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沈阳市科技创新十件大事

B站影视 2025-01-20 06:15 2

摘要:嫦娥六号月球取壤,铝基复合材料、轻质异形铝合金、全景相机转台等科技成果功不可没;优质钛合金铸件应用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新药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

嫦娥六号月球取壤,铝基复合材料、轻质异形铝合金、全景相机转台等科技成果功不可没;优质钛合金铸件应用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新药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

2024年,沈阳科技创新大事遍地开花、纷至沓来,一项项新成果、新突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通过《沈阳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十件大事》,让我们再次感受沈阳科技创新智慧与力量的独特魅力。

1 嫦娥六号彰显沈阳硬核科技实力

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智能快速采样等任务。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马宗义团队研制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造的月壤钻杆、姜海昌团队研制的两种轻质异形铝合金取芯管是月球钻取采样机构的关键部件,在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应用后,在嫦娥六号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中继续获得成功应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全景相机转台采用机械臂式的两自由度构型,支撑嫦娥六号完成了月球表面全景成像、表取采样区域成像、国旗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成像等科学和工程目标。

2 钛合金铸件精密成形技术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承压极端复杂流道钛合金铸件精密成形技术项目,在高承压极端复杂流道钛合金铸件精密成形技术上实现新突破,成果实现转化应用。依托该技术,沈阳铸造所研制出液氢液氧、液氧甲烷发动机叶轮、壳体、泵体等大量优质钛合金铸件,配套服务于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嫦娥探月、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 辽宁材料实验室在n型半导体材料制备上取得国际重大突破

辽宁材料实验室研究人员在高迁移率二维半导体中成功观测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这是目前全世界能够通过电输运观测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首个二维本征n型半导体材料。目前,科研团队已实现对该半导体材料的稳定可靠制备。该研究成果为基于二维半导体的低温高迁移率电子晶体管、低温放大器等纳米电子学器件提供了可能方案,并有望为超导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保障。该成果在《Nature Electronics》杂志在线发表。

4 国内首个“延缓儿童近视”新药获批上市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新药不仅是我国首款,也是全球临床对照试验的同类药物中,首个获得批准的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药物。该新药的上市,在控制儿童近视进展药物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的里程碑意义,为全球儿童近视防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5 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通过验收并批量生产

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达到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科研团队解决了复杂工况下金属波纹管设计符合度提升、大径厚比镍基耐蚀合金极薄壁无缝管旋压工艺稳定性提升、波纹管超高压成形压力及应变速率控制精度提升、复杂工况多规格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性能试验验证技术等难题。相关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之中。

6 行业首台20Hz低频机舱变压器创造柔性低频输电新突破

2024年7月27日,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行业首台20Hz低频机舱变压器正式下线,应用于行业首个柔性低频海上风电发电项目。20Hz低频机舱变压器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低频机舱变压器的空白,拥有耐候性强、易于维护、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行业首台20Hz低频机舱变压器的研发,是国内变压器行业首次对柔性低频输电机舱变压器解决方案进行探索,是国内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7 “新型二维材料的创造、制备与物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完成的“新型二维材料的创造、制备与物性研究”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深入系统开展了二维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研究,解决了三类典型的具有已知三维母体的二维材料的控制制备难题,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二维材料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极大丰富了二维材料的物性和应用。该项研究被国内外学者誉为“重大突破”“二维材料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引领形成了二维材料研究新方向。

8 沈阳主导修订的首个铸造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由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导修订ISO4991:2024《Steel castings for pressure purposes》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承压铸钢件技术性能和制造水平直接影响相关领域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代表了国家铸造工艺及压力设备制造的水平,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该项国际标准的修订,为我市在国际标准专家储备与培养,国际标准立项、制修订工作程序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促进我市高端装备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9 沈阳造出有超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团队在钛合金中发现,高温下3D打印存在一个宝贵的热处理工艺窗口,既可实现板条组织细化,又能有效抑制气孔复现等不利因素。研究人员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工艺窗口,发明了缺陷与组织分步调控的NAMP新工艺,制备出几乎无气孔的钛合金,其拉-拉疲劳强度从原始态的475兆帕提升至978兆帕。这项创新成果更新了以往对3D打印材料抗疲劳性能不高的固有认识,揭示了3D打印技术在抗疲劳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幅提升了3D打印材料作为结构承力件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前景。

10 全球首款四座氢能通航飞机完成首飞

2024年1月2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凤田主持研制的全球首款新能源四座氢能飞机RX4HE原型机在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实现首飞。该款新能源四座氢能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主要核心部件初步实现国产化,发动机功率经台架测试达到了120千瓦。

来源:东北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