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自然去,拥抱多样的冬天(美丽中国·不一样的生态游①)

B站影视 2025-01-20 05:53 2

摘要:北红村地处黑龙江漠河市。这里三面环山,黑龙江由西向东从村子北面穿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冰雪资源,让北红村在这个冰雪旅游季渐渐“热闹”了起来。“幽静、闲适,在这里能体验到原生态的雪地生活。”赵芝说。

冬季的北红村。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森林里的南溪村。尤才彬摄(人民视觉)

斗南花市主交易场馆内,市民游客前来购买年宵花。刘洪斌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冬日的生态旅游正红火。这个冬天,越来越多人走进大自然,感受特色新线路、参与消费新体验、品味多彩新面貌。

本版今起推出“美丽中国·不一样的生态游”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觅山水间蕴藏的独特魅力,感受各地因生态旅游焕发的发展活力。

黑龙江漠河,雪地资源、观星条件

在北红村,体验原生态雪地生活

本报记者 郭晓龙

门口的柴火堆、院子里厚厚的积雪……从广东飞到黑龙江,游客赵芝一边吃着面包坊刚烤出的热乎乎的蓝莓馅面包,一边漫步在北红村。

北红村地处黑龙江漠河市。这里三面环山,黑龙江由西向东从村子北面穿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冰雪资源,让北红村在这个冰雪旅游季渐渐“热闹”了起来。“幽静、闲适,在这里能体验到原生态的雪地生活。”赵芝说。

坐在铺着大花布的火炕上取暖唠嗑,享用一顿地道的东北菜;再接杯热水,到院外来一场“泼水成冰”的神奇体验……“冰花散开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大自然真是奇妙。”来自北京的游客张鑫,刚到北红村就迫不及待在民宿门口体验了一把“泼水成冰”,并将视频发布到朋友圈。

沿着村间小路往西走,滨江公园冰雪乐园里,有雪圈、雪地越野车、冰上自行车等游乐项目。游客三五成群、拖着雪圈排队上坡,再风驰电掣般滑下,欢呼声、笑声不断传来。

踩过嘎吱嘎吱响的雪地,到黑龙江畔的观景台打卡拍照,是大多数游客来这里的必选项目。“特别是日落时,纯净的冰天雪地和金色的夕阳互相映衬,很震撼。”赵芝说,这是一次很“解压”的体验。

江面上,偶尔还能见到正在冬捕的村民,铁钎有节奏地落下、银白色的鱼鳞泛着光……江水里有鲜嫩的冷水鱼,森林中也遍布“宝藏”。村民会在入冬前上山“采山”,采摘蘑菇、木耳、山野菜等原生态食材。

“今天中午的小鸡炖蘑菇,鸡是饭店老板任金红自己养的,榛蘑也是他上山采回来的,能吃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张鑫开心地说。

在北红村,每户农家提供的食宿价格由村里统一规定,游客一进屋就能看到墙上挂着的菜单和价格明细。任金红说,上一个冰雪季收入就近10万元,随着北红村渐渐“出名”,这个冰雪季更火热了。

这时候来北红村的,还有一群特别的游客。“天气晴朗时,抬头一望就能看见繁星,我们就是奔着看星星来的。”天文爱好者杜娟裹紧羽绒服和围巾,用望远镜瞄着北极星的方向,“如果还能看到极光,那可真是运气‘爆棚’啦!”

浙江宁海,地热资源、康养产业

在南溪村,感受藏在森林里的温泉

本报记者 窦瀚洋

南溪村,在浙江宁波宁海县深甽镇,夹在天台山和四明山之间。远看青山连绵,近看温泉氤氲,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村落仿佛是从森林里“长”出来一般。

“一进村,空气就格外新鲜。”临近春节的周末,上海游客华佳佳带着父母到南溪村度假。

前不久,浙江省评选出100个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南溪村“榜上有名”。“以前夏天来避暑的不少,没想到这两年,冬天来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南溪村村委会副主任张长水说。

要说冬季旅游,南溪村确实有优势。这里位于地热成矿带,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漫步村中,温泉水汽在森林中弥漫。“我们这儿的温泉开发利用得早,常年恒温、水质好。”民宿经营者张军田说,如今,村里已建成4家酒店、16家民宿。

为了保护温泉水源,南溪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以贯之。“县里出台地热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镇里用上了智能化水质检测手段,村里把护水写进村规民约。”深甽镇党委书记胡仁杰介绍。

好山好水换来真金白银。这几年冬季旅游火了,南溪村有了新方向,琢磨如何凭一池温泉,让游客走进来、再多住上几天。

温泉催生的新业态渐渐形成。依托温泉资源优势,南溪村形成集温泉康养度假、温泉运动休闲、温泉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多业态发展模式,通过推进多种传统产业与温泉融合,推出更多温泉旅游消费场景。

玻璃房子、红色步道,一家温泉文化体验中心掩映在绿色的山间。这里融合星空探索、温泉文化等于一体,更凭借“瀑布下泡温泉”的个性化体验走红社交网络。“买杯咖啡,在露天温泉池蒸腾的热气中与山水瀑布合照,体验感十足。”杭州游客俞晓天曾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此景、前来打卡,带着同款照片尽兴而归。

“借助冬季温泉游升温,我们开发了风景露营、特色村咖、乡味美食、研学体验等,为游客奉上一场暖身暖心的冬日度假盛宴。”张长水说。

南溪村的温泉,带动了深甽镇温泉小镇的发展。2024年以来,深甽镇森林温泉热度直线上升,实现全域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78万人次,拉动旅游总收入达5.78亿元。

云南昆明,气候资源、花旅融合

在斗南花市,享受花团锦簇的冬天

本报记者 张 驰

阳光穿过顶棚,映出斑驳的光影。

“快来,这里光线好!”19岁的大学生胡玉跟朋友选定了一处拍照背景。整理好头上的花环,把向日葵和小雏菊捧在怀里,胡玉身着长裙,对着镜头笑得甜美。

早在一个月前,胡玉就和朋友计划起寒假出游。再三考虑,她们把7天行程定在云南,行程中就有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斗南花市)。

“这里很漂亮、很出片!”胡玉说,尽管斗南花市离住宿地有20多公里,她们还是特意换上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妆容,坐上一个小时地铁来打卡。

走进主交易场馆,玫瑰、百合、非洲菊等鲜切花插在一个个大桶里,茶花、杜鹃、三角梅等盆栽整齐摆放,更抢眼的是大花蕙兰、蝴蝶兰、冬青等色彩鲜明、寓意吉祥的年宵花品类,占据场馆大半空间。蝴蝶兰的种类数不胜数:白色、紫色、粉色、黄色……大花蕙兰则叶长碧绿,花枝有拱有直,黄色、红色或绿色的花朵一串串缀在枝头,生机勃勃。

“新春花会·斗南花花市集”正在这里举行。花商施宏飞忙着向游客、市民介绍,普通话和方言切换自如:“这种大花蕙兰好养得很,开花了室内养,多晒太阳,花期还有3个月呢……”

在斗南花市卖花10多年,施宏飞接待过从各地来的游客,“最近,光是大花蕙兰每天就至少打包160盆。”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盛放的鲜花与云南结缘。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到滇西北的高山草甸,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的光热组合为多样化的植物类群提供生长基础。40多年前,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村民试种第一株剑兰,开启了鲜切花商品化种植和交易的道路。而后,斗南花市从“以路为市”到规模扩大,成为交易涵盖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鲜切花上百亿枝的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

交易市场如何成为旅游打卡地?随着斗南花市知名度不断提高,不少游客慕名前来。特别是冬日,光照充足、气候温暖,云南的“暖冬游”、花市的绚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春燕介绍,为增强游客体验感,斗南花市在节假日等时间还会举办花旅融合系列活动,旅游人气不断增加。

以花为媒,斗南花市连接更远的地方。鲜花电商主播刘玉堂每天在直播间向观众展示鲜花,这几天,冬青插花等年宵花品类十分走俏。随着物流运输体系和花卉产业链不断完善,线上下单、鲜花到家更方便快捷。“希望更多人能享受花团锦簇的冬天。”刘玉堂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0日 13 版)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