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乙巳蛇年,在中华文化中,关于蛇的传说有很多,这些传说或浪漫动人,或神秘莫测。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人的眼里,蛇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智慧、灵活与神秘的化身,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象征和寓意。在咱们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就盘踞着一条特殊的
2025年是乙巳蛇年,在中华文化中,关于蛇的传说有很多,这些传说或浪漫动人,或神秘莫测。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人的眼里,蛇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智慧、灵活与神秘的化身,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象征和寓意。在咱们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就盘踞着一条特殊的“灵蛇”。
“蛇乎其神”
肥东藏着一条600年“灵蛇”
这独特的舞蛇表演就是来自于大邵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洋蛇灯。走进大邵村,青天路两旁“洋蛇”造型的路灯引人驻足。在“洋蛇”的指引下,邵氏族人为了供奉“洋蛇灯”集体出资建造的“潜龙宫”赫然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洋蛇”的家。洋蛇灯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伴随着一段知恩图报的传说。
“我们的祖先邵姓的母亲,当时身怀六甲,为了躲避追兵,就跑到大东山龙嘴石。在一个山洞里面,传说是一个白蟒,口吐蛇珠,吓退追兵。99天后,邵思明出生了。”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向记者介绍。
邵家人劫后余生又得贵子,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思明。当邵思明18岁时,母亲告知其事,为知恩图报,邵思明发动全村扎洋蛇灯玩耍,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事件。此后,每18年一次的洋蛇灯就成了大邵村的传统。
邵氏代代相传,每18年玩一次洋蛇灯,每玩一次就增加一节以示人丁兴旺,至今洋蛇灯已达近130米。在这600多年里,洋蛇灯以其复杂的工艺、独特的玩法和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众多的邵氏宗亲,投身到此项活动中。洋蛇在大邵村每个邵姓家族心中,都有着异常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门独特艺术,邵氏家族打破18年玩一次的习俗,根据需要玩灯于城镇大街小巷、农村田间地头,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洋蛇灯这一传统艺术。
1984年庐州第一届灯会,“洋蛇灯”首次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随后也数次走上央视的舞台。2008年6月,大邵“洋蛇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600多年,古老的“洋蛇灯”印证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好品德,穿越历史,生生不息。
探秘非遗洋蛇灯
守护文化根脉
2024年底,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从他父亲邵传富手中接过接力棒,30岁时,父亲开始对他进行训练,这些年来,他系统学习了洋蛇灯的扎制、设计和表演的功夫。现如今,邵二勇已将“传承”这项任务担在了肩上,洋蛇灯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洋蛇灯”的传承自有规矩,除了平时的演出外,每18年就要举行一次大型表演,表演有严格的程序,从出灯、玩灯到收灯,仪式感满满。“社坛祭拜,摆上香炉香案、糕点,把灯头切割的地方,上香、点蜡烛。长辈烧第一柱香,然后我们负责人,带我的成员,再加上这些玩灯头灯珠的人,依次祭拜。”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说。
大邵“洋蛇灯”的出灯也很有讲究,中间一个旗号灯、左右各两个大红伞、两对牌灯,牌灯上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洋蛇灯”的来历和灯艺简介,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神采奕奕、威仪赫赫的“洋蛇”蓄势待发。
演出时,通体透着红光的“洋蛇灯”时而高昂似腾空而去,时而低垂如金龙出海,一个个经典动作传递着这一非遗艺术的精彩。演出结束之后邵姓人家张灯结彩,鸣炮接灯,为“恩人”接风洗尘。
丰富的仪式感,让大邵“洋蛇灯”的表演妙趣横生、生机盎然。每一年,村里都有年轻人加入舞“洋蛇”的队伍。年轻一代对洋蛇灯的热情,让邵二勇对洋蛇灯的传承充满了信心。
1月11日,肥东第九届搜货计嘉年华邀请邵氏洋蛇队进行非遗展演,当天晚上,“洋蛇”灵活地“游入”撮街广场,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精彩动作轮番呈现,高潮迭起,精妙无比,围观者掌声如雷,大呼过瘾。
这条长约48米的“洋蛇灯”重达上千斤,舞动时还要配合着舞步和动作,玩起来也十分不易,但我们却在每个邵氏族人的脸上看到了自豪与骄傲。
作为一种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古老的洋蛇灯印证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今年过年期间,百米洋蛇灯还将走进合肥逍遥津和骆岗公园,为市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不止于坚持
“守艺”精神带带传
“洋蛇灯”的扎灯技艺精湛,表现形式独特,在我国众多舞龙灯中属稀有。洋蛇灯的制作,原料讲究、工艺复杂,且全部靠人工以绑、扎、凿、翘、压、衬等方法,口手相传,师徒传承,堪称一项庞大的工程。
编扎“洋蛇灯”的工序也极其复杂,需要近十道工序才能完成为了让“洋蛇灯”舞灯时灵活方便、逼真传神,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老匠人反复揣摩、考量和操作。
在洋蛇灯的制作过程中,引路的“蛇珠”是制作的一大难点,单一个蛇珠就有99个角,需要一个老匠人专心编制两天半的时间,这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替代的工艺。“它一个圆要99个角把它占满了,每一个角圆度大小不一样,一周代表多少,要把它算出来,扎的时候我们都用皮纸,捏着镊子扎,你没有技巧它扎不上。”说到“蛇珠”的制作,手工师傅徐明滔滔不绝。
扎制好“洋蛇灯”的骨架后,邵氏族人还要依次用桑皮纸、彩纸、纱布、精美的灯皮等对其进行精心的装饰,这样一条活灵活现的巨型“洋蛇”才算完工。因“洋蛇灯”制作原材料难寻且费用较高,邵二勇也曾想过用新型材料替代,但却发现传统材料有其无可替代性。
邵二勇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进步,洋蛇灯有些程序和工艺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为了方便传播和展演,他们在2024年初首次创新了缩小版的“洋蛇灯”,克服了百米“洋蛇灯”演出时出现的人力、财力、场地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蛇身中的蜡烛用LRD灯代替,既安全又增加了艺术效果。但邵二勇也表示,在18年一次的大型展演中依然会采用传统的蜡烛点亮蛇身。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承600多年的洋蛇灯制作技艺折射出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转自丨合肥新闻频道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