市”到规模扩大,成为交易涵盖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鲜切花上百亿枝的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
交易市场如何成为旅游打卡地?随着斗南花市知名度不断提高,不少游客慕名前来。特别是冬日,光照充足、气候温暖,云南的“暖冬游”、花市的绚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春燕介绍,为增强游客体验感,斗南花市在节假日等时间还会举办花旅融合系列活动,旅游人气不断增加。
以花为媒,斗南花市连接更远的地方。鲜花电商主播刘玉堂每天在直播间向观众展示鲜花,这几天,冬青插花等年宵花品类十分走俏。随着物流运输体系和花卉产业链不断完善,线上下单、鲜花到家更方便快捷。“希望更多人能享受花团锦簇的冬天。”刘玉堂说。
责编:李晓梅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来源: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